menu
加入书架

老兵日记:探访滴水洞

作者: 武立金 点击:2620 发表:2022-04-26 09:47:45 闪星:3

1996年5月16日

  昨天,在长沙的朋友安排下,我们游览了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冲。这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迷人的自然景观,还有美好的神话传说。我们满怀对韶山的向往和对毛泽东的怀念之情,踏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上午,我们瞻仰了毛泽东故居上屋场。这座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为“一担柴”式房子,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566.5平方米。它坐南朝北,背山面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房子的东头。东头十三间半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西头五间半土砖茅房是邻居的。

  中午我们在与毛泽东故居仅一塘之隔的毛家饭店吃了毛家菜,其招牌菜主要是毛泽东爱吃的红烧肉、火焙鱼、豆鼓辣椒等。这个饭店的老板叫汤瑞仁,她和所有的韶山人一样,除了对毛主席有伟人的崇敬外,还有一种天然的情感。1959年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汤瑞仁抱着孩子看望毛泽东被拍进了照片,从此她就成了名人。1987年汤瑞仁创办了毛家饭店,致富发家了,却没能省心享受财富。近几年来,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助学、救残、扶老、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上。

  吃完午饭,被毛家菜辣得满头大汗的我们,站在《领袖与乡亲》的著名照片下,与汤瑞仁总经理合影留念,然后驱车寻访“人间仙境”——滴水洞。

  滴水洞在韶山冲西北约4公里的群山之中,我们的汽车通过“洞口”驶入峡谷,“洞口”上方有毛泽东题写的“滴水洞天”四个大字。滴水洞三面环山,仅一径相通,左侧是龙头山,右侧为虎歇坪,故有人把这里称作“虎踞龙盘”之地。《毛氏族谱》中有诗为证:

  一沟流水一拳山,

  虎踞龙盘在此间。

  灵秀聚钟人莫识,

  石桥如锁几重关。

  1966年夏天,毛泽东在写给江青的一封信中曾提到他在西方的一个山洞住了十几天,这个“西方的山洞”指的就是滴水洞。毛泽东那次南巡是从杭州西行的,杭州古称武林,因滴水洞在“武林”以西,所以毛泽东如此称之。

  我们在滴水坪下车,然后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拾级而上,行至半山腰,便到达慕名已久的滴水洞。

  其实,滴水洞并非自然山洞,而是一个大水潭。它是由众多山涧汇成一股较大的溪流,由于溪水的落差,天长日久,溪中便形成一个“洞”,滴水洞因此得名。

  滴水洞水面如镜,波光粼粼,红莲绿荷,清香四溢。周围怪石嶙峋,泉水淙淙,茂林修竹,郁郁葱葱。

  滴水洞下方是韶山水库,面积约20余亩,可蓄水15万立方米。毛泽东回故乡时,常到岸边散步,曾在水库里游泳。

  在滴水洞附近还可观赏“八仙吹箫”、“观音抱石”及“将军岩”、“丞相印”等风景名胜。滴水洞如诗如画的奇异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不觉日落西山,天已近晚。我们决定在滴水洞过夜,入住二号楼,领略一下当年毛泽东随行人员和部长们的生活情形。

  今日清晨,细雨霏霏。我们怀着敬慕之心,来到毛泽东住过的滴水洞一号楼,探访领袖的踪迹,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感慨万千。

  1959年6月,毛泽东在韶山水库游泳时,因见群山环抱,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风景甚好,于是对随行人员说将来我退休了,回来在这里盖个茅屋养老。第二年,当地政府开始兴建滴水洞别墅,1962年建成了一号楼和二号楼,1970年又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

  滴水洞别墅是一幢有台基的砖房,坐北朝南,倚山而筑,一泓清溪从门前缓缓流过,溪水日夜汩汩作响。一号楼是座平房,1966年6月18日,毛泽东南巡至此,在这里住了11天。与一号楼西侧并排的二号楼共两层,是专供毛泽东随行人员居住的,又称部长楼。

  我们按游览路线,参观了一号楼以及与之相通的防空洞。毛泽东当年用过的物件,现仍原样保存。令人感叹的是,作为一国之尊的毛泽东,其住所并无特别之处,一号楼与二号楼的建筑格局基本一样,内部的设施也大致相同,各种装饰十分简陋,远不及现在的三星级宾馆。楼内回廊环绕,门窗宽大,会客室整洁明快,朴素典雅,卧室里摆放着一张书桌和一张宽大的木板床,床上一半用于堆放书籍。据介绍,毛泽东当年带来的行李也很简单,除旧凉席、旧床单、旧拖鞋外,就是8大箱子书。

  在一个展厅里,我们看到了挂满几十幅毛泽东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女讲解员让我看看毛泽东嘴巴上的黑痦子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原来毛泽东嘴巴上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黑痦子,我从毛泽东早期的照片一张一张地查看,终于在1931年的照片上发现了黑痦子。讲解员说这张照片很有纪念意义,1931年是毛泽东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年份,由于他对“主席”这一称谓情有独钟,所以建国后有人提出要像苏联那样把党中央的“主席”改成“总书记”,毛泽东没有同意,并将这一称谓沿用终身。

  雨过天晴,我们走出防空洞,绕到一号楼右侧,沿着逶迤盘旋的石径,攀登虎歇坪。山间翠竹挺拔,繁花似锦,薄雾如纱,犹入幻境。

  虎歇坪海拔400多米,山高坡陡,气势磅礴。山顶有小坪一块,相传昔日有老虎在此歇息,不曾伤人,故名虎歇坪。附近有一巨石,外形如鼓,名曰“大石鼓”,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就葬于此处。大石鼓上建有虎歇亭,并有石虎两只。四周松竹掩映,山花烂漫,景色绮丽。登临其上,凉风习习,幽香缕缕,举目远眺,可纵览韶山冲全景。

  毛泽东的祖辈曾在滴水洞住过三代,直到毛泽东的父辈才迁往韶山冲另辟家园。据说,毛泽东的祖父死时,将其葬在经五台山游方僧人点化过的虎歇坪。后来曾有人附会,称虎歇坪是一块风水宝地,山高林密,虎踞龙盘,祖宗显灵,后人必有发达。

  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省长何键曾叫嚷要挖掉毛泽东的祖坟,以断“龙脉”。1930年,国民党派兵一个连深夜闯入滴水洞,寻找毛家祖坟。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敌人挖了一座毛姓富农的坟,而毛泽东的祖坟幸免于难,得以完整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有关人士和学者多次勘查毛恩普的坟头和墓碑,一直无人知晓。1986年9月,韶山辟为国家旅游区后,当修筑滴水洞山下至虎歇坪的石径时,在石径终端大石鼓附近意外发掘一块高3尺、宽1尺、厚约3寸的石碑,经考证,此碑正是毛恩普的墓碑。毛泽东祖坟奇迹般地出现,本来纯属巧合,但人们出于对毛泽东的崇拜和敬仰,却把它说成是“天意”使然。现在,毛恩普之墓已经修复,供游人观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韶山冲滴水洞因毛泽东祖上在此居住及毛主席在此游览居住而远近闻名。这是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游人除了领略迷人的自然风光,更多来此是探访伟人踪迹。这篇游记透漏了很多毛主席轶事,作者吃过“毛家菜”,在滴水洞感受伟人居住过的气息,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篇游记因此意义非常。推荐阅读。编辑:梁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