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幽闭

20220403
29号晚上来隔离酒店“报到”时,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法律责任告知书》要求,签名后还要填写一份表格《健康驿站一般情况记录表》,罗列栏目很多:个人基本情况、旅居史、与新冠患者有无接触,等等。
在健康状况一栏“幽闭恐惧症”处,我停了一下笔,想填写“有”,但还是以坚强的意志选择了“无”。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轻微的幽闭恐惧症,亦或很多人都像我一样会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幽闭恐惧的心理,但没有看过专业医生或专程接受过医治,当下境况还是积极调整心态尽量克服不适比较好。
“哪项符合您现在的状况:有无自杀自伤企图、风险、观念和行为。”这个我敢保证自己是“无”。虽然都是处女座(容易产生类似执拗洁癖或追求完美的倾向),但我不是张国荣,没有那么严重的抑郁症,也没因此而去服用什么抗抑郁的可能产生幻境的助兴奋药物,我一直觉得自己和大部分亲友都算是人生赢家:有个非常温馨和谐的家庭,积攒了很多坚持多年友情不改的老朋友,还有一群相处和睦的工作小伙伴。
让我没想到的是,还有一栏心理状况的调查项:“请问在过去的两周内,您有多少时间受到以下问题困扰?”
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2、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3、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眠过多
4、感到疲倦或没有活力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6、觉得自己很糟或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
7、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
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察觉;或正好相反,感到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
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以上分0、1、2、3四个等级从“完全不会”至“几乎每天”选择填空。当时凌晨时分,昏昏沉沉的,我没仔细看(其实大标题下是有“请认真填写,谢谢配合!”几个小字的,但也是后来才看到),想着快点完成,反正填第一项没啥大问题,就沿着“完全不会”一溜小跑地填了下来。
后来出于逗乐,我把问卷的这一栏截图发给几个小同事看了,想观察一下她们的反应。很快,被我们公认智商超高的yemao很快就填写完毕,答案如下:
1、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3)
2、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1)
3、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眠过多 (2)
4、感到疲倦或没有活力 (3)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3)
6、觉得自己很糟或觉得自己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 (1)
7、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阅读报纸或看电视时 (3)
8、动作或说话速度缓慢到别人已经察觉;或正好相反,感到烦躁或坐立不安,动来动去的情况更胜于平常 (0)
9、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0)
我看了一下,忍俊不禁:“yemao你啥时候没有活力了?我看你跟奶茶一块时,超级嗨。”(奶茶是她家的一只十分漂亮的小奶猫)
xiaobai精准批阅:“典型的想出去欢乐.”
这个问卷,让我联想起幽闭恐惧症来。
幽闭恐惧症,百度科学的定义是等同于密闭空间恐惧症,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即场所恐惧症的一种。患有此症的特征主要有两种:害怕密闭或者拥挤的场所。医学分析上,成因为担心这些场所会发生未知的恐惧。常见症状为呼吸加快(换气过度)、心跳加速(心悸)、感到窒息或昏眩,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焦虑和强迫症状。不过,一旦离开这种环境,患者的生理和行为都会很快恢复常态。
单纯从幽闭恐惧症来想,我觉得以上定义不够充分,充其量是对幽闭空间恐惧症的一个解释。
幽闭本身还应该包括个人的心理空间。我们身边不乏有具体事例,在物理空间中被困,比如电梯、高铁车厢、飞机舱、走不出去的房间(嗯,像我现在这样),不出意外的话,对当事者造成的压力或恐慌程度不会太高,且时间短暂,对感到恐惧的人而言基本属于胆小害怕的性质。所以幽闭恐惧症这一心理学意义的解释绝非这么狭隘。
往深一点读,出现幽闭恐惧症的原因主要有成长经历、性格因素、心理压力等,比如幼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受到心理伤害、产生心理阴影,在成年后就会影响心理健康。曾有过的不愉快经历储存在记忆之中,当记忆被勾起时,恐惧便会随之而来。另外,我脑补了一下,人生中一些严重的打击,如痛失亲友、被劫持、遭绑架、被家暴等等,也可能引发恐惧症。这就更要强调幽闭这个魔鬼实际上隐藏在个人心理空间的重要意义了。
不过,毕竟不是心理学家,这学问真研究起来可太复杂了。我也是希望自己能在这相对幽闭的空间里,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心理空间放开一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乌托邦一下下......
以上yemao的随手填空,纵然是开个玩笑,但却流露了她内在的强大和态度的自信。从最后两个(0)选项就可以看出:本小姐完全健康,根本与失败无关。
她这般人估计是不会患有什么幽闭恐惧症的。即使遭遇我现在这样的被封闭情况也不至于我这一般忧心忡忡。在工作和生活中她总让我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当然不否认她时而也会出现短暂的抱怨和不安,这反而更说明她的自理、自愈或自救能力更多来自内心,与其是否大富大贵愿否力争上游并没什么关系。
人的自信心想必也是战胜类似幽闭恐惧症的良医。所以树立自信心理或强化精神力量,对培养、保持亦或恢复自己想要的舒适安逸的生活十分重要。
qing-li两口子又打电话来了,和昨天一样嘘寒问暖。
qing-li:“就把这段时间当作是一次宝贵的人生体验吧,挺好的。其实也没啥,自己放松一点,小空间也可以乐得自在,写点东西,没准出个《百年孤独》啥的大作。”电话两头都大笑,笑得真诚,也颇有意味。
唯有这对夫妻说这种话,我听得进去。不是因为他们说得在理,而是因为他们有过的沧桑阅历。
两家人已是名副其实的故友了,年轻时候就一起嬉闹,相互见证着将近四十年的成长历程。地域所限,实际来往并不算多,但重大时期是一定互通有无的。其实友情的最好状态,应该不是日复一日的风雨同舟,而是患难之时的倾力相助。
有过被桎梏的日子,有过终日以泪洗面、锁门自闭的阶段,终因天性乐观豁达与双方感情深厚而结束,他们挣脱沉重的精神枷锁,共同完成了一场从阴霾走向阳光的救赎。
所以他们话中暗示的“被困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当真是深刻感悟发自肺腑。从颓丧中振奋起来并不难,只需要一点时间或某点启发;从几乎幽闭的绝望中走出来,却需要满怀重生的希望,这种人,值得尊敬。
也许,只要听过松涛的声音,也可以从海涛声中体会出别样的雷同吧。
女儿晚餐时送来了便当,迫不及待打开一看——
上帝啊,黑椒牛柳炒意粉+满满一盒生菜沙拉(上铺胡萝卜丝)!
我好想放个流口水眼冒红心的表情在这里......
女儿是个烹饪小能手,尤其西餐,深谙全套:各式蛋糕面包饼干(尤其生日蛋糕)、各式意粉(尤其黑椒牛柳炒)......难不成都是投妈所好?:)
全部吃光光,碗里只剩下四个圣女果的小尾巴。意粉可是我的最爱,实在顾不得晚餐节制的铁律了;那生菜沙拉在我眼里更成了一绝,彻底弥补这么多天送餐所存最大缺陷——缺青菜!缺青菜!缺好吃的青菜!好似久旱逢甘霖,一满碗沙拉菜顿时被席卷一空。唉,我是不是属相搞错了,应该属牛,牛得草......
向来体贴孝顺的女婿说:“这就是生养女儿的好处。”
满意爆棚,得意地想凡尔赛一把,拍给小同事们看。
sheila说:“永远的小公主。”
这回赚大了,我变成我女儿的小公主了......不知女儿是否有意,便当的盛器还是一副粉红色的精装保温盒,厚厚的盒盖上描绘着貌似樱花的图案,唉,有入梦的感觉了,如果晚上睡着可以进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场景,就更好了!
还有个小惊喜(怎么每天都有惊喜!),ice上午发来了爱心“云咖啡”套餐。
咖啡中午已被我喝掉。而眼前的这个可颂牛角酥......密封在包装中,在我秋千摆动般犹豫又克制的心思里,时而从显微镜下才可能看到的微细孔眼里透出几丝烤香,就像一只娇憨无邪的棕色绵羊趴在一只并不十分饥饿的老虎面前,安静地、持续地发出诱惑的信号,只待我忍无可忍......
附上自我被隔离以来深圳市每日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增情况。
公众号《深圳发布》:
4月2日0-24时,深圳新增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4月1日0-24时,深圳新增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3月31日0-24时,深圳新增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3月30日0-24时,深圳新增9例病例(确诊6,无症状3)。
3月29日0-24时,深圳新增8例病例(确诊1,无症状7)。
【编者按】对所有需要隔离的人进行健康状况详细调查,可以看出隔离工作做得周到细密。《健康驿站一般情况记录表》关于“幽闭恐惧症”和抑郁症的问询,也引起作者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反思。我们每一个生活正常的人,其实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多经一些事,在挫折中调整自己,是最好的办法。酒店隔离的人们忽然到了一个相对狭小的、要孤独面对的空间,需要很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这个过程中,社会、朋友、家人的关爱是最能帮助他们、温暖他们的因素。推荐阅读。编辑:天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