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感时花溅泪

作者: 江楠 点击:2292 发表:2022-03-19 11:46:56 闪星:4

摘要: “移情”,是作者为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把自己的感情转移于另一事物,使其产生与作者情感一致的境界,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移情,是创作的母亲;移情,在作品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情手法用好了,可以使想象变成现实,使平凡变成伟大,使普通的事物闪烁出时代的光芒。

  “移情”,是十九世纪德国费肖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创立的美学理论,又称“感情移入”。“移情”,是指作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于另一事物,使其仿佛产生与作者情感一致的境界,反过来衬托或表现作者的主观情绪,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移情手法,离不开生活,多借助联想、拟人、象征、比兴、比喻等形式,表现为大自然的人格化、形象化,有助于将生活美转化为艺术美。移情,在作品的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移情就不会有优秀的作品。只有移情,才能创作出绘画名作、音乐名曲、小说名著和诗词名篇。

微信图片_20220320180506.jpg

一、移情,创作绘画名作

  自古以来,画家们在创作中往往赋予作品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事物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生活美。优秀的作品能跨越时代,给人带来经久不息的心灵体验,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终能沉淀成一幅幅经典。

  (一)董希文“移情”,画出《开国大典》。1951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许多实力画家为展览拿出了近百件作品。但是,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党史的绘画作品,却没有一件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力作。特别是:从商周时代到秦国统一,从大唐开基到清军入关,在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开端,竟也找不到流传至今的有关开国盛典的绘画作品!应该创作一幅新中国开国盛典的巨型油画!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因为他曾几次为领袖、英雄画像,并参加过开国大典,由他执笔创作“当之无愧”。董希文接受重任后,将自己对祖国的满腔深情全部转移到了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中。他在反复研究、临摩敦煌壁画艺术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画透视原理大胆构图:为了画面的气势和视野,他省略了天安门城楼右前侧的一根柱子,这就使广场显得更为开阔敞亮,充分展现了泱泱大国的雄伟气象;画面中所有主体人物的方向布局,选择从天安门城楼向南的角度,使得城楼上的领袖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片碧蓝的天空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加大了领袖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在表现《开国大典》的人物时,集中表现领袖们完整的人物风貌和精神。画面上,只有毛主席站在中央,其他领导人都在偏左方。这种独具匠心的构图,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言,形象而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地用碧蓝、大红、金黄组成基调,用蓝、棕、绿调和,按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使用对比色,让整幅画面的效果,既宜远望,又能近看,使这幅作品更强烈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派!董希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热情讴歌人民革命的世纪杰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主席看了油画《开国大典》后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1953年,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开国大典》印成年画在全国发行,当年发行量就达到100多万张。这哪里是油画?这是国际宣言书,它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日东升,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时代最强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古老中国最优美的诗篇:“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这是革命到底的冲锋号:“不忘初心,继续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油画《开国大典》所反映的重大主题,这就是董希文在创作这幅油画前,自己想要表达的“最強烈的思想感情”!当初的这份宏愿,董希文是通过高超的绘画“移情”技巧达到的。这就是“移情”艺术惊人的魅力!董希文还创作了油画《百万雄师下江南》、《红军不怕远征难》等传世经典,都是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移情”结晶!(部分资料引自百度网、《新观察》1953年第21期、董希文署名文章《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经验》等)

微信图片_20220320180421.png

  (二)罗中立“移情”,画出《父亲》。为什么要画农民《父亲》?在四川美术学院上学时,罗中立来到四川大巴山新村小学实习教学,被邓开选老人领到他家的土屋里居住。从此,老人给了他父亲般无为不致的关怀。渐渐地,罗中立了解了这位终年脸朝黄土背朝天、从土圪拉里打粮食、供应城市居民吃饭的纯朴善良的农民。深深感到:“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不久,即将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的消息传来,罗中立专程到大巴山寻找创作灵感。当第三次来到大巴山时,灵感出现了: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淘粪,送回农村生产队记工分。为了争抢城市的肥料,一些农民常年住在厕所里。那是一个除夕之夜,当千家万户团圆守岁之时,罗中立看到了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在厕所里守粪的中年农民。他回忆说:“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农民讴歌!农民才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除夕夜守粪农民”的那个神态和姿势,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激发了要为农民作画的创作灵感。他先画了一位守粪的农民,又画了一个老赤卫队员。后来,想到了大巴山那个给了他父亲般关怀的农民!于是,他以邓开选老人为原型,将自己对这位勤劳、纯朴、善良、憨厚、忠诚的“农民父亲”的一腔深情,全部倾泻到了油画创作之中。这幅画的标题开始叫《收粪的农民》,后来改成了《我的父亲》,最后更名为《父亲》。画中人物头裹白布;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的皱纹;眉弓上有大粒欲滴的汗珠;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恳切的目光;高挺的鼻梁、宽厚的鼻翼以及鼻梁右侧那象征着悲剧色彩的苦命痣;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不知饱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犹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捧着一个破了又被重新锔起的粗瓷碗;细小毛孔里渗出汗珠;稀疏的胡须。该画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的典型形象。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作品543件。结果,油画《父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获人民日报金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当人们重新审视阳光下的《父亲》时,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农民的力量所在,它已经涉及了人类灵魂的洗礼,放射着民族人性的光环,闪耀着伟大时代的光辉。因为:《父亲》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是唤起人间亲情的写照!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出了世世代代坚强不屈的中华儿女!《父亲》已经是中国人精神上共同的“父亲”!这就是“移情”作品的艺术魅力!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047.jpg

  二、移情,创作音乐名曲

  音乐是有灵魂的,它是思维着的声音。一首首魂断之曲,是一个个凄美哀婉的故事。静静地听,音,碎了一地;心,撕成两瓣……音乐家在创作中,往往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移情于作品,使其反映出人类的生活美、艺术美。于是,许多作品能够跨越时代,给人们带来经久不息的心灵绝唱。

  (一)陈钢“移情”,创作《梁祝》。1957年,陈钢的父亲陈歌辛被打成右派,送到安徽白茅岭农场劳改。陈钢是长子,当时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被扣上了“右派孝子贤孙”的帽子。此时,陈钢的爱情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姑娘的家人,坚决反对与一个右派的儿子交往……就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陈钢被学院安排“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创作音乐作品。陈钢(曲作者之一)在遭受切骨之痛和难言心声与抗争中,用自己的真实心境写出了不朽的作品钢琴协奏曲《梁祝》。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公园里一片寂静,早已心碎的陈钢不得不与他心爱的姑娘诀别。谁知,就在这时,广播喇叭里播出了《梁祝》的旋律。此情此景,竟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诀别!那如泣如诉、震撼心灵的悲壮旋律,成了陈钢与初恋情人诀别的绝响!然而,谁又会想到,陈钢等人用血泪写成的这首协奏曲,最终竟成了风靡全球的中华民族交响乐之魂!“这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泰戈尔)音乐,是人世间感受到的最奇妙的东西。那些动人的音符,一直在精神上滋养着人们。那些源自心灵深处的寂寞、悲愤、愁苦、牺牲与喜悦,直接通向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人的天性。而这种天性,正是基于深藏于人的心灵之中的最美的激情。这就是“移情”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052.jpg

  (二)乔羽“移情”,创作《思念》。1937年,乔羽在外当兵的二哥乔庆瑞回家与妻子张福贞结婚。第3天晚上,部队来电,命他火速归队。这是7月8日,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国难当头,乔庆瑞立即与爱妻告别,奔赴前线。谁知,这一别就是51年。张福贞苦苦盼着丈夫归来,从青春少女盼到白发老太。最后,终于盼到了从台湾来大陆探亲的丈夫。原来,乔庆瑞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后来,听说老家被日本鬼子的炮火血洗一空,无一幸免。于是,他在台湾娶妻生子,当了军医,直至升任国民党三军总医院院长。1988年,乔庆瑞坐的小轿车刚停到乔家门口,张福贞半走半跪出来了。当乔庆瑞喊着她的名字迎上来时,她疯癫一样的喊他,想扑过去,腿却不听使唤,“咕咚”一下,竟和他跪在了一起,二人抱着头号啕大哭。29天后,乔庆瑞返回台湾,1997年辞世。2003年,张福贞病逝。这个为了短短3天婚姻而坚守了一生的老人,用脸贴着她66年前的嫁衣和红绣鞋,安然离世!多么悲壮的爱情故事啊!它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爱情上的展现!二嫂对二哥的执着痴情,一直在乔羽心里沉淀,深深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回想起多年前邂逅的、一只盘旋身边久久不肯离去的蝴蝶,不禁情怀激荡,有感而歌,思念之词,脱口而出:“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象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岁月如歌,乔羽用心中的激情写出了一曲人生的传奇。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056.jpg

  (三)张藜“移情”,创作《我和我的祖国》。张藜从小就遭到过日本鬼子的毒打。他在农村点过种,割过地,赶过车,喂过猪,沤过麻,打过绳,砍过山柴,下过煤井,住过马棚。他16岁考入鲁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7年,因为给剧院提意见成了“右派”,劳动改造9个月。出来后又因“多言多语”,下放到农村改造。1978年,他调到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后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晓光和《社员都是向阳花》的词作者张士燮帮助他,为他到云南、湖南、福建、山东体验生活创造了条件。他出版了300多首歌词的专辑《相思潮》。他为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写主题歌词,获得成功。象“东边有山,西边有河;前面有车,后面有辙。究竟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究竟你这挂老车走的是哪道辙”;“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碾子是碾子,缸是缸……”这样的歌词,不长期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因为他是从困苦的生活里看到了美好的东西,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才写出了这些既优美又富于哲理的歌词。一次,徐沛东约张藜到琴房听他弹琴。刚弹完一个小节,张藜就说:“有了”,冲口唱出:“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他一口气就把词填完了。不久,作曲家秦咏诚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谱子让他填词。他在家弹奏了多遍,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不久,他到张家界参加词作者聚会。晚上,又把歌谱拿出来看,还是没写出来。第二天早晨,当他把窗户推开,一轮旭日缓缓升起,把对面的天目山映照得如诗如画时。灵感突然来了:他曾走过祖国的许多名山大川,经常被壮丽的山河美景所感染。然而,却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极度的兴奋。他想到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尽管曲曲折折,但毕竟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面对此情此景,他激情满怀,有感而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由于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他内心的情感天然契合、相互交咉,他创作的这首清灵悠远、美醉人心的歌曲,很快就唱遍了神州大地,成了全国亿万人民最喜欢的一首经典歌曲。苦难,是人生的大学,是苦难的经历成就了张藜的创作。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张藜以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像《红太阳照边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党的光辉照延边》《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篱笆墙的影子》《山不转水转》等,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当有人提起曾一度错怪张黎时,他说,“那有母亲打错了孩子,孩子就怀恨母亲的道理?”正是他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才用自己的心血创作出了《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名曲,从而更强烈地爱在那感情的深处:“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102.jpg

  (四)贝多芬“移情”,创作《命运交响曲》。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创作于1807年。那时,他已写过“海利根遗书”,耳聋已完全失去治愈的希望。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死亡。他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将自己内心无处诉说的情感通过交响曲表达出来,终于写成了《英雄》《命运》《田园》《月光》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于1808年首次演出,但这部曲子直到“二战”期间才大红大紫。英国人发现,《命运交响曲》的开头(前4个音符是da、da、da、dum……)与摩斯密码中“v”(嘀、嘀、嘀、嗒……)的节奏完全相同。于是,这部交响曲就成了战胜法西斯的有力的精神号召。当时,英国广播公司传送到被占领的欧洲地区的所有广播,都以《命运交响曲》的这4个音符开始,它象征着人们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殷切期望。贝多芬最终成了一位值得世人铭记的永不向命运低头的伟大艺术家。而《英雄》、《命运》、《田园》、《月光》等风靡全球的名曲,正是“移情”艺术的精华。

1647522735105479.jpg

  (五)弗朗西斯“移情”,创作《星条旗》。美国于1776年脱离英国而独立,但并未真正享有独立国家的地位。遂于1812年又向英国宣战,进行了近三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当时,巴尔的摩市东南的麦克亨利堡,是个扼守进港要道的要塞,美英战争期间作为美国的前哨阵地抗击英军。1814年,英国舰队直扑麦克亨利堡,昼夜连续猛轰。鏖战中的1814年9月初,美国青年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为营救友人——被英军逮捕的美国医生比内斯,来到泊于巴尔的摩港外的英军旗舰“布拉依茨号”上,与英方主管战俘事宜的部门进行交涉。当时,英舰正拟攻打巴尔的摩市的麦克亨利堡要塞。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目击了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及美军英勇抵抗的惨烈场面,忧心如焚。突然,他透过炮火的硝烟,意外地看到一面美国星条旗仍然在城堡上空迎风飘扬。他激动万分,立即在一封信的背面写下了《星条旗》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篇章。谁也没有想到:美国国歌的歌词就这样在敌国军舰的甲板上诞生了。人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却配上了当时流行的《致天上的阿奈克里翁》曲调,由敌国——英国的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致天上的阿奈克里翁》,原是英国一个贵族酒社的社歌。歌曲虽然歌唱了女性的美,但更赞颂酒的甘醇与魅力。酒社只存在了28年就解散了。但是,这短命的酒社曲调,却在一夜炮火洗礼中成了美国爱国歌曲的调子而流芳于世。1890年,美国陆军和海军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礼仪用乐。这首歌很快就传遍全国。但是,《星条旗》正式成为美国国歌,还是在1931年3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并经第31任总统胡佛签署之后才开始的。此时,美国宣布独立已经150多年了。美国国歌《星条旗》又译作《星光灿烂的旗帜》。(《星条旗》常与美国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混淆。)

  (六)马勒“移情”,创作《大地之歌》。1908年,奥地利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连续遭受了挫折:大女儿玛丽亚夭折;他被迫辞去了维也纳歌剧院院长和指挥的职务;又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在重重打击下,他与妻子来到阿尔卑斯山下一个小村庄休养。此时,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本由汉斯•贝特格根据唐诗改写的诗歌集——《中国之笛》。谁知,书中诗句的意境竟与他当时的心境惊人的契合,使他深深感悟到天地的博大与生命的渺小脆弱。他从书中选取了7首唐诗作为歌词,写成了《大地之歌》这部音乐巨著:第一乐章《大地忧伤的饮酒歌》,写借酒消愁的心情,用了李白的《悲歌行》;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写悲秋,用了钱起的《送征雁》;第三乐章《青春》,写青春与爱情,用了李白的《客中行》;第四乐章《美女》,是幸福的回忆,用了李白的《采莲曲》;第五乐章《春日的醉者》,写春日美景的感受,用了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乐章《永别》,写告别,用了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和王维《送别》。马勒用健爽明快的曲调,把维也纳式的情趣同中国古色古香的诗歌融为一体,抒发了对青春、爱情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赞颂之感,也流露出了对青春、美与友情的诀别之情。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中国唐诗为内容的交响声乐套曲,更是西洋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移情精品。

1647522786127042.jpg

  三、移情,创作小说名著

  作家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移情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艺术精品,成了作家追求的唯一目标。

  (一)《巴黎圣母院》来源于“移情”。雨果为什么要写《巴黎圣母院》?他出生于贝尚松一个贫民家庭,父亲作过拿破仑部下的军官。他少年时期就热爱文学,写过剧本《爱尔那尼》。后来成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首领。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845年,被选为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领袖。因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被迫流亡国外。在复辟王朝统治下,法国宫廷和教会狼狈为奸,宗教势力邪恶黑暗,人民生活贫困交加。在19年的流亡生活中,雨果为了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与残忍,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到了文学创作中。他借15世纪的巴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创作了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的中心人物是爱斯梅哈尔达,故事的情节以3个男人与她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展开:爱斯梅哈尔达是一位善良淳朴、年轻漂亮、生活贫苦的吉卜赛女郎。终日牵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在巴黎街头卖艺为生。她能歌善舞,勇于救人,爱情专一,不计前仇。当加西莫多因抢她而在烈日下遭毒打时,她却出于人道精神不计前嫌,冒着生命危险提水给他喝。特别是在副主教克罗德的淫威面前,她刚强不屈,宁死不从……雨果将自己心中劳动人民的一系列最美好的品质和高尚情操,艺术地“转移”到了爱斯梅哈尔达的典型形象上;加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赛人的弃儿,“独眼、驼背、跛足、耳聋”,奇丑无比,被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收养,当敲钟人。雨果在他奇丑的身躯里塑造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加西莫多受克罗德指使去抢爱斯梅哈尔达,国王卫队士兵头领菲比斯将其救下,把加西莫多抓住鞭打。加西莫多痛苦万分,要求喝水,克罗德悄悄溜走,爱斯梅哈尔达却大胆地提水给他喝。他干枯的眼里,第一次流出了眼泪。不仅认清了少女美好善良的心灵,而且看清了克罗德狰狞阴险的面目。当爱斯梅哈尔达绞死前忏悔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冲出来,将她抱入圣母院保护。最后,他从塔楼上将克罗德推下去摔死,自己却抱着爱斯梅哈尔达的尸体自杀殉情。在作品里,雨果将爱斯梅哈尔达与加西莫多的仪容进行了艺术的对比:一个艳丽动人、年轻漂亮;一个外貌丑陋,狰狞可怕;一个像鲜花般的奇美,一个像丑八怪似的奇丑。但他们又是两个高尚、完美的灵魂。他们相互帮助、相敬相爱,天经地义。他们生不能爱而死后爱,这种爱是彼此平等、无比高尚的。他们一个是“外表美心灵也美”,一个是“外表丑心灵却美”,他们的形象熠熠闪光,相映生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美优美”,雨果将自己的这种思想情感,“转移”到了这两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之中;雨果还塑造了一个“外表美内心丑”的艺术典型——副主教克罗德。他看上去外表道貌岸然、一本正经,内心却毒如蛇蝎,恶似魔鬼。作为一个祭司,他认为情欲是罪恶,会毁灭人的灵魂。但是,当他看到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后,却疯狂地爱上了她。甚至不择手段,在罪恶的情欲支配下追逐变成了加害,最后把她送上了绞架……在雨果的笔下,统治阶级的虚伪、邪恶、残暴、阴险、卑鄙、无耻等人间的一系列丑的德行,都在以克罗德为代表的艺术形象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揭露……雨果就是这样,通过“移情”的手法,把心目中一个个受压迫、被奴役、遭损害的穷苦平民的形象,作为美与善的化身极力歌颂;而将贵族、僧侣、君王作为丑与恶的典型无情抨击。用他那支神奇的笔,精心塑造了爱斯梅哈尔达、加西莫多和克罗德等的典型人物形象,让崇高与卑鄙、严肃与滑稽、喜剧与悲剧、善良与阴险、优美与丑恶、真诚与诡诈,同时豋台,互为对照,创作了一幕幕富有强烈审美艺术价值的时代话剧。

1647522845937705.jpg

  (二)《战地钟声》来源于“移情”。《战地钟声》(又名《丧钟为谁而鸣》)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了1937年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一个故事。美国的年轻教师乔顿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带领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残暴统治。他们炸火车打巷战,打得敌人节节败退。一天,乔顿接到新的任务,要和游击队联手,炸掉敌人必经之路上的一座铁桥。此时,他与19岁的女游击队员玛丽亚一见钟情。游击队长巴勃罗胆怯软弱,他的妻子却勇敢坚強,取代了丈夫的指挥权,果断地协助乔顿执行炸桥任务。当乔顿马上就要炸桥时,突然发现巴勃罗叛变了。乔顿勇敢地和安西尔摩老人一起炸毁了桥梁,在撤离时他的腿不幸被炸断。他毅然与恋人玛丽亚决别,一人留下阻击,掩护同伴撤退。乔顿目送玛丽亚离开,只身持枪,匍匐前进,等待着敌人向他逼近……突然,远方的钟声响了……海明威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让人吃惊的是:乔顿的原型就是他自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来到了意大利、奥地利前线。战斗中他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医生从他身上取出弹片、子弹头227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4次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他曾以记者身份到战地采访,还率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后侦察……这部作品,是为他的第三位妻子——马莎·盖尔霍恩写的。盖尔霍恩的母亲是一位致力于女权运动的杰出女性。母亲与已故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交情,使盖尔霍恩经常有机会到白宫和政坛人物接触,这对她后来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9年,她开始当记者。1933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她来到了马德里战地采访,巧遇当时为美国报刋做记者的海明威。二人一见钟情,海明威与妻子离婚,迎娶了盖尔霍恩,开始了8年战地采访生涯。用什么来纪念他俩8年战争生活中的恩爱情谊?海明威通霄达旦,为盖尔霍恩写下了《战地钟声》这部倾诉了自己全部情感的伟大作品……

1647522890994550.jpg

  (三)《水浒传》和《荡寇志》来源于“移情”。有时,在作家的笔下,同一个素材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同一事件,同是“移情”,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歌颂梁山108人是“英雄好汉”,而俞万春写的《荡寇志》却骂梁山108人是“草寇”。这是由作者的世界观所决定的。施耐庵,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元人统治之下。元人的统治极端残酷,他们把天下的百姓分为四等人。等级最高的是蒙古人,等级最低的是原南宋统治下的各族百姓。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有才华的汉人,都没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正是有了这种切身遭遇,施耐庵萌生了创作《水浒传》的想法。北宋徽宗时,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36人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梁山泊英雄们的斗争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在长期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施耐庵写成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结局为主线,通过108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阐述了“官逼民反”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施耐庵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总结了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成了享誉世界的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俞万春积极为嘉庆封建帝国出谋献策,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为了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写了《荡寇志》。情节是: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荡寇志》宣传“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杀人放火”的流寇。由此可见,同样是“移情”创作,作者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创作的作品主题是不相同的。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136.jpg

  四、移情,创作诗词名篇

  诗歌中的“移情”,主要是由联想和心境融合产生,它有多种形式:

  1.“移情于景”。诗人把思想感情注入景物,表现自己的心境。(1)移情于“竹”。如:郑板桥《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夜间听到萧萧作响的竹声,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于是产生了“移情作用”,使原本无灵性的“竹”在他的心目才会“一枝一叶总关情”;(2)移情于“水”“山”。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浩荡的江水随着作者的目光流向远方,他内心的愁苦也伴着这无边的秋水奔涌而出。除以“水”传情外作者还借“山”传情,眺望远山它们像碧玉簪、像青螺髻那样秀美。本来这些都是美丽的景色,可是作者却认为它们是在“献愁供恨”。“山”怎么能象人一样“献愁供恨”呢?这就是“移情与物”的艺术手法;(3)移情于“明月”。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由于“移情”手法的运用,诗中的客观景物被赋予了人的感情。“明月”竟然象人一样,对楼上梳妆台前孤独的女主人公“深表同情”,“不忍离去”……

  2.“移情于心”。在诗人心理感发的思维活动中,那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联想更能产生“移情作用”。(1)心理感发移情于“雨”和“虹”。如:“雨无门户能留客,虹有桥梁不渡人”。雨和虹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特色和作者心中的苦闷具有相似的特征,因而产生了“心理移情作用”。所以,原本无灵性的“雨”在作者的心目中才会象“人”一样“留客”,天上的“虹”才会象“桥”一样能“渡人”;(2)心理感发移情于“风”。如:“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由于风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特色和作者做梦时的感觉有相似的特征,因而产生了“移情作用”。所以原本无灵性的“风”在作者的心目中才会象“人”一样“知我意”,才会将“梦”“吹到”西洲;(3)心理感发移情于“酒”。如:“一杯苦酒几行泪,强忍泪把苦酒尝”。其实,人们杯中的“酒”原本是辣的或甜的,并不是苦的。但是作者因为心里“苦不堪言”,所以喝酒时,感到酒是苦的,“强忍泪把苦酒尝”,这酒就感到更“苦”了;(4)心理感发移情于“清风明月”、“近水遥山”。如:“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俞樾题苏州沧浪亭对联)。明月到处都有,本来没有价格,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感的事物。这副对联由清代著名作家梁章锯根据两位宋代作家的诗句集锦而成。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这副对联,好象一气呵成,清晰、豪迈、大方、深沉。其实,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心理感发的移情作品;(5)心理感发移情于“易水”。如:“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这是诗人途经易水,联想到战国时代的荆轲,辞别燕太子丹渡过易水前往秦国去谋杀秦王,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故事,因而感到眼前的易水至今还是“凄凉”、“寒冷”——“水犹寒”。

  3.“移情于物”。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的感受,外射内心之情。(1)移情于“花”。如:“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一位女子,她想念的人在外游荡,无法留住,非常苦闷。她就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花儿上,用花瓣的飘飞比喻自己这朵“花”正在渐渐凋谢的心情;(2)移情于“对虾”、“蜘蛛”、“瀑布”、“花瓶”。如:诗人看到对虾,写道:“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看到蜘蛛,写道:“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看到瀑布,写道:“因居高临下,才口若悬河”;看到花瓶,写道“外面漂亮,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这些都是作者对具体事物特征“联想的外射”,用的都是“移情”手法;(3)移情于“露色”和“月光”。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色从今夜起才感到特别惨白,月光还是故乡的格外明亮。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在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衬托自己思念故乡的情绪,更好的表达了思乡的强烈感情;(4)移情于“花”和“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鸟是没有人的情感的,作者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运用移情手法,使花“溅泪”,让鸟“惊心”;(5)移情于“红豆”。如:“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在悲痛欲绝的诗人眼中,“红豆”已不是红豆,而是一颗颗“相思泪”……

微信图片_20050105073148.jpg

  4.移情于篇。诗歌作品全篇运用“移情”手法。如:(1)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是三篇精美的散文诗。作者抓住“浪”、“雨”、“美”这三种有形或无形的事物最主要的特点,用移情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把它们拟人化了。如作者描写海浪时,就把它喻为海岸的“情侣”——一个有生命的情人。又抓住“涨潮”和“退潮”两个特定时刻的特定情景加以表现:涨潮时,激情使它与海岸亲密“拥抱”,驱散海岸心头的暑气;退潮时,它就唱着祈祷爱情的诗篇,“扑倒”在海岸的脚下。此外,还写了海浪的“任性”、它“心情的不平静”与海岸的永远“容忍”、永远“坚定”,也写了它为了爱情而“失眠”等等。这些描写,真切而寓意深远,使人读后既能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又可得到深一层的心灵启迪;(2)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他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诗歌。“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谁“长恨”?“长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其实,“长恨”有三层意思:一是唐玄宗恨“六军”处死杨贵妃;二是“六军”恨唐玄宗“重色误国”;三是诗人和百姓恨唐玄宗“不爱江山爱美人”,酿成“安史之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本来,诗人对唐玄宗玩色误国恨之入骨,满腔怒怨。但是,当时他仅是个小小的县令,官小位轻,不便将对皇帝和贵妃的“恨”直接写出来,否则就有杀头之祸。于是,诗人就以“歌咏”的形式,用“以喜含悲”的方法,通过笔下的“移情”手法,诗化成歌咏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故事,一层一层地慢慢“暗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回味”、“感受”。“汉皇重色思倾国”,这是全篇的纲,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紧接着,叙述了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最终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为了掩人耳目、突出“歌咏”唐玄宗,诗人还反复渲染他们在宫中如何纵欲行乐,沉湎酒色,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形象地暗示了迷色误国是悲剧的根源。安史之乱发生后,“六军不发”,杨贵妃被迫缢死,使他们的爱情成了一场悲剧。接着,诗人浓笔重墨极写了唐玄宗的“恨”,宛转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寂寞悲伤、追怀忆旧、睹物思人、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后来,道士在海上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出现,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相照应,进一步渲染“长恨”的主题。最后,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和回味……《长恨歌》明明是唐玄宗、“六军”、诗人和百姓的“长恨”歌,但作者却只从唐玄宗“重色”说起,并用移情手法加以大篇幅铺写和渲染,这就使人们从字面认为《长恨歌》是写唐玄宗失去杨玉环的“长恨歌”。其实,这首诗更是诗人和百姓痛恨唐玄宗的“长恨歌”!这才是作品的核心主题!只不过是诗人将这种“恨”故意隐而不露,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体会、去填补罢了,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更是《长恨歌》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移情手法,使作品宛转动人,缠绵悱恻,含意深远,这是《长恨歌》最大的艺术特色。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移情”,是创作的母亲。“移情”在作品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情”手法用好了,可以使想象变成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使平凡变成伟大,使普通作品变成绝世经典,使细小的事物闪烁出时代的光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移情”,是作者为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把自己的感情转移于另一事物,使其产生与作者情感一致的境界,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主题。“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和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多个方面探讨“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移情”,是创作的母亲。“移情”手法用好了,可以使想象变成希望,使梦想变成现实,使平凡变成伟大,使普通作品变成绝世经典,使细小的事物闪烁出时代的光辉。“移情”是艺术家发掘自己内心感受,让作品充满生命力的源泉!文章充分论证了一个事实:只有“移情”,才能创作出绘画名作、音乐名曲、小说名著和诗词名篇。文章赏析了大量艺术作品创作背景和艺术精髓,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加以补充和完善。通篇引经据典,博古论今;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足见作者博学多才、宏儒硕学。推荐阅读。编辑:初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