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风雨下的荆山桥

作者: 王夫敏 点击:3258 发表:2022-03-18 08:54:18 闪星:2

摘要: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所以,回到故乡定居的我,就把自己安排在依山傍水的金龙湖畔。这里不但景色优美,同时,这里也是徐州经济的领头羊“荆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荆山桥,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古桥,还是徐州东扩南进,城市迅猛发展的桥头堡。因此,在确定徐州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上,定位为“荆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开区虽然经济发展在徐州各区独占鳌头,但是,引以为傲的历史名桥“荆山桥”,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现在不少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荆山桥或者为何又叫“金山桥”;来到徐州后,又听闻传言,因为开发房地产,荆山桥仅存的部分遗址,也差一点被损坏殆尽,心中不禁慨叹,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荆山桥,真是命运多难。

  一次文友聚会,听徐州历史学家于克南先生,畅谈荆山桥的前世今生,心中对这座承载徐州数百年历史的古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我开车来到了荆山桥的遗址下,有幸一睹他的遗存容貌。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荆山桥,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桥身原长362.5丈,顶宽1.9丈,为159孔石拱板桥。其中石板桥南头95孔,北头45孔,中间有19个大孔。桥体有栏杆,中孔雕有12条蛟龙于拱顶,龙头朝向上游,桥中间刻一对石狮子。由此文记载可以看出,这座桥的昔日辉煌,然而,今天,在一片新盖的高楼大厦面前,桥头牌坊还在,旁边的几块刻字的巨石,散落在石牌坊的四周,而前面传说中的荆山桥,老桥上面也覆盖上了水泥,水泥路下面的一块块路石,似乎在叙说着荆山桥曾经的繁华。

  提起荆山桥,就不得不说前面这条“不老河”了,该河原名潘家河,乾隆二十九年开挖,因流经不老庄,入运河口称不老河口,就叫不老河了。不老河位于徐州主城区的东北,西起铜山区蔺家坝东至邳州赵墩镇的不老庄。明清时期,黄河、微山湖的大水由大孤山、茶城等处经不老河东入运河以资宣泄,乾隆皇帝说:“水过沙停半淤淀,微山遂壅趋壑方”,这条不老河,在泄洪防汛,保护徐州城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将徐州的南北分割开来,居民往来十分不便。

  其实荆山桥是一座古桥,数百年前就有了,石桥以前有木桥,木桥以前有浮桥。但是到清朝初年时,老的荆山桥被水冲塌了,来往的老百姓行动极不方便,有的在桥南有地,住在桥北,桥北有地,住在桥南,收割庄稼走亲戚都相当困难,只有靠一叶扁舟摆渡过去。徐州历来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贾云集,所以,渡口一度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排队坐船,比较繁忙。

  说起荆山桥的修建,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说;以摆渡为生的“姚老黑”和徐州富豪,慈善家张胆了。据史书记载,“张胆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大家族里,长得虎背熊腰,威猛过人。他父亲做明朝的官,做到武官的正二品,张胆年轻时,就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就决心习武来报效国家。在崇祯年间,公元1633年,张胆考中了武举人,官至四品,地位还是很高的。张胆作为明朝的武官,他和农民起义有过多次较量,他父亲在一次战役中被叛将杀害了,于是张胆决定替父报仇。没想到,由于明朝的灭亡,张胆为父报仇的愿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便失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徐州。

  后来,张胆再次受命,带兵征战,屡立战功,由于张胆受诬陷便一气之下,请辞回乡;张胆正值人生中年,布衣耕作,粗茶淡饭,兴办学校,扶贫救济,乐施好善,家业也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和善人。那么,张胆为何要倾尽所有财产,修建荆山桥呢。

  说到张胆修桥,就不得不说另一个传奇人物“姚老黑”了。荆山桥建桥以前有一个摆渡人,民间传说姓姚,摇船的时候就喊“摇了,嘿”,加上整日风吹日晒,全身黑黝黝的,于是邻里百姓就喊他‘姚老黑’。‘姚老黑’在摇船的过程中,因为张胆的女儿嫁到河对岸去了,他经常要从河上过。所以‘姚老黑’知道他是富翁,每次张胆过河去女儿家时,船到河的中间,‘姚老黑’就向他收很高的过河费。有一次,张胆就责问:“船家,为什么向别人收这么少的过河费,向我收这么高的。”‘姚老黑’说:“你有钱啊。你有钱你不多交吗。”张胆就责备他不公平,‘姚老黑’就说,你认为不公平,你修一座桥走啊,‘倘若你能把桥修好,我从今就不摆渡’。张胆说:“我还不能修桥呢,不然不砸你的饭碗了吗。”‘姚老黑’说:“你修好,我就把船拉到荆山上去,我心服口服。”,据说,后来桥修好后,姚老黑真的把船拉倒荆山顶,传说,荆山上面,还有拉船的痕迹来。

  回头说到修桥,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当时,张胆大约70多岁,他向徐州知府提出了修桥建议,还亲自负责修桥的各项事务,他担任修桥财务的筹集人,又担任了工程的主要责任人。

  修桥需要钱,整座桥修好,大约花了2,68万两银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除了张胆自家的财产捐助,好在,还有三个当官的儿子;每人都出资,才能保证建桥所需资金,最后传说张胆花光了所有的家产,最后一块合龙门的石头,还是家里的小丫环捐献私房钱买来的。

  乾隆11年,也就是张胆修成荆山桥60年之后,荆山桥又得到了重修。桥身加长120丈,总长度达到482丈五尺,大概1600米左右,共有桥洞149个。有人说,荆山桥的桥洞就像卢沟桥上的狮子一样数不清。一个卖黑碗的山东老汉不信,推着独轮车,见一个桥洞摆一个黑碗,结果摆来摆去,自己也摆糊涂了。

  荆山桥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行人,也成为徐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历史的风云涤荡,加上战火的洗礼,荆山桥数次遭到损坏,屡遭厄运,到建国时已面目全非,仅能勉强通过行人。1958年,政府开挖不老河时,用爆破的方法将其拆除。存在了350年的荆山桥从此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来徐州,三次过次桥。看到荆山桥的雄伟与壮观,亲笔写下“万世津梁”四个大字,并为这座桥,多次赋诗:“石桥三里许以长,如虹蜿蜒饮两塘;南北咽喉形胜控,春秋节宣计书良。东接睢邸耕桑野,西连好沛王坝乡;我曾坐照资利涉,发幣修筑乃如常。”1647564575726290.png

  如今,留下的残垣断壁,在一部分文物爱好者的呼吁下,已经得到政府的保护,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荆山桥,用最后的倔强,诉说着不老河两岸的曾经繁荣和辉煌。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据说这里要建一个大运河公园和博物馆,重新展示荆山桥的曾经雄姿。

  “山近彭城水映之龙瞻瑞霭,人道王路功成砥柱履州行。”荆山桥虽然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徐州被重新确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个大目标下,荆山桥将再次焕发青春,成为古彭徐州,通往美好明天的桥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回故乡定居的原因引发出对风雨下的荆山桥前世今生的介绍。由荆山桥被定位为“荆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发展在徐州各区独占鳌头的特点联想起荆山桥历经数百年的命运风雨,同时也激发起自己游记引以为傲的历史名桥“荆山桥”的兴趣。在有幸目睹了荆山桥遗存的历史风貌之时,叙述了荆山桥曾经的繁华;说起荆山桥的建毁纪事之际,就特别辑录了两个重要的人物的传说, 来展现了荆山桥“水脉通,人脉通。水脉旺,人脉旺。”的运河文化。荆山桥的建成,彰显了荆山桥“ 得‘交通之利’, 挟‘风气之先’, 成‘区域之冠’ ”的辉煌。如今,面对留下残垣断壁的荆山桥,作者相信历经数百年风雨之后,他既能用最后的倔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将能再次焕发青春,再创美好明天的繁荣和辉煌。 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