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巾帼】妈就是那珠穆朗玛

作者: 天路过客 点击:7627 发表:2022-03-05 10:49:36 闪星:16

摘要:“三八”,一个关乎女性的特别日子来了,故而引发了一个雪域老兵对于母亲的一番心语:昨天您陪我跨过了青春的河,送我踏上了从军的路;今天我从雪域高原卸甲归来了,而您却驾鹤远去了。在属于您的节日里,妈啊——儿心中的珠穆朗玛!您在那边还好吧……

小时候尾随着妈,

在腾格里边上玩耍,
睡惯了泥屋土炕,
不知道天有多大。
吞冰饮雪妈不言苦,
我只管咿咿呀呀;
洗尽风尘妈仍坚劲,
我眨着眼睛一脸木讷;
妈的膝盖曾是我的扶手,
妈的肩背就是我的座驾。
因为顽劣不驯不听话,
招来老妈多少打,
遥远的童年童事,
挥之不去的童谣童话。

妈曾说过,
孕期有我是“粮荒”年景,
饿死人的事不是天天,
而是时时爆发。
妈又说过,
五七年正月十三夜雨哗哗,
她夹一粒炭火烧断我的脐带,
这个世界从此多了个男娃。
妈还不止一次地重复,
因为奄奄一息青皮瘦寡,
我在赢弱不堪中存活挣扎,
滴奶全无却有野菜糊糊,
延续了我之后的五冬六夏。

微信图片_20220305094537.jpg

时代赐给妈一双“三寸金莲”,
可她人弱心劲儿强,
脚小志气大,
与命运抗争的不屈意志,
助她养育了一女七儿。
爹为生计异地奔波,
妈带孩儿们摸爬滚打,
拾秋荒,摆地摊,
挖野菜,捡煤渣,
在黄河边的那个小城中卫,
寻租土房遮挡风雨,
仰人鼻息寄人篱下。
为孩儿们读书几择良校,
数度搬挪那个寒酸的家,
于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一时间传为佳话。
儿女们成人后芝兰玉树 ,
东西南北中各显其能,
工农商学兵一样不落。

那年我长大到十八,
戎装裹身走天涯,
妈在候车室隔窗与我泪别,
如同壁虎在玻璃上爬,
那画面如雕刀刻在了我心里,
那一刻才明白了妈就是家。
之后妈是我力量的源泉,
我成了妈无尽的牵挂。
从军岁月,蹉跎困乏,
漠北边关,冰河铁马,
巴丹吉林是一流的演兵场,
我为实战淬火成钢,
学习训练争高下。

mmexport1449183273226_mh1624698902587.jpg

最虐心兵龄周岁那个初春,
家乡慈父病逝噩耗传,
部队一级战备命令下。
边陲坑道里弥漫着硝烟味,
儿不能灵前哭诉心里话,
一封家书失了鸿雁的浪漫,
一份电报将忠诚拷问稽查。
妈啊!边关告急!
我只能做个不孝的儿,
没有了爹爹,
您还好吗?

戎马倥偬客,
四海都是家,
走过了长天大野,
走不出那缕缕白发。
最后走到了雪域西藏,
纵使路遥水长海拔高,
也挡不住妈的声声喊话:
那布达拉宫虽然圣洁雄伟,
那雪的世界却冷的可怕,
那珠穆朗玛是地球巅峰,
尤其那缺氧听着让人惊吓。
电波里总有妈那微弱的乡音:
保重啊,我的娃!
回来吧,图个啥?

mmexport1577056324568.jpg
习惯了使命报国,
没去想吃苦为啥,
嚼碎委屈吞咽下,
报喜藏忧装潇洒。
蜿蜒的天路看不到尽头,
敬畏与信念却能成就神话,
世界屋脊是最好的熔炉,
能炼铁血的军阵不死的军魂,
可铸巍峨的国界碑瞭望塔,
还打造兵的傲骨意气风发。
国门卫士缺氧不缺精气神,
因为有国才有家,
一颗丹心的深底处,
永远藏着一个山一样的妈。 

母亲是一种岁月,
母爱伴我完成军旅计划,
结束了青春热血的远行,
终于归乡卸甲。
都说慈母淋淋万滴血,
给我一条命的是她,
殊不知她还有簌簌千行泪,
恩德之高齐天下。
可憾子欲孝而亲不待,
我回到了久别的故土,
妈却已西天瑶池返驾。
唉!生荣殁哀一路无华,
我又成了没妈的孩子,
像荒原小草般凄怆丐寡,
梦里全是跪乳咏志的山羊,
还有泣血反哺的寒鸦。

ce6222ca3d4c2dd681c8898f6a0b20de_mh1646200964890.jpg
也许灵魂的壮阔无须细节,
也许生命的养育不言伟大,
然而难忘莫过人间舐犊,
母子间的一场旷世之恋啊,
岂能轻易放下。
在高原兵的心中,
妈不是一张插图,
她是永远的珠穆朗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母亲,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爱和无法割舍的牵挂。母爱是永驻我们心中的最无私,最伟大的生命之源。母亲的爱是执着的,从牙牙学语到雁雁成行;她的爱是纯洁的,不求回报,默默关心;她的爱是伟大的,饱经风霜,任劳任怨;她的爱是永恒的,在高原兵的心中,她是巍峨屹立的珠穆朗玛,海枯石烂,地老天荒……自古忠孝难两全,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从来就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一边是自己深爱的祖国,一边是生我养我的父母,当要求必须从这两者中选出其一时,作者秉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选择了在雪域高原卧雪爬冰,在寂寥边关风餐露宿,尽忠职守、报效祖国。“三八”节到来之际,引发出作者这位雪域老兵对于母亲的一番心语。作者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和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深切的遗憾之感。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内蕴丰富。推荐阅读。编辑:初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