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战旗】三个“非常”破乌江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1923 发表:2022-02-14 08:47:36 闪星:10

  汉语词典中,“非常”指的是不同寻常,是与众不同,是异于常人。《百面战旗红》第31篇作品是《罗援:生死攸关战乌江》,序言中,罗援将军把乌江之胜归结为三个非常,即“非常之人、非常之策、非常之勇”,乌江之战,正是有了这三个非常,中央红军才能突破围追堵截,出奇制胜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扭转红军被动局势。“关键时刻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策拼非常之勇”,也成为享誉中外的“乌江模范连”精神内涵。


  非常之人:毛泽东

  乌江是贵州的一条河流,是通往遵义的主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扭转红军被动局势的乌江之渡,文章并没有重复人们已经熟知的历史事件,而是巧妙选择三个与那场战争密切相关几个场景,用“猴场争锋,认定毛泽东北渡乌江的正确主张;南岸设局,落实刘伯承强渡乌江的作战部署;北岸攻坚,凸显红1连突破乌江的关键作用”,归纳出乌江之渡的前因后果以及“乌江英雄连”精神内核。

  罗援将军说“非常之人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这个非常之人就是毛泽东,他的非常之处表现在多方面,罗援将军在序言给读者梳理呈现了主要事迹,用两个具体事件为主席的非常之处做佐证。一是4·12政变。1927年“4·12大屠杀”后,中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毛泽东及其团队提出“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张,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经过他们共同努力,最终力挽狂澜使中国走出困境。二是乌江之渡。介绍较为详细的乌江之渡是为乌江之战做铺垫,为领袖毛泽东这一非常之人的非常决策,做了充分的知识梳理,也让乌江之战有了基本的战争背景,读者阅读起来也就有了知识的连贯性。这样,正文中就不必出现关于这一战役的背景和当时局势,行文也会紧凑完整,也便于文章直奔主题,便于读者更加全面系统了解战争的前因后果。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败,红军主力人数锐减,中国革命前途渺茫。刚刚经历了湘江之败的博古、李德情绪低落,对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们不是积极寻找对策,而是执行逃跑主义。此时毛泽东却做出惊人之举:向贵州北部挺进,创建川黔边根据地。事实证明,非常之人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它引领中国红军走出困境,创建了以遵义为主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实力。对此,罗援将军肯定的说:“在中国革命的至暗时刻,毛泽东又一次果断拨转了航向,为红军在惊涛骇浪中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指明了道路” 。毛泽东的这一决策,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历次政治事件多次证明,无论何时何事,关键时刻必得有非常之人,对革命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这样,革命才能不走弯路,人员才能减少伤亡。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时势”。

  非常之人还有那些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普通战士,他们是红2师红4团战士,他们是中央决策坚定的执行者,没有他们勇敢、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渡江,即使再周密再重要的决策也是一纸空文。在夜幕笼罩大地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在乌江水流湍急随时会吞噬生命的情况下,在敌人重兵把守随时可能开枪的险情下,那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硬是冒着随时可能丧命的危险,毅然出征,他们趁着夜幕,着竹筏,决然地向着对岸向着决定红军生死的乌江江水进发。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又是何等的大无畏精神。如果不是心中装着革命必定成功的信念,装着一定要歼灭敌人的目的,装着誓与红军共存亡的执着,谁又能轻率的将自己的生命系在那小小的竹筏上,系在那滔滔江水上,系在那此去凶多吉少的冒险上呢,谁又能把自己置身于那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呢!因此,当我读到那一个一个的人名字时,心中升起一股崇敬之情,一股敬仰之情。当我看到罗援将军把22个“突破乌江战斗英雄”的姓名一一呈现于文中时,我读懂了将军用意:“想让后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没有他们,长征的历史恐怕要重新改写;没有他们,新中国恐怕要推迟若干年诞生;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在祥和的氛围中欢天喜地地迎新春。”


  非常之策:避实就虚

  我以为避实就虚中的虚是空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指充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文章详细的为读者梳理了当时局势,即敌强我弱,敌实我虚:蒋介石派20万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其嫡系薛岳兵团吴奇伟纵队4个师、周浑元2个纵队,对红军更是紧追不放,步步紧逼,而湘军、川军、桂军和黔军,又多路向东、向南猛插,在西边和北边阻截红军突围。国民党加强了黔东的锦屏、江口、沿河一带的防守,黔军还死死守着沿江的十几个渡口。敌军陈兵乌江,严阵以待,他们想要造成红军的第二次湘江之战。与强大的敌人形成对比的是红军人数,已从8万6千人锐减为3万人。

  我想,谁读到这些数字,看到这些文字,都会为红军渡江揪着心捏把汗。因为,从兵力看,敌军20万我军3万,敌我比例7比1;从精力看,敌人养精蓄锐严阵以待,我军多日行军筋疲力尽;从武器装备看,敌军大炮机枪,我军则步枪竹筏。因此,无论是从兵力、体力还是防御工事、战争部署,我军明显处于劣势,属于虚实中的“虚”方。

  古代军事家孙子论述虚与实的关系时说:“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这是著名的“避实就虚”的战争理论。这里“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的,它不仅是实力的大小、配备的强弱、还包括主动与被动、有备与无备、勇敢与怯懦、饱佚与饥苦,最重要的是虚实还可以相互转化,即虚可以转为实,实也会变为虚。乌江之战中,表面看去,敌军不仅拥有数倍于我军的人员,拥有先进的武器,占据着有利位置,从这一方面看,好像敌军属于实方我军属于虚方。但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不是永恒不变的,任何事情都是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之中的,1934年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也不例外。《道德经》早已断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博古通今的毛泽东深谙此道,因此,在蒋介石重兵围追堵截、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在我军高层犹豫不决、举旗不定时,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避实就虚”的决定,他“天险可渡,强敌难缠。兵家权谋,避实就虚”的话语掷地有声,而朱德 “兵之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只有坚决突破乌江,冲出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圈才能保全,否则将片甲无存”的意见,无疑增加了这一决策的胜算几率。是的,我们没有必要以3万之众,去钻蒋介石的20万铁桶阵,而要像剑一样戳破北面力量薄弱的黔敌,从而甩开敌人的包围圈,化险为夷”,从而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做到“兵因敌而制胜”。

  于是,1935年红军长征中,在前有拦阻、后有追兵、四面合围的严峻形势下,毛主席及其团队力排众议,避实就虚因地制宜,最终带领红军强渡乌江,进驻遵义,保存了红军实力,为中国革命成功做出了最大贡献;于是,在中国战争史上,就有了毛泽东避实就虚的典型案例。避实就虚的最终决策,表明善战之人也善于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非常之勇:决一死战

  勇是勇敢、勇气,是不怕困难,是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文中所说的非常之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与敌军决一死战的勇气,一是勇于赴死甘愿用生命冒险的行动。

  作者从地理位置、眼前险境等方面,梳理了摆在红军面前的四大困难:一是地理位置十分险要,乌江素有“天险”之称,“水流湍急,明礁暗石多,两岸呈悬崖绝壁状,易守难攻”;二是渡江条件极度恶劣,敌守军侯之担部在南岸“销毁船只,强拆房屋、驱赶人民、挖掘堑壕、构筑工事”,使船只几乎全部销毁;三是对手十分强大,蒋介石嫡系薛岳兵团尾追红军至镇远、施秉、黄平、三穗一带,与红军近在咫尺;四是渡口守军装备优良,十余处大小渡口,长约200余里的河段上部署了5个团和一个机炮营的防守兵力。天险乌江,渡船缺少,后方追兵,岸边守兵,每一个因素都成为红军渡江的天堑之碍。

  但是,勇敢的战士们毫无惧色,他们组成18人渡江先遣队,又选出8位精兵强将,抱着必胜的信心、决死的意志,拉开了看似不大可能完成的强渡乌江序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非常之勇,即:用超出常人的能力和勇气,完成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此时,文中弥漫着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和勇气。

  两军相逢勇者胜,先遣小分队用行动诠释了非常之勇的另一含义:勇敢的行动。作者说乌江“明礁暗石多,两岸呈悬崖绝壁状,易守难攻,素有“天险”之称”,作者说“蒋介石为把乌江变成第二湘江,煞费了一番苦心”, 因此他肯定的认为“突破乌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了,就将陷入内外夹击的困难境地,甚至可能遭遇全军覆灭的危机”。战士们深知抢险渡江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发动群众,寻找渡船,制作竹筏,冒险强渡;因此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比如佯攻,比如夜渡,比如泅渡;红军战士们做竹筏  架浮桥,造竹桥,他们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强攻加智取,最终取得了预想的胜利。作者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又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布局、富有画面感的叙述,为读者还原了那场决定红军前途的乌江之战,告诉读者强渡乌江模范连的英雄们,用自己的非常之勇、非常行动打破了“纵横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的神话。

  多年后,当乌江之战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后,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去观看,而乌江之战攻其不备、声东击西的典型战例,也成为几代人百看不厌的红色经典传奇。

  现在,让我们再来重申一下,什么是“乌江模范连”精神,即:在革命的关键时刻,那些具有超人能力的非常之人,制定了出人意料的非常之策,执行者用异于常人的非常之勇,取得了战争的非常之胜,为革命立下了非常之功。


【编者按】诸子百家的法家韩非子说:"下智者用己之力,中智者借人之力,上智者借人之智。"作者应该属于上上之人,因她借助了罗援将军之智。作者运用《百面战旗红》第31篇作品《罗援:生死攸关战乌江》序言中,罗援将军归结乌江之战取胜的精典经验之谈的语录经典作为自己评论的中心论点,也顺势诠释解读了“乌江模范连”享誉中外的精神内涵之所在。聪明之人当借力而行。作者具体详尽的介绍了对于中国革命来说的生死攸关之时刻作为非常之人的毛泽东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行“避实就虚”的非常之策,彰显中华儿女“决一死战 ”的非常之勇赢得了乌江之战的绝对性胜利的战争史实作为事实论据来阐述“生死攸关战乌江”大获全胜的根源,充分全面的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末的化龙点睛之笔堪称经典中的精典。强调了重点,总述了全文,点明了乌江之战这一典型战例之所以成为几代人百看不厌的红色经典传奇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的深远意义。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