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来来是只小可爱

作者: 墨鹂 点击:873 发表:2022-02-07 05:11:34 闪星:1

摘要: 不喜欢的,抵触的不一定不接触,譬如我与猫狗间的缘分。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缘分真的是很神奇的。我从小就不喜欢猫狗,女儿却喜欢的不得了。以至于在女儿小时候曾不止一次的带回来猫或者狗,每次我都强势的给送去了孩子奶奶家。死活我都不会在意。但是20多年后,我为了给女儿买20岁生日礼物,不得已亲自去挑选一只金毛犬买回家,还精心的伺候了四年,乃至于在这只金毛犬得病死后,哭了好些天还五次写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对狗,我早年只是不喜欢,但是对猫,我从心里很排斥。因为在学生时代看过一部日本的恐怖片《猫变》我很怕直对猫的眼睛,总感觉那目光阴森可怖。但是,女儿参加工作后自己在哈市生活,为排解孤寂养了一只叫作“来来”的黑白相间的奶牛猫。它体态修长,浑身乌黑如披锦缎,只肚皮和四个爪子白的一尘不染,白又从胸腹向上延伸至脸颊下颌,斜挂至左鼻梁眉眼间消逝。鼻尖儿也是半白半黑,鼻下嘴角是黑色,胡须又是白色。两只小尖耳向前罩立着。黄色且深邃的眸时常眯视着,一条细长的黑尾巴俨然成了它情绪的晴律表,高兴时就左右摆动。

我假期都会来哈市陪女儿,和来来的接触也免不了的多了起来。来来的性情比较胆小孤傲,只对熟悉且对它友善的人才表现出来些亲近感。每次我开门进来,都看不到它的踪影,任你怎么友好的打招呼“来来!来来藏哪儿去了呢?!”就是刻意的找了沙发后,桌子下也难发现它的踪影。然后在你放弃寻找休息或者做自己的事儿时,它会慢慢的自己踱过来。仰头“喵喵喵”地和你打招呼,如果你再和它友好的唠几句,它就会过来,喉咙里发出“咕咕咕”的低鸣,开始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吓得收回手,紧张地防备着,女儿看到笑着告诉我,这是它在示友好求抚摩呢!

再后来,我们就慢慢的熟悉起来了,它在女儿上班不在家的时候,也来我身边,一边咕咕,一边尝试着跳到我腿上,在怀里不断挪动,调整个自己认为舒服的姿势,趴下来,这期间我应该是受宠若惊的小心且热情的抚摩它,它喜欢在身上或者我胸口上趴着,抬头注视片刻就侧脸蜷缩起身体,进入睡眠。想想这来来也是可怜,平时只有自己在家,睡了吃,吃了溜达,再者就是坐在窗台上望着外边的世界,偶尔看到檐下飞落的鸟雀紧张兴奋的发出“喵呜”的叫声,不知道是在恫吓还是在讨好。还不时的跃起伸出无影爪试图抓一下。而后发觉无果悻悻的回头看一下,跃下窗台,趴在床上不动不叫.默作思考。

来来身手敏捷,无论是上床,上窗台,前一刻还扭着优雅的猫步,后一刻,已经一跃蹿到了有自己几倍身高床上或者窗台上了,窄窄的沙发靠背也是它的游乐场,上下穿梭如履平地。有时累了就伏在上边休息。

先生每次叫它无回应时都不忘说一句“猫咋滴都比不了狗,这要是崽崽儿(我家以前养的金毛犬)早摇头摆尾地跑过来了!来来就听不懂叫它!”后来这句话被来来用实际行动否了,晚上我在门口的沙发上躺着,来来就伏在我腿边,突然楼道里有走路的响动,来来蹭的一下站起来,眼睛紧盯着房门,头向前伸看着,门在钥匙的窸窣声中打开,女儿出现在门口,看到来来,笑着说“来来,你是知道姐姐回来了吗?你等姐姐下班呢?”来来站在沙发上急促地“喵喵喵”应答着。女儿进屋脱换衣服,一边叫“来来,过来让姐姐稀罕稀罕!”本来已经趴下的来来又一跃而起,敏捷地小跑着跟了过去……来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能听懂别人叫,至于怎么回应,就看自己的心情了!

来来爱清洁,它喝的水每天要换新的,不然就朝你“喵喵”地叫,再不给换,就一跃奔卫生间的洗漱盆儿去了,蹲坐在洗漱台上,一边看着水龙头一边不忘“喵喵”地威胁主人赶快给它换水,不然就喝洗漱水了哈!它爱干净,每次在猫砂房方便完毕,都不忘用脚扒猫砂把粪便掩盖好,然后出来添拭小爪子,还会用爪子像人洗脸一样的擦拭脸眼。

来来每天上午都会找个有阳光照着的地方,蜷成一个毛茸茸的大黑团子,睡得昏天黑地。有时看着它可爱的睡姿,轻轻地过去摸摸它白白的爪子粉粉嫩嫩的爪垫儿,它会把眼睛睁开一条缝儿瞄一眼,如果感觉安全还会继续睡,有时正好也睡饱了,被你长拖拖的揽抱起来,它会挣脱你的手,身子后拱,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侧头再看你时,眼神儿明显清明起来了。

来来还很贪嘴挑食,我们吃饭它总绕着桌子喵喵地叫着,要着。扔给它的,都要伸头闻一闻,喜欢吃的,就抬头看你一眼,低头儒雅地吃掉,不喜欢吃的,它闻过会喵喵的给你个不对它口味的交代。大概是所有的猫都这个样子吧?!

活了近半个世纪了,万万没想到还能这样儿的接触猫。这要感谢女儿。也要感谢来来,它让我不再抵触猫,害怕猫。现在应该是有点儿喜欢猫了,准确的说是喜欢来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对猫,由排斥到接纳到喜欢是一个过程。人与小动物的和谐相处,表现的是一种人类的大爱。作者以自己与小猫“来来”相处的具体过程,揭示了这样的道理。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