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让小说回到故事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2740 发表:2022-01-17 12:29:19 闪星:9

  《夏花丘山》是驻站作者深山愚翁的长篇小说,以讲故事作为主要叙述方式的乡土小说,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讲述了发生在几个同龄人间的求学故事、创业故事、婚恋故事。其间有快乐的求学过程,也有艰难的创业经历;有美好的爱情故事,也有纯真的友情;有无法解释的误会,也有谜一样的逃避。 

  福斯特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备的最高要素。”深山愚翁专业虽为历史,但他或许知道这一小说创作原则,因此处女作《夏花丘山》,就讲述了许多小故事,而这些小故事又形成一个大故事。  

                              一  农村青年奋斗大故事

  《夏花丘山》是一部描述农村青年奋斗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部农村青年的成长故事。小说采用双线叙述,主线与副线时而齐头并进,时而交叉叙述。主线讲述主角儿“我”的成长经历,“我”原预备扎根农村做一辈子农民,但鬼差神使,却因承包煤矿成功继而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副线叙述“我”的小伙伴们的成长轨迹:刘家兄弟中,哥哥红兵,小学毕业后当了铁匠,弟弟红学当过兵,做过治保主任,开过煤矿,最后却惨遭失败。王星农因赶骡车致残,但身残志坚,通过自学成为远近有名的雕刻家;大学毕业的张五工,当教师做乡党委书记,因受“我”牵连降职,潜心写作成为较有名气的作家;小说中唯一的女性金雪莲,曾经富甲一时却婚姻不幸,最后客死他乡。 

  山中出秀才,山中也出人才,比如作家、比如干部、比如雕塑家、比如企业家等。小说中,这群五十年代出生在山沟的年轻人,他们经历了磕绊、碰撞、退缩、试探、冒险后,都走出了大山,幸?还是不幸?作者用生花妙笔讲述了乡村青年的人生故事。

                             二    二爷爷打架故事

  小说开篇不是直奔故事,而是叙述作者儿时与爷爷生活的场景,这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序言中发小奋斗的故事,在这里被暂时搁置,村里的老人、老人嘴里的二爷爷,把读者的阅读视野引向遥远的过去,跟着作者的叙述,读者知晓了那个远近闻名的故事:“我”的二爷爷有高超的武术功底,而另一武术高手陈强的武功也远近有名,他俩原本没有芥蒂,但分别被石头寨与李家寨邀请,为两寨之间的一桩人事纠纷做调停。在调解当天,两人不约而同地摸黑起床,并前后脚到了两寨必经之地铁娃庙。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几步开外谁也认不出谁。习武之人的防范心理,使得二人刚一见面,就大打出手,最终年迈的二爷失手杀死了年轻力壮的陈强。这故事似乎成了古语“月黑杀人夜”的佐证。

  那么,这个故事在小说中的作用何在?是否有画蛇添足之嫌?当你在小说结尾处,看到作者的资助对象是陈浩,而陈浩竟是当年被二爷误伤的壮汉——陈强后人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不仅有巧合、因果,还隐藏着作者的创作寓意:虽远离现代文明,但身处乡野的小村民众,既尚武重义也行侠仗义,更明白“父债子偿”的基本道理。作者既用这故事,讲述着民间朴素的生活方式、生存哲学,也用二爷爷杀人和“我”还债的故事,诠释了乡村的民间文化律例。从这个角度看,这又成为一个村落变化的故事,或许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村落的发展史。 

  总之,二爷爷的故事是一个有头有尾完整的故事,属于古典小说的结构方式。

                        三  儿童求学故事

  小说在第三章才开始年轻人奋斗故事的叙述,按照成长过程,作者从童年说起,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童年故事。

  对于适龄儿童来说,八岁就须入学读书。“我”和疯玩的伙伴,被母亲们押着,极不情愿的走到作为教室的窑洞。上学、报到,原本严肃的事件,却因“二狗、黑蛋、皮娃”这些乡野气息很浓的乳名,没了学究气而多了趣味性。而由老师给学生起名儿的细节,展示了乡村母亲没文化的现实与望子成龙的朴素心里。一个人的名子,包含着家族的代际成分,也蕴含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因此家长起名是慎之又慎的。但在那偏僻的小村,在那个惟长官意志是从的年代,将要伴随他们一生的名字,却被没文化的治保主任一句话决定了。他随便拿起一张旧报,随便指出几个字,这些字便成为入学新生的姓名。于是小说人物就有了极富时代特色的“红兵、红学、学军、星农”,这不免令人唏嘘感慨。

  如果说起名字的趣事,令人在唏嘘感慨中,涌起对那个年代母亲、孩子的爱怜,那么学军买石板的经历,则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经历的眷念。要上学了,学军随母亲去供销社购买学习用具,他拿着那个时代常见的石板,小心翼翼捧着,轻轻抚摸着,悄悄用鼻子闻着石头特有的香味。作者用外在的动作描写,还原出学军拥有石板时的行为心理和激动欣喜,展示出小学生的童真童趣。

  文中“我”即学军,是小说叙述人,作为叙述者,他时而使用 “学军” 叙述故事,时而起用叙述者“我”追忆往事,这交替出现的叙述方式,使得作者时而是少年时期的学军,成为故事亲历者;时而是成年之后讲故事的“我”,成为故事讲述人。这样不仅拓展了故事空间,还增加了故事的时代感和可读性。而对供销社防盗设施森严却发生偷窃事件的叙述,还原了那时房屋的构造,使故事轻松愉悦的同时,又有了某种讽刺意味。

  求学故事中,令读者感觉新奇的当属“复式教学”。与普通全日制小学不同,这里一个教室坐着三个年级的学生,一个老师先教一年级读a、o、e,后教三年级念课文,这让低年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可与常受表扬的雪莲比,“我”和刘家兄弟常挨批评,“我”没学会拼音,却听会了高年级的课文内容。这就是五六十年代乡村常见的复式教学,它反映了乡村教育中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从侧面还原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滞后。当然,作者无意批评,他只是为当年的复式教学留下一个可供参考的资料。

  求学故事中还有雪莲的转学、星农的辍学、学军与红学去外村读初中等故事。值得提及的还有皮蛙偷玉米的故事,作者用轻松诙谐的语言设置故事,构建情节,使用对话,使这起由偷盗引发的故事,变成滑稽又心酸的乌龙事件。

                   四 青年创业故事 

  众多故事中,还有红兵、学军的创业故事。小说中的红兵,当过兵做过村治保主任,这经历使他有了异于常人的人生理想,也具备了早期创业者的个人胆识,比如招揽外地人私自开采小煤窑,比如借他人之手承包小煤窑,比如将巨额外债转嫁别人,又如迎娶村花金雪莲等。表面看去,刘红学就是人生赢家,有日进斗金的煤窑,有宽敞明亮的住宅,出入必坐小汽车,进出必有美女相伴。古人说,福兮祸相伴。就在他人生处于顶峰之时,因为贪大、安全、矿难、女人等原因,红学破产了,除了荒凉的院子、巨额的外债,他一无所有了。而自私狡猾的他,又将债务转嫁给新生老伯的傻儿子木娃。红学的创业经历了开始期的艰难,辉煌时的嚣张,失败时的走投无路。红学创业及失败的经历,是八、九十年代之交无数创业人士的缩影,他的经历揭示了国人急于致富和暴富之后自我膨胀的客观现象,作者设置这一人物与故事,大约是想阐释做人做事之道吧:做事要高调,做人须低调;凭本事吃饭,凭良心办事。

  与红学的创业故事不同,学军创业保持着稳打稳扎的办事风格。他先与朋友开办制砖厂,历经艰辛最终获得第一桶金。之后,承包红学废弃的煤矿,积极申办开采执照,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慎重的按照要求开采煤矿。承包了县煤窑的学军,与当年的刘红学一样忙碌,不同的是他吸取了红学的教训,事事谨慎小心,唯恐步红学后尘。发小张五工来到煤矿所在地桑木乡任乡党委书记,这如同给他增加取胜筹码。张五工大学毕业,当过老师做过秘书,因他过硬的业务能力,很快升任为乡党委书记。这次他临危受命:治理桑木乡非法小煤窑私挖乱采。新官张书记关停了许多无证小煤窑,而有开采手续、有安全保障的学军,瞬间成为刘红学之后第二任煤窑老板,一个成功的煤窑老板。争着前来挖煤的工人,排队拉煤的卡车,哗哗入账的金钱,使他很快成为方圆百里的成功人士。 

  与刘红学相比,学军无疑是成功的,是小说中值得褒奖和肯定的。那是否可以说,作者是贬红学扬学军呢?其实,作者创作的真正目的,是想告诉读者告诉后人,那些古老荒凉的大山,曾经有造福一方的储藏量惊人的煤矿,曾经有热闹非凡的开采场景。那些沉默的荒山、那些被现代人遗弃的大山,是真正的富山福地,是无数远走他乡人根之地魂之地。

                     五  女性婚恋故事

  婚恋故事也可以说是金雪莲的故事,与学军们一起上学一起走过童年的还有女生金雪莲。她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几个小伙伴暗恋的对象。雪莲聪明也很幸福,她有一个做队长的父亲,在小山村在小伙伴眼里,她是官二代富二代。作者用诸多细节叙述了雪莲优越的生活小故事,这使女角儿幸福美满的童年人人羡慕。然而,好景不长,雪莲父亲去世了,她的生活质量急转直下。家里的顶梁柱倒塌了,喜欢的男孩子残废了,她也从外村调回本村教书。从乡村教师到农村姑娘,雪莲很快转换了身份,她开始打柴、掏粪、挑水、背粮食。她婉拒乡亲们的帮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重胆。此后的雪莲仿佛走错轨道的火车,急速向着她无法掌控的方向驰去:她嫁人了,丈夫出轨,离婚了,再嫁了,与第二任丈夫闹别扭了。好不容易调整好心态、处理好家庭矛盾,生活事业渐渐走上正道,意外却降临了,雪莲出差客死他乡。

  作者说,金雪莲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好几个女人的故事合成的。是的,金雪莲是拼凑起来的人物,但她却是无数乡村少女、乡村女子的缩影,借助她,作者表达出对乡村女性努力拼搏的肯定和赞赏,表达出对她们人生经历的悲悯和同情。 

      作者在创作谈中多次说到“故事”一词,在他看来,自己创作的首先是故事。小说叙述者采用“我”作为故事讲述者,时而身处故事发展中,详细叙述学军求学、务农、办企业的过程,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农村青年努力上进的励志故事;时而又游离于故事之外,在讲述学军经历的同时,叙述其他人上学、做工、考大学、恋爱、结婚、创业故事,这使作品形成了两条故事线索。于是,小说就既有作者个人经历在内的自传色彩,又有他人成长历程的发生过程,做到了让小说回到故事。

  尽管作者强调“千万不要在我叙述的这些故事中,企图寻求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但实际上,小说中“人物名字,大多选择了当时报纸上的关键词、字,是一种时代的烙印”,而“故事中,有浸满汗水的奋斗,有深藏心底的爱情,有事与愿违的结局,变幻莫测的命运”,因而可以肯定的说,小说从一个侧面再现了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成长经过,成为一部乡村青年奋斗史,一部乡土气息浓郁的小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在概述了小说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用名言总评了深山愚翁的长篇小说《夏花丘山》就是让小说回到故事的典型范文和模范代表。之后引述了书中农村青年奋斗大故事、二爷爷打架故事、儿童求学故事、青年创业故事和女性婚恋故事五个小故事而形成了小说的创作者所讲述的乡村青年的人生大故事作为事实论据来讲道理进行论证,强调评论了小说的结构方式、创作手法、艺术特色、思想主题和故事所隐藏着作者的创作寓意等方面呈现了小说文学艺术的特征,从而全面系统的充分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归结全文,得出结论,强调了小说所反映的正确鲜明的有一定社会正能量的主题思想。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