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富阳
富阳地处江南,先秦时期,隶属吴越,史上著名的吴越之争就发生在这两个诸侯国。到了秦汉,她又归属会稽郡或者扬州直辖。那么所谓的江南,在历史也叫江东、江左或者江表。其中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里的江东,很显然不单指项羽老家宿迁,也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市全境。跟三国时期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地域区分没有什么两样。
历史上说,吴太祖孙权大皇帝开发江南,我想应该包括了富阳,我不知道孙权生前有没有来过富阳。在江南比较安定之时,带着他的随从,像清朝的康熙、乾隆一样微服私访,像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那样到地方考察。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像朱治、凌统、留赞、骆统、朱然、贺齐、董袭等都是浙江人,孙权招贤纳士、慰问官兵、抚恤百姓来浙江,或者经过杭州,去宁波或者金华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他不来富阳,没有到过富阳的原因也是很正常的。不是说不念家乡的好,也不是说他不想家乡不爱家乡,而是他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加上时局混乱的年代里,他没有太多的机会回家看看。他作为帝王,不仅要保护爱护自己的家乡,还要体恤到全天下的黎民百姓,关注到时局的变化,以防国家被更替。
一个军阀割据年代想要守住自己的江山也是不易的!战场上,你打我,我打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算孙权没有到过富阳,我相信孙权派他的随从一定到过富阳,因为我们要知道,孙权的开发江南,就包括了我们今天的富阳,否则连自己的家乡不开发,如何说开发江南呢?
孙权是富阳人,是家喻户晓的事,只要是读过历史(不管正史还是野史)的人都知道,孙权的父亲孙坚出生在富阳,因钱塘江边上智斗海盗一举成名,被朝廷重用,后逐步升迁指校尉、大将军什么的!孙坚亡后,在长兄孙策的带领下,脱离了袁术部队,到江东另谋职业,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基业来。像周瑜、鲁肃、张昭等兄弟二人也相继投到了孙策名下,不久孙策遇害身亡,孙权继任了父兄的基业,带领东吴使臣,江东的黎民百姓的打拼天下。此孙权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江东建稳根基,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听取鲁肃的建议,“巍强联蜀,蜀盛助巍”的策略。使得孙权的东吴可以延续六七十年,也是相当不易的事情。
在东吴之前,不,应该是三国之前,江南这地方被称作荒蛮之地,洼泽之地,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人被形容为短发纹身,被中原人称作为夷蛮。是一个人烟稀少没有被开发的荒蛮之地,到秦和两汉时期都是这样。直至孙权立国后,北方连年征战,南方相对安逸,北方的难民逃到了南方,落叶生根,孙权就是用这种方法留住了人才,留住了人口的留失,在古代,人口的多少,才是稳固江山的资本。而孙权也是开发江南的第一人,兴修水利,开通渠道,发展农业、手工业,与台湾、东南亚通商等促成经济的增长。特别到了两晋南北朝后,北边相继发生了八王之乱!淝水之战,五胡乱华,特别是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后,晋朝开始衰微,皇室南迁至建邺,史称东晋,这一段时期,是一个民族大混合时期,首先南北朝,至隋朝后,北方大量的士族难民涌入到江南,使得江南的发展在循序渐进中,有了一个新的突破,以至隋炀帝杨广凿通南北相通的京杭大运河,就更加方便了吴越地区对中原地区的贸易交流。使得江南更加受到当地文人的喜爱和驻留,更使得富阳这块宝地在这片江南的区域中熠熠生辉。
【编者按】文章在介绍了富阳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作用之后,重点的叙述描写了历史上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与江南宝地富阳剪不断的历史渊源关系,主要赞扬了孙权在富阳开发、兴盛和使得这块宝地在江南区域中熠熠生辉的永远流传、不可磨灭的贡献。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