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顶风冒雪歼美军
抗美援朝过去七十一年了,抗美援朝的故事我一直在听。我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大背景知道,很多普普通通的抗美援朝老兵的事我也知道。我的老舅爷是抗美援朝老兵,我朋友的大伯父是抗美援朝的烈士。我们村有位冻掉耳朵的老党员刘臣,他就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荣幸的是我也是一名党员,幸福的是我和他一起多次参加过党员学习和会议。他的耳朵就是抗美援朝时冻掉的,可他从来不说他都经历了什么。遗憾的是他老人家三年前去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今年上映的《跨过鸭绿江》《长津湖》,看得我是热泪横流。罗援将军在《百面战旗红》中又讲了一面战旗“新兴里战斗模范连”,模范连的战斗故事就是长津湖战役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我的写作欲又被激发出来了。我不会写读后感,更不懂评论,我就是想写一写,仅此而已。
一、东北的冬
雪是冬天的代名词。大雪纷飞是东北冬天的代名词。冬天的手很容易被冻僵。冻僵的手遇暖时那手逐渐增加疼痛感。我曾经不知道多少次遭过这个罪,那疼痛感赛针扎同猫咬。我说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前的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冬天在冷的前面加个更字。
辽宁省丹东市与朝鲜仅一江之隔。西伯利亚寒流同样席卷着朝鲜这片土地。积雪没膝,北风如刀似刃,正常温度是零下三十几度,最冷的时候气温降至零下四五十度。冻死的山鸡、野兔和鸟雀随处可见。农户人家夜里把猪啊、狗啊等都统统圈进屋里。猪狗天天夜里争着灶坑门处趴着。屋里的水缸时常冻绝底。
就是这样能冻死人的冬天,我国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冰天雪地里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一九五零年的十一月的朝鲜已经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个季节,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从东南沿海撤了下来。先不打老蒋了,奔赴朝鲜战场打老美。东南沿海的十一月可以看到开着的花,也可以采摘到树的绿叶,还可以脚踏柔软的青草。从东南沿海直奔到东北。古语说得好“救兵如救火”,二十七军急行军,忙得没来得及换冬装!就算行军打战有备用的军需但也万万不能抵御零下几十度的寒冷。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二十七军将士有思想准备。他们的心中只有朝鲜人民的安危,只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至于个人的生死荣辱都抛到脑后。二十七军这么做不是莽夫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
思想准备有了,但身体上的承受能力让他们失望。狂风暴雪让他们瑟瑟发抖,一股强过一股的寒流让他们举步维艰。冻坏耳鼻手脚的战士太多了,多得让我不敢形容,让读者不敢想象。当我想到冻坏手脚鼻耳的那种痛楚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又冷又饿又累又困的战士有的躺下后就没再起来!冻死冻伤的战士高达百分之三十。困难在我国军人面前就是能克服能战胜。我国军人永远都是找方法解决问题,绝不会拿困难当失败的理由。239团4连在这次战斗中,做的抵御风寒的方法是,自我增加热量和报团取暖。这做法都来源于身经百战的连长李昌言。他教战士们露营休息前怎么自我保护,休息时在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怎么彼此抱团取暖。别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常识,就是这些小常识在关键时刻能救人命,能自我积蓄力量。人力能不能胜天我不敢评说,但我敢说人的智慧能战胜自然环境。
二、慎初战,战必胜
骄兵必败,我国古代兵法早就明确了这一点。与我27军当面之敌的就是美国的骄兵,即美国步兵第7师第31加强步兵团。该团实际参战人员3100人,武器装备60或90火箭筒,57无后座力炮,60迫机炮,坦克22辆,每天还有8架次空中火力支援。该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率先攻入西伯利亚地区的。战功显赫,被当时美国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授“北极熊团旗”的部队。我第27军不占天时地利而且武器装备跟人家没法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军先有自知之明,而后在审时度势。兵家是扬长避短,27军239团2营营长张宗海深知此法。大人打孩子的胜负没有悬念,张宗海就利用这个现状做了具体分析:美军一是轻敌;二是狂傲自大;三是他们的重武器杀伤力虽然大但不容易夜行并且使用不灵活。我军就利用了物体的两面性,打蛇打七寸。我军传统是灵活多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分割灵活穿插,声东击西。
自以为高枕无忧的北极熊团,防御心不强。他们错误地估算天寒地冻,给中国自愿军一个胆子也不敢夜间行军,夜间突袭。我中国自愿军就充分利用了美国军的错误判断,打个美国军措手不及。短兵相接白刃之战,美国军的优势武器装备没有用武之地。这一仗看似冒险,其实这种打法能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游击战和运动战是我们军队的致胜法宝,也是我们军队化短为长的智慧。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击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是必然的。
新兴里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让美国人不敢置信,但又输得没脾气。美国人不懂兵贵神速的意思,但他们佩服人民志愿军的神兵天降。让北极熊团的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民志愿军是怎么来的?27军这支庞大的队伍是怎么做的隐蔽?副指挥官唐·费斯中校更是目瞪口呆。中国志愿军在他心里就是神。在衣不御寒、食不暖腹、武器装备远远不如美军的前提下能战胜美国的精锐之师,简直不可思议。惨败的美国北极熊团至死都不会明白。
三、胜战靠智,战胜知彼
成功靠的不是运气,任何一场战斗的胜利的取得都不存在任何侥幸。每次战斗的胜利一是靠指挥者的智慧,二是靠战士们的勇猛。2营营长足智多谋,指导员胆大心细。这二位接到命令后认真仔细查阅地图,分析地理地貌后再派能攻坚的4连深入敌军前沿,其目的就是做到知己知彼。
毛主席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略步骤首要就是熟悉地形后再做战略部署。我军将士得其精髓。4连所有干部战士为了更好的隐蔽和伪装,全都反穿棉衣,偷偷地顺着日本人挖矿时留下的窄轨铁路由新兴里自东向西潜入敌人前沿搜索侦察。侦察过程中彻底摸清位于丰江里入长津湖口东岸的新兴里地形。了解后需要做分析和部署。部署绝对是个高智慧活,因为这里面有精准的判断。4连长李昌言就是这次战斗中的精准判断人。通过分析判断后第一时间向营长汇报。一个有卓识远见的指挥官听汇报敢判断,还要大胆地下达命令和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2营长张宗海的指示:继续前进、查明情况、相机行动。这是命令又是战友间的高度信任。
4连长不辜负上级的信任,更不负战友们的支持。此次战斗采取的是穿插突袭战,4连用的是“挖心作战”的战术。以牺牲13人、负伤54人的较小代价,毙伤美国鬼子300人、俘虏9人、缴获榴弹炮12门及大批汽车物资。这次战斗中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之一是庄元东。这位31岁的指导员从战斗开始到他壮烈牺牲的三天里只吃了三个冻土豆。每次啃完几口冻土豆后就把冻土豆塞进怀里慢慢暖化一层然后再啃吃。他的牺牲成为了一种杀敌的动力,他的牺牲换来了30多个美国鬼子兵的命。
27军80师全军于11月28日6时全线出击,到12月2日凌晨4时结束。五天五夜的鏖战让北极熊团遭受没顶之灾。美国的精英部队,美国的骄傲从此在地球上抹掉了。3000多美国所谓的精英到我人民志愿军面前不堪一击。“北极熊团旗”被中国志愿军缴获,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这成为美帝失败的铁证,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铁证。
四、不朽的战斗,永恒的怀念
新兴里战斗是长津湖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27军80师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创造了战争奇迹。七十年前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飞虎山战役、清川江战役等战斗中,都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战胜严寒、克服饥饿、征服干渴的案例数不胜数。而今读到这些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时我心依旧激动,我依旧热泪奔流。
【编者按】1951年11月27日,东线美军进占长津湖附近地区。志愿军第9兵团抓住美军兵力分散的时机发起反击。担任进攻新兴里美军的是志愿军第27军80师。乘美军混乱之际,连长指挥部队直插美军榴弹炮阵地,将美军大部歼灭。至28日5时许,随后跟进的第238团一部已进至1100高地东侧。至此,预定任务已经达成,4连奉命撤出战斗。此次穿插作战,第 239团 4连以伤54名、亡13名的代价,毙伤美军300余人,俘9人,缴获电台3部,榴弹炮12门,美军第31团团旗1面。作者的评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层次清晰。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