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谁也改变不了谁

作者: 刘迁 点击:1616 发表:2021-11-16 05:46:33 闪星:1

  你看过电视剧《情满四合院》吗?它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发生在北京一个四合院里的平民百姓的生活变迁和社会百态的故事。很普通,很耐人寻味。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眼看就接近尾声了,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的发出了感慨——“唉!谁也改变不了谁呀!”

  然而,《情满四合院》毕竟不是我的作品,最后的结尾与我的想法却大相径庭。

  除夕的夜晚,大院里的人们聚在一起欢欢乐乐的吃年夜饭。已经饿晕了的许大茂满身是雪,坐靠在四合院门口。阎解放看到了他,让许大茂赶紧离开,不许他来搅和院子里喜气洋洋的过年的气氛。何雨柱敬酒的时候,闻知许大茂就在大院门口,立即跑出去看个究竟。虽然他们曾经是死对头,但是许大茂还是被扶进屋内,喂了饭,换了衣服,送去旅馆。正月初一一大早,何雨柱张罗给许大茂送饭,妻子秦淮茹说已经送去了。心地善良但口无遮拦的何雨柱去了旅馆,指责许大茂的自私,并且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时的许大茂,与先前判若两人,没有了怒骂,没有了吹胡子瞪眼,没有了咬牙切齿。因为他这次回来,是准备死在何雨柱面前谢罪的——他幡然醒悟了。何雨柱带着许大茂去了自己的酒楼,打算叫他给自己打下手学厨艺。在大院举行的“批斗会”上,许大茂跪在母亲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结尾分明是在说,好人改变了坏人,宽宏大量战胜了自私自利,正义压倒了邪恶。

  这样的结局固然是圆满的,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符合主流意愿和时代精神,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剧作家表现正剧的基本手法。不过,在下总觉得这样的结局有些牵强附会,不是本剧发展脉络的一贯思想。明明是“谁也改变不了谁呀”,为什么冥顽不化的“对手”就被改变了呢?

  如果我是编剧的话,我一定会遵循“谁也改变不了谁”的基本原则,去发展故事,叙述故事,使故事的结尾让你得出“谁也改变不了谁”的结论。那怎么办呢?首先,我不会让许大茂在除夕之夜回到原来的四合院。依照他原来的德性,怎么会厚颜无耻的回来呢?更不会让他在何雨柱(绰号傻柱)面前“认输”,那样他不但会颜面扫地,而且今后还怎么趾高气扬?这是因为他的自私、何雨柱的宽厚和秦淮茹的仁慈都是一样的,是自身的骨子里的本质决定的。其次,他可以在别人面前改变自己,哪怕是受到与何雨柱谴责的一般无二,也可以接受,但就是不能在曾经的对手何雨柱面前“软下来”、“败下阵来”。从香港回来的娄晓娥想把何雨柱改变成有身份、有层次的“贵人”,期望全家得以团圆,尽管诱惑力很大,还施展了一点手段,又有儿子这层亲情关系,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为什么呢?这就是我要阐明的观点——“谁也改变不了谁”——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人的善恶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想改变谁就可以如愿的。有时,表面上看似乎改变了,但骨子里却依然在打着另一番的“小九九”——表里不一定如一。表面的改变只不过是一种饰物而已。

  本剧的男主人公何雨柱为人实在善良,重大义,孝顺,身怀一技之长。他虽然总是大嗓门吼来吼去,但却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可以说,何雨柱傻得可爱,让人同情,让人赞成、佩服,所以说这个傻柱就是四合院里的一个大嗓门的“刀子嘴”雷锋。雷锋是毛泽东年代用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来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忠实的积极的实践者,也是那个年代共产主义思想和奉行者的典型代表。雷锋的所作所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实在不能理解,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代沟”的一种表现。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八个字,我看就可以基本概括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质。专门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争得利益,这不是傻子吗?这肯定是一个缺心眼的傻子。然而,雷锋就说过,“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剧中的何雨柱也是这样的傻子,与处处私利第一、时时只为自己着想的许大茂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这两种思想,这两种人,是格格不入的,是水火不同炉的,怎么会一个改变了另一个呢?在那个年代,这种改变也许是存在的,也可能是大量的。我们分析问题,要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要是今天,又会如何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中国人越来越“奸”了,傻子越来越少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在报刊上著文说“雷锋出国”了。他是定居呀?还是旅游呢?反正没有听说回来过。我们说,只有雷锋、何雨柱、秦淮茹这样的“傻子”多起来,才有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如果天天一味地叫喊“我要富”、“我先富”,私利思想就会越来越严重,人的私欲本质就会极度膨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就是一句假话、谎话、空话了。现在,年年有学雷锋活动月,喊学雷锋的口号不可谓不响,但是在我看来,那只是对雷锋精神的亵渎。

  本剧的女主人公秦淮茹是善良、正义、大公无私的象征。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靠自己一个人养活三个孩子和婆婆,实在艰难。“一大爷”默默的帮助她,何雨柱经常救济她,曾经被婆婆和他人怀疑为心怀叵测,甚至说他们的闲话。她与后来的丈夫何雨柱是一对雷锋式的人物,曾被孩子说成是“雷锋他姐”,这正是那个年代应有的。因为,那个年代纯真的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气氛十分浓厚,而且没有什么“掺杂使假”,正是学习雷锋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年代,也是雷锋辈出的年代。

  基于以上的分析,许大茂被人家改变了,不大符合历史的实际。把许大茂塑造成一个死不悔改的、顽固不化的、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的自私自利者,倒是符合社会现实的。因为那个年代结束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篇剧评就着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的结局,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万物纷杂的大千世界,谁也改变不了谁。“山河易改秉性难移”,“性相近,习相远”。作者褒贬有别,赞毁有度。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