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电石灯的记忆

作者: 深山愚翁 点击:1826 发表:2021-11-02 09:23:04 闪星:4

人的记忆是非常奇怪的,有些事情本来想竭力地记住,却瞬间忘却,而有些不经意间触碰的事,却在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后,过去的那些事情总会历历重现。

我对电石灯的记忆就是这样。

今年暑天,为了躲避临汾城区火炉般的炙烤,我又回到了久别的山村。真是奇怪,一旦进入这片绿色的海洋,目睹这片高低起伏的绿色山川,我就会感觉到异常的惬意与兴奋。困倦、忧虑、无聊与烦闷,就会被那些悦耳醉心的鸟鸣声迅速地清零。大脑如同被大雨洗过的山峦,格外清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我倍感亲切,以至于,对我狂吠的小狗,我也报之以笑容。

夏季的山村,是天然的避暑圣地。这不,刚进家门,窑洞里那种久违的阴凉,还一时没法适应。我正想寻找一件衣服披在肩上,我的一位发小就来到面前。

“哎呀,东边院子里的一间房子,在昨天的暴雨中倒塌啦。”他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

“走,去看看吧。”我顺手披上那件外套,随他而去。

雨后的晴天,阳光炽烈。走出窑洞,有一种刺目眩晕的幻觉。我把手搭在眉骨上面,用几个手指遮挡着阳光。

东边这座院落我好久没有来过啦,这里的荒草发疯似的往上猛窜,似乎要越过房顶,去追赶远去的云朵。

进入大院右拐,我即刻看到,在一片蒿草中散落着一堆残砖败瓦;几根木头斜靠着墙壁,一头扎入废墟之中,另一头磕着墙角,露出了崭新的断茬。有几只黄蜂围着新木茬“嗡嗡”地直叫。与我同行的发小弯腰起身,在废墟中捡起一个圆圆的东西,看了一眼又随手扔入被砖瓦压倒的草丛中。我也低头捡起那个东西,看了看,随手拍了一个照片,再次把它扔入废墟之中。

我觉得,这房屋还有继续倒塌的可能,于是招呼着他,迅速离开。

本来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翻阅手机的照片,又看到那个我拾而又扔的东西。随即,把它上传到网上。许多网友好奇,围观,但好多人不知道其为何物。这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并有了拙笔叙之的想法。

粗看这个废弃的物件,由上下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筒组成。中间靠一个螺母形的构件连接。下面的圆铁筒大一些,侧面焊接着一个子弹头似的东西。不错,它就是一个子弹头。不过,把子弹头里面的锡铁熔化了,在子弹头的顶尖处锉开了一个小小的洞;上面的那个圆铁筒小一些,顶部有一个把儿,其实它是一个活动的水塞儿;再进一步说吧,下面的铁筒是存放“电石”的,上面的铁筒是“水箱”。这样,水与电石相遇就会产生一种气体,也就是化学术语中的乙炔吧。当时的人们就是将这种气体点燃来照明的。可以用上面“水塞儿”控制灯火的明暗。

当地的人们把这种灯,称作“电石灯”。

当时我所在的山村附近有一座铁厂。铁厂的焊接工作,需要乙炔,所以,老百姓就地取材“发明”了电石灯。这可能是从煤油灯到电灯的过渡时期的一种照明灯具吧。这种灯的出现,一度给山村的人们带来欣喜。想一想也是,在那弱如豆火的煤油灯时代,电石灯的亮光如同刺破黑夜的亮剑,能不让人产生满足的感觉吗?

在我的记忆里。山村人们照明,用过许多灯。最早是“食油灯”,就是在一个生铁铸造的铁腕子里放一些食用油,在食用油里放一根棉花或者麻绳“捻子”,当地人称其为“灯碗子”。除非特别需要,人们一般不舍得点燃“灯碗子”。可想而知,在如此缺衣少食的年代,谁家舍得把食用油烧了呢?后来,有了煤油,当地人称作“洋油”或者“石油”,由此而生产出许多种类的灯盏。有老百姓自造的“墨水瓶灯”。它是在一个废弃的墨水瓶口上,盖一个圆形的铁片,铁片的中间插着一根铁制的细管;细管中间穿过一根纸质的“捻子”。还有一些工厂生产的“罩子灯”“马灯”,或者瓷窑厂烧制的“灯葫芦”等。为了省油,普通百姓家里常用的是自制的“小煤油灯”,只有办公场所才用“罩子灯”,而马灯则是夜行的照明工具,类似于今天的手电筒。至于“灯葫芦”,那是下煤窑使用的灯具,相当于今天的矿灯吧。

我还清楚地记得,山上还有一部分人用“明柴”照明。“明柴”是山上的一种灌木,木质较硬且有油性,是浅黄色的。村民们把这种灌木砍回,砸碎,晾干,在黑夜的时候就用此照明。特别是一些爱抽烟的人,“明柴”可是必备之物……

如今,电灯早已不是稀罕之物,用电照明已经成为常态,有的地方还使用了太阳能、沼气等照明灯具。每天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天上星星缀满夜幕,地上到处是璀璨的灯火。尽管如此,但那过往岁月的灯火,始终在梦的长河里亮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时光流逝,睹旧景而思绪翻滚,文章通过一次故地重游的睹物念旧, 对故景故物的特殊感情而引发的回忆性及浓的一次描摹,怀旧而又不仅仅停留在对旧事物的回顾之中,而是新旧对比,让人在阅读中领略到时代的飞跃发展。推荐阅读,编辑:暗香盈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