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宋词》之七十三 桂树——有三秋桂子
桂树不好写,不说它的生物特性,就是它的文化特性就够你研究个十天半月的。
至于桂树分肉桂和桂花树两种就不说了,咱就单刀直入,单提桂花树,因为历代诗文里提到的桂花、桂子都是桂花树,且不论那个品种的桂花,反正是桂花不是肉桂。
桂树是木犀科木犀属的常绿阔叶乔木,它的枝叶不香,就是花香,花开了,香气迷人,令人沉醉。
“吴刚捧出桂花酒”的故事也不提了,知道的多,不知道的少。要提的是最早在诗中提桂花的屈原,再屈子眼里桂花当然是“香草”,他的诗里桂树多极了。
随便拣几句芬芳一会吧的,桂树散发的芬芳。
《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桂花一路芳香就到了唐朝,就选一首写到桂花的,要给宋词的桂花留下地方,那时的桂花也香呢。
就选我喜欢的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夜晚,无事,看到春桂花开又飘落,甚至能听到桂花掉落地上的声音。山里的夜太安静了,以至于明月升起都惊动了鸟儿,鸟儿不时鸣叫表达自己的态度,清脆的叫声在春天的涧水中回荡。
知道为什么选王维了吧,清新、干净、舒服。
这就到宋朝吧,宋朝的桂花芳香四溢,到处乱飘香。我脚踏祥云慢慢选,就选中了柳永的《望海潮》,那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下就迷倒了我。再有就是严蕊的《鹊桥仙》“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不是因为她的桂花写的好,而是她不同寻常的经历,诸君一会便知。至于刘敞的《清平乐》“小山丛桂,最有留人意”。黄庭坚的《洞仙歌》“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等等,暂时隐去,他们出场的时候多呢。
先看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片写杭州风景优美,市井繁华,江面宽阔,卷起千堆雪,总之,一片胜景。
下片写湖水山川美不胜收,重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还不够,还有采菱姑娘,钓鱼老翁,舞台歌榭,买醉欢笑,应有尽有,不信你自己来看看,迷死人不偿命的人间天堂。
这是为杭州做了最美的广告。桂花就是一景。没有桂花的杭州一定少了香魂。
再看严蕊的《鹊桥仙》。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先讲严蕊的故事,她有名是因为和南宋大儒朱熹的一段公案。
南宋台州知府唐仲有为歌妓严蕊等四人落籍。朱熹正巡行台州,他俩观点不合,朱熹就连上六疏弹劾唐,内容就说到唐和严蕊有“风化之罪”。同时把严蕊抓起来严刑逼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但是人家严蕊宁死不从,义正词严回答:“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保护了为她赎身的唐仲有。
此事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宋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把朱熹调离,同时放了严蕊,问她出去怎么办,歌妓严蕊以词答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从良后,被赵宋宗室纳为妾,也算是有了较好的归宿。
当然历史也有传说,是朱熹和唐仲有争色艺才俱佳的严蕊,没争过,于是就公报私仇陷害唐仲有。不论怎样,这件事朱熹被严重打脸,严蕊却以歌妓的微贱赢得高名。
现在可以说她写到的桂花词了,诸君也理解为什么要选她的原因了吧?我真是用心良苦啊。
梧桐树刚开始落叶,正是桂花吐芳的时节。湖水里荷花也有些凋谢,正是七夕,姑娘们在合欢楼穿针引线忙绣荷包,此时明月高挂,看着忙碌的女子。
蜘蛛在忙,为恋人们搭桥的喜鹊却慵懒,牛郎不耕田,织女不织布,岂不是“假大空的”千古佳话?人间七夕须一年,可天上不过是隔夜而已,哪里像人间的恋人们如此强烈的期待相会。
写的好新颖,把女子想和心中恋人相见的期许都幻化在合欢楼的穿针引线中。加上桂花吐芳,实在令人遐思。此桂花香的高洁明朗又甜蜜。
【编者按】桂诗万代,皆因桂香千里。历代文人莫不喜之。屈原咏之,王维歌之。宋代骚客,更有甚者。风流才子柳永“三秋桂子”,欲狂欲颠;艺才俱佳的严蕊“桂花才吐”,不卑不亢。桂也贵也!推荐阅读。编辑: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