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闲无堂 延寿历史钩沉 (二)

作者: 萧索 点击:2077 发表:2021-10-24 05:27:46 闪星:1

民国十一年(1922),是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混成旅旅长张学良出任旅长以来最为得意的一年。他曾率队马踏三江平原,在佳木斯一举将攻进该城的江东、爱国、天照应等大股马队胡子驱出三江,使其遁进深山老林之中。接着又在哈东重镇--同宾县黑龙宫重创了“闯王队”;并二到同宾县板石河,几乎全歼了盘踞生、聚两社地面的庄稼人队。此时,已班师回旅一面坡。且不说是犒赏三军将士,却也是人欢马跃。老帅张作霖更是喜上眉梢,通令嘉奖卫队上下,同时拟令张旅不久将挥师调军征蒙。

但是,同宾县又发来告急文书。

原来,入秋以来,大青川内崇山峻岭之中又出现一批占山为王,起局报号的胡子队头。他们当中以平东队最为强大。在这个宾州、同宾交界的大山里,平东又同双辫、打一面、老来好等股匪勾结在一起,聚众千人。每当从一村一屯走过,浩浩荡荡,虽不抢平民百姓,但偷鸡摸鸭,杀猪宰羊,摊下一顿便饭,也使普通农家小户难以招架。而且还有惯例:胡子过后,驻军便以打胡子为名,到处“剿匪”。这些兵奸淫抢掠,无恶不作,真乃不是胡匪,胜似胡匪。一旦稍有不顺,轻者打个皮开肉绽,重者杀头处死,割下耳朵,说成是打死的胡子!兴隆镇(今青川乡所在地)驻有姓孟的连长及他手下一个连。就是这帮家伙,实际上,孟连官兵和胡子本来就串通一气,地地道道兵匪不分。大青川内那些地主老财、乡绅大户也深得孟连庇护,有的小户为躲胡匪,早以逃之夭夭了,剩下的就只有那些百姓。

同宾知事邓东山,对大青川情况早有所闻,但苦无良策。他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便暗中召集进城的乡绅大户,令其到省城各处大造舆论:大青川内发生民变!他又行文上报:声称,大青川已成为胡子天下,居然有人聚众造反!

张学良接到的就是这样的告急文书。

张学良两次延寿之行已声威大震。他想,偌大三江大地,军令所到之处,胡匪闻风丧胆,然而,同宾县大青川,竟敢有人要引发兵变,真是太岁头上动土--找死。他电告父帅张作霖,暂缓西征,自带500官兵奔赴同宾。到县城后,把司令部设在信义诚烧锅院内。

时值金秋八月,寒霜落叶,秋气肃然。张学良白衣白马,跃马扬鞭,年轻自信,举手投足,潇潇洒洒。他自任卫队混成旅长以来,千里东征,尚属首次,但不说是马踏三江,还是两次兵临同宾,都是所向披靡。岂料,就他两次到过的区区同宾,竟然有人胆大妄为,惑众“民变”!他怒火中烧:东北三省不容列强染指,不准有人反对他们父帅张作霖,他决定给点颜色看看,以儆效尤。因此,他坐镇同宾司令部,第一道命令即速建清乡局,接着调兵遣将,选择路线向大青川进军。

旧历八月廿四日,张学良先头部队经横头山,西亮珠河进入大青川。在金小铺遭到平东队的狙击,张旅士兵一下阵亡18人!张学良怒不可遏,发誓血洗大青川。于是改常油坊为进军路线,调炮兵以虎圈山为阵地,要排炮轰柳树河两岸村舍。

张学良登上虎圈山,他举起望远镜,整个大青川尽收眼底。田野上,刚割倒的庄稼,整整齐齐堆在那里;未割倒的,在阳光照耀下,一片金黄,村屯里,炊烟袅袅。他又向大路望去,镜头里出现男女老少,扶老携幼,携壶担担,从农舍中走出……张学良迟疑了,他派出士兵去探听究竟,没想到,百姓一见张旅士兵蜂拥而至,送茶送水,哭诉所遭灾难。

张学良明白了,他的满腔怒火一下转到县署当局谎报军情上。他下令进军大青川,务要清除匪患,以解民众之苦。

胡子平东自恃人多,又有同伙助战,开始没把张旅放在眼里,用群蚁之术,向张旅反击。两下交火后,张学良命发炮轰击,整个大青川,炮声隆隆,喊声震天。对峙焦点,仍以金小铺为中心,双方从过午一直打到晚上掌灯。平东队始觉力量难支,且战且走,最后在大青川北垛子通地方,进了张旅早已设下的埋伏,胡子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平东只率少数亲信杀出血路,突围而逃,甚余死伤、投降不计其数。

张学良回到县城司令部,将知事邓东山、驻军营长刘顺和、兴隆镇孟连长叫到司令部。张学良怒发冲冠,当众宣布:县知事邓东山,营长刘顺和及手下孟连长治政、治军不利,欺上害民,撤职查办。

至今,在延寿还流传:“张学良三到延寿县,一下罢了三个官。”这一天是1922年10月15日,民国十一年农历八月廿五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延寿这个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传统,整理轶情往事,钓沉经年历史,发扬优秀传统,弘扬宝贵精神,是每位有责任心的人的夙愿。作者不辞辛苦翻阅资料走访调查,得来的极有价值。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