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独游乐

作者: 平常心 点击:775 发表:2021-09-03 15:07:48 闪星:1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按照历来的说法,当然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因为这是亚圣孟子的观点。其实这句话孟老夫子是借音乐欣赏来教导执政者应与民同乐,以获得民心拥护的治国道理。主要还是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所说。如果撇开政治和道德层面,纯粹从心理学和美学的层面来谈音乐欣赏,应该还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比较符合实际。在一片热烈的谈笑风生中欣赏音乐,只有高兴的氛围,难有陶醉和愉悦的的心境。外在气氛之乐当然不如内心情感之乐。同理,外出旅游途中的游山玩水,应该还是“众游乐”不如“独游乐”。

  不管是听音乐,还是赏美景,都是对美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内心的体验。需要的是安静,想象、感悟及心灵的交流和体验。这种交流和体验只能通过听觉和视觉,把声音和景观反映到大脑,从而引起激动、兴奋、幸福、放松、快乐等一系列的心理反映。这些都只能在不受外在任何信息所干扰的环境中才能充分感受。只有沉浸在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之中,才能尽情地捕捉和获取各种美轮美奂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独游的乐趣在于欣赏,更在于自由。“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可以摆脱一切羁绊与约束。既可以让灵魂纵情放飞,又可以使身心绝对自由。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然而只要有另外的人在一起,约束就不可避免。不管是头戴小红帽,跟随小红旗鱼贯前行的组团游,还是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的自助游,各种成文的规定和不成文的约定都会随时提醒你,想停的地方不能停,想看的地方不能看,有时真的好扫兴、“煞风景”。而独游则是可以不受任何的干扰和约束。自己主宰一切,想走就走:快慢随性,远近由心,景引人随,信马由缰;想停则停:或欣赏,或休息,或“长啸”,或发呆。一切都不需要讨论,也不需要表决,不必勉强谁,也不必迁就谁。日常衣食行住你大可以放浪形骸,率性恣意。不须顾虑衣冠不整被朋友嘲笑,也不必担心举止不雅受家人叨絮。真的是悠哉!游哉!乐哉!

  独游的乐趣就是自由,当然自由的代价就是孤独。对寂寞、无聊、无助的担心以及对沿途未知的恐惧往往都是人们反对独游的理由。认为一个快乐,与人交流分享就是两个快乐;一个困难,与人协手分担则只有半个困难。这句话后半句有道理,前半句未必然。途中客店闲暇,志趣相投者,抵足相谈,把酒言欢,确是一乐;然道同“志”不合者,与之强说“新词”,味同嚼蜡,实在苦煞。用周国平的话说:“很多场合,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意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比较起来,这样的交流我倒是愿选择孤独。其实孤独并非全是坏事,孤独使人宁静,孤独使人思考。人们许多思想火花和灵感都是在孤独中产生。况且,只要一卷在手,就可以任意选择与古今大家和睿智者随意聊天,怎会“无聊”?至于沿途的困难和艰险虽然不可避免,但无人分担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可怕,现如今交通、通讯如此发达,救助的渠道很多。其实只要小心一点,一切都会平安无事。 

  其实把“单独”说成孤独并不准确,独游并非无伴,往下来可以与书籍为伴,行走中以大自然为伴。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是具有灵性的活体。作客山水,造访自然,其中快乐不仅在于单向欣赏,也在于双向交流。只要你付出你的关爱、热情和赞赏,就会得到大自然热情的回报。你给他一个欢呼,他会给你一个笑脸;你给他一个飞吻,他会还你一个拥抱。这是爱的回馈,是“灵”的交融。辛弃疾词中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此所谓灵犀相通,心心相印。另一位大诗人徐志摩对对独游也是情有独钟,对大自然的“热情”同样“感同身受”。他呈现给读者的“康桥”就极富灵性,他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这就是康河。康河的千般“姿色”和万种风情就是他在独游中发现的。他在描写康桥的文中说:“单独”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现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美(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的机会,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故美景需要发现,发现需要“单独”。所以行走在大自然中,有情者不“孤”,有意者不“独”。有大自然为伴,足矣!

  我爱独游,尤爱徒步独游。既有自然天成的原始风光,又有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孤身飘泊,走乡过县,当然不可能全是良辰美景,也有风雨饥寒,也有奔波劳顿。其中滋味是苦是乐,关键在于情趣和心态。但凡世间之事,爱之所至,虽苦亦乐。农家日出而作,日暮而归,人皆谓苦,然陶公每天“带月荷锄归”,虽披星戴月,却乐在其中。同样,徒步独游虽奔波劳累,但个中乐趣,非“道”中人不可道也。古人大量羁旅诗写景生动传神,虽然也是行走在大自然中,但透出太多的愁苦和凄凉。原因在于他们不是仕途失意,就是怀才不遇,故只觉旅途之苦,难享独游之乐。“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芭蕉叶和雨都是无心的,是愁是喜,全在于听者的心境。人在旅途,同样的山水自然,同样的晓行夜宿,我从这些羁旅诗中,触“景”而生的是另一种情趣,诸如“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的“早行”,自己多有体验,都只是趣味满满,没有凄清之愁,也无漂泊之苦。同样,古道西风、枯藤老树、落日孤烟,荒郊野岭、古墓残碑,这些古人羁旅诗中苍凉愁苦的意象,自己虽然经常身临其境,但从未有过“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

  毎一种独特经历都会丰富人生,每一处新鲜环境都会带来惊喜。虽然每天都是辛劳奔波,但每天都有发现和收获,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就是独游——痛并快乐着!我爱独游!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文章由亚圣孟子的观点引出了本文议论的话题,进而引起下文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阐述了对独游乐的各种感受、体检和收获。作者不仅阐释了独游乐需要的安静,想象、感悟及心灵的交流和体验,而且还指出了独游的乐趣所在,尤其是强调了独游的自由乐趣,虽然避免不了孤独,但也享受了独游所蕴含的另辟新径的乐趣,从而更加表明作者唯爱独游,尤爱徒步独游的乐趣。卒章显志,作者赞美着痛苦并快乐的独游所带来的发现和收获,还有每天都不一样的感觉。因此 独游乐既收获了毎一种独特经历所增添的丰富人生,又享受了每一处新鲜环境所带来的惊喜。推荐阅读!编辑:攀登顶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