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红色印记一郭村保卫战

作者: 张红 点击:6585 发表:2021-08-05 11:06:01 闪星:3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不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而且还留下许多历代文人的足迹和墨宝。扬州不仅是座历史名城,而且还是一座红色的英雄城市。

       在扬州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有无数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为国家的民族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用鲜血曾经染红了这片土地。

       值此抗战胜利76周年之际,我重读了《百面战旗红》纪实文章,罗援将军谈铁血军魂染战旗,讲述“铁军”的英雄故事,感慨万千,回忆起81年前发在扬州江都新四军东进时的郭村保卫战。全国解放后,八一电影制制片厂还根据郭村保卫战的事例,改编成电影《东进序曲》。传承一个世纪,成为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剧目,让人看了热血沸腾。

     “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首由陈毅写的歌词,何士德谱曲的《新四军军歌》,诞生于1939年新四军成立之际。这首《新四军军歌》唱出了新四军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东进,东进!深入敌后,开创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的胜利。

       新四军坚决执行“东进”指示,在陈毅、粟裕等率领下,向北发展,向东作战,挺进敌后,在华中敌后不断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高潮,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都,是新四军渡江北上“桥头堡”,是新四军进入苏北东进抗日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是东进之源。著名的郭村保卫战在既“打”又“和”、以“打”促“和”取得政治军事双胜利的战略决策下展开,由此拉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被誉为“东进序曲”,从而载入了我党我军光辉的历史史册。

       郭村保卫战在新四军东进历史上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是奠定新四军是否能在华中站住脚和抗战领导地位的关键之战。

       当年陈毅同志指出:“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郭村,才有黄桥。”叶飞同志认为:“没有郭村保卫战的胜利,就没有黄桥决战的胜利”。

      1940年6月28日至7月4日,被称为“东进序曲”的郭村保卫战在江都郭村打响。新四军挺进纵队在陈毅司令员的指挥下,坚决执行“东进”战略意图,军民同心,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的强势进攻。

        郭村,早在1928年就建立了江都县第一个党支部,群众基础好。

       抗战初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叶飞,管文蔚率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桥头阵地,在郭村休整。

       郭村处于日、伪、国民党韩德勤部地方实力派李长江、李明扬等“两李”三股势力的集结处。

      1940年6月28日,在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挑唆下,李长江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对驻扎在郭村休整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实行四面包围,轮番进攻。企图消灭新四军。

       在万分紧急关头,我新四军挺进纵队被迫在郭村进行自卫反击,坚守阵地,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新四军逐次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陶勇率领新四军苏皖支队奉命前来驰援郭村。李长江部中共地下党员王澄、陈玉生率部起义,使挺进纵队新四军转守为攻,化险为夷。经过内外夹击,歼灭李部三个团,李军全线溃退。

      7月3日,陈毅赶到郭村,命令部队次日攻克塘头,收兵于泰州城郊。

      郭村保卫战,历时8天,共歼国民党军3个整团,俘虏国民党军700余人(团长两人),缴获步枪6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战后,为争取李明扬、李长江部团结抗日,将俘虏700余人全部释放,并归还其部分枪械。

       郭村保卫战的胜利,是新四军以弱制强,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奏响了新四军东进黄桥的序曲。经中央批准成立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由陈毅粟裕率领,高唱东进凯歌,高举东进旗帜,夺取黄桥决战最后胜利。与南下八路军会师,开辟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精神总是伴随着伟大的实践而诞生。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诞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样新四军东进抗日的伟大实践,也培育和铸就了伟大的“东进精神”。

      历史硝烟早已散去,战争的烽火早已熄灭。在江都大地上,由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东进精神”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 文章简述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为了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东进战略。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在郭村打了一场保卫战,打通了东进的道路。在华中的半塔保卫战之后,打响了郭村保卫战,还有后来的黄桥决战,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文章概述了战争的脉络,给读者以历史的启示。推荐阅读。编辑:宋同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