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八一】一座丰碑与一个城市

作者: 沙河小月 点击:2413 发表:2017-09-10 21:39:52 闪星:8

1505293452117407.jpg  

  “此树于杨春增烈士陵园建园(1962年8月)次年春天萌生,历经数十载春华秋落,由幼苗至为成树。据了解该树种为本地所仅见。每逢清明时节满树开出朵朵小白花,散发出淡淡清香,似在寄慰英魂。”

  站在春增纪念树下,繁茂的枝叶绿荫丛丛,刚刚下过一阵太阳雨,清洗的树叶更加青翠欲滴,枝丫间悬挂的一颗颗四角星的果实,绿莹莹的饱满着,似张张笑脸,随着微风舒展面庞。
  久久凝望这棵英雄树,久久静默,久久沉思。
  在此之前,从未想过一棵树与一个英雄有何渊源;这世间真是奇妙,充满着神秘与迷幻,尘世广袤的幽境里,有着多少人类未知的秘密?动物有灵,植物有情,人间存在的一切生灵皆有灵性,它们具有的情怀与境界,甚至超出人类情感。
  人应当怀有敬畏之心。我暗自低语。
  杨春增烈士陵园,位于沙河市区京广路西侧,紧邻沙河市火车站。是沙河人民为纪念自己的好儿子,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杨春增,由沙河县政府于1962年8月建立,其间历经多次重修和改造。陵园面积不大,园内苍松翠柏,绿草茵茵,苍郁中有鲜花盛开;杨春增烈士纪念塔矗立在陵园正门口,高七点五米,纯白色,由塔基,塔座,塔碑组成。纪念塔正面上方镶有一颗五角星,中间镶刻着“杨春增烈土永垂不朽”九个金色大字;塔座中间是“为了和平”浮雕,英雄高举手雷在战火硝烟中冲锋;塔座背面是杨春增烈士英雄事迹简介。陵园北面建有杨春增烈士纪念馆,珍藏着杨春增生前的用品,各种军功章,以及烈士生平事迹图片;东西两侧,翠柏丛中,碑林罗列。整个园内整洁,肃穆,安静,优美。
  凉风习习,秋意微浓。二次走进烈士陵园,心情安于沉静。少了昨日的浮躁与悲情,对园内整体构造习惯性“阅览”;对英雄的缅怀与追思之情,迫使我翻开那段历史,重现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杨春增,河北沙河市八里庄人,1929年5月12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给地主做雇工,母亲给人浆洗衣物,幼年的杨春增,自小就懂压迫的穷苦;8岁给地主放牛放羊,14岁在三王村煤矿给日本人挖煤;其间,蝗灾连着三年大旱,缺食少衣,杨春增随父母乞讨,流浪。苦难的童年培植了他坚毅的性格。
  1945年8月,沙河全县解放。杨春增怀着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报名参加了解放军;由于年龄小,个子矮,几番周折,三次体检,感动部队首长,批准入伍;之后随军南下,转战南北,先后参加过著名的汤阴,定陶,大别山,淮海,南京,襄樊和解放大西南,四川剿匪等战役;在战斗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怕流血牺牲,为保护首长和战友安全,多次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先后十多次荣立战功。


1505293744108009.jpeg  “勇降惊马”的英勇事迹,在沙河大地广为流传,历久不息。
  1946年十月,杨春增所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转战山东,与国民党驻山东的军队在鲁西南展开了激战。王家垓战役中,敌军的炮弹在指挥所附近爆炸,正待转移的一匹驮着机密文件的战马受惊,挣脱缰绳,撒腿向田野奔去;远处就是敌人的阵地,一旦战马被敌军擒获,后果不堪设想;时任通讯员的杨春增,自是晓得厉害,奋不顾身冲出指挥所,向惊马追去;十米,五米......敌人的炮弹在田野中穿梭,弹雾弥漫;杨春增凭借敏捷的身手,拼尽全身力气,追上惊马,死死勒住缰绳;马匹再致惊恐,扬起四蹄,驮着杨春增跑出七八里......文件被安全追回,杨春增遍体鳞伤。他的英勇无畏感动部队首长和战友,被授予“小英雄”称号。
  1948年1月,杨春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19岁。
  在之后的战役中,战地抢修电话线,智送情报,穿越封锁线,智歼残匪,故土投书......无一不体现杨春增英勇顽强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炮火的洗礼,让一个孩子成长为战士,杨春增的军事素质一步步提升,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在提高。他被任命为通讯排副排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两个月,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并越过三八线,轰炸我国边境,将战火引向中国。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杨春增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35师,也如全国军营官兵一样,决心书,请战书,雪片一样飞向连部,营部,团部,师部......
  1950年12月,在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刚刚胜利结束后,正在四川江津执行剿匪任务的杨春增所在部队35师,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从四川出发,在河北保定进行短暂休整,集训和改编,后奔赴朝鲜战场。
  列车途径河北沙河,杨春增望着窗外故乡的田野,想起几年未见的爹娘及兄妹,眼眶湿润了;窗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这里有他放牛的青草地,有他乞讨走过的路,有他充饥的榆树,有他解渴的沙河水。多想回家看看啊!杨春增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写给爹娘的信,含着热泪缓缓投出窗外。
  故土,亲人,血脉,根基。此时此刻,远隔半个多世纪的距离,我感受到这封家书的重量,它饱含着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1505293866448219.jpg  1951年3月,杨春增随师由辽宁宽甸河口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时任师部机要科通讯连骑兵排副排长。次年4月,杨春增要求到战斗部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35师二营八支队4连三排任副排长。在杨春增的带领下,三排在前沿执行阻击作战和小部队活动中荣立三等功。
  1952年8月,根据志愿军前线总指挥部命令,杨春增所在部队奉命在金城战役总攻之前,解决金城东南座守洞京畿守备师的任务。杨春增所在的四连在541阵地前潜伏了一昼后,与敌人激战20分钟,歼敌一个加强排,一举拿下541高地。541高地对面是敌人的主阵地--轿岩山,轿岩山下的公路,被敌人占领,是敌人运输粮弹的唯一通道。公路对面另一山头,是朝鲜人民军阵地。我军占领541高地,意味着切断敌人运输粮弹的咽喉,致其死亡。守住541高地,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杨春增积极请战,带领九班小部队坚守阵地。
  敌人不甘心失去这个咽喉重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扑,在敌机和炮火的狂轰乱炸下,战士伤亡惨重,增援部队由于受阻,一时上不来;通讯中断,无法与后方部队取得联系。面对敌人的疯狂,杨春增和九班战士沉着应战,严防死守,誓与阵地共存亡。连续战斗20多个小时,打退敌人13次进攻,歼敌200余名。一次次击退敌人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春增和卫生院牟元礼。敌人还在增援,机枪,炮弹,配合飞机轰炸,杨春增身负重伤,几度昏迷;苏醒之后,牟元礼为他包扎并拔下脚面的弹片。看着牺牲的战友们,两人化悲痛为力量,此时,弹药将尽,只剩几颗手榴弹和一颗高级手雷。望着山腰攀爬而上的敌人,杨春增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一本共产党章程和董存瑞连环画)递给卫生员牟元礼,命他速去带部队上来,自己坚守阵地。牟元礼走后,敌人已接近541高地,杨春增投下仅有的几颗手榴弹,前面的敌人呜呼哀哉。后面还未爬上来的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一片寂静之后,敌人发现山头只剩一人时,嚎叫着爬上来。只有一颗手雷了!杨春增镇静的拧开后壳,怒视扑上来的敌人,拔下保险针,与敌人同归于尽!
  杨春增同志壮烈牺牲,时年23岁。为了中朝人民的解放战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
  青山处处埋忠骨。杨春增烈士和所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共和国将士一样,长眠于朝鲜的土地上,他的墓地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志愿军烈士陵园,坐北朝南,永远隔江望着祖国的方向。
  烈士壮举世人敬颂,英雄业绩彪炳千秋。为了表彰杨春增的英勇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春增烈士“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杨春增烈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的最高荣誉。


1505293942120600.jpg  家乡人民不忘自己好儿子,在市中心建立《杨春增烈士陵园》,作为红色教育基地,铭记英雄,爱我中华。激励一代又一代沙河儿女,珍爱和平,建设更加美丽富强的祖国。
  碑林丛丛,英雄千古。杨春增生前所在部队首长李德生将军亲书《中朝英雄杨春增》纪念碑,鲁之沫将军写下《燕赵大地的光荣,沙河人民的骄傲》,战友牟元礼题词《抗美援朝精神万岁》,邢台市政协主席石玉春题词《弘扬杨春增烈士的伟大精神,把英雄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沙河市委书记王建国题词《浩然正气留千古,碧血丹心照万年》……

  一块石碑讲述一个故事,一位英雄映照一个时代,一棵树陪伴一颗忠魂,一个人怀念一种精神。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和平年代,英雄精神还剩下多少?继承先烈遗志,发扬英雄传统,是否流于一种口头形式?所谓的英雄精神内核,还有多少人去崇拜?挖掘?铭记?发扬?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英雄精神的内核,一棵树记得。
  春来开花,秋来结果,风雪无常,荫凉如昔。爱上一棵树的情怀。
  “这里每年都有修缮,时常有人前来吊唁,清明更是人众,杨春增是邢台沙河人民的骄傲,燕赵自古多义士,沙河是英雄城......”回头,山子何时跟进来,站在我身后,如是说。
  是啊,英雄的碑,英雄的城,英雄的儿女。抬头,看阳光穿过那片灰色的云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从景入笔,渐入主题,满目清新。从一棵英雄树开始,追溯英雄始末,抗美援朝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杨春增,是沙河人民为纪念自己的好儿子,为了纪念共和国英雄,家乡人民为杨春增建空冢并树碑立传。英雄生平令无数人感动,英雄千古,永世传承。推荐阅读。编辑:星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