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篇写在手术台上的论文

作者: 一言 点击:1103 发表:2021-05-13 09:16:22 闪星:3

摘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感谢党带给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开放的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山区医院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带来科学的春天,点燃我们一代人报效祖国、自学成才的梦。怀着对科学的向往与亊业的憧憬,我萌生提高业务素质,在学术上出成果的强烈愿望。可是,在条件、设备都十分简陋的基层医院,谈何容易呢?只当不负美好时光,夺回荒芜的岁月,追逐梦想,走吧!

      为开拓视野,启迪思维,我在废寝忘食加强基础理论自学的同时,尽可能阅读一些科研论著和专业文献,以指导实践,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探索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契合点……像历经久旱的土地,我多么期盼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啊!

       一个初春的早晨,终于迎来一场生死博弈,一场直面专业技能与敬业精神的严峻挑战。  

      那天刚上班,一个十多岁男孩紧急送来急诊室,他口吐白沬,喉头痰鸣,大汗淋漓,昏迷不醒。一问才知半小时前,因为父亲的几句训斥,他一口气喝下数倍于致死量的杀虫剂——有机磷农药DDV。他系家中三代独子,从小百般呵护与溺爱,养成他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天性。

      病情十分危急,我们立刻在一张长凳上为他插管洗胃,可是,饱餐后服毒,胃管屡被固体食物堵塞,毒物抽不出,洗胃液灌不进,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加强解毒、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滞留于胃中的毒物依然不断吸收,发酵。

      眼看孩子昏迷程度加深,颜面青紫,呼吸濒临停止,一旁的亲属们大声恸哭起来……

      怎么办?不立刻清除储存胃里的大量毒物,男孩就会死于不治,惟一办法是当机立断剖腹洗胃。但剖腹洗胃手术,我们仅在期刋杂志中偶见报道,教科书上根夲没有这方面的介绍,我们更缺乏手术的实战经验。

      好在亊物皆有共性,剖腹手术都有其相似之处,在生死攸关的紧急关头,我们实在顾不得多想多虑,面对病家对年幼生命的强烈渴望和期待眼神,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没等在手术同意书上履行完簽字手续,我们已在一张手术台上剖开男孩的腹部……一切困难、不幸和毁誉得失,早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一面从病孩胃里掏出一盆又一盆剌鼻的高浓度毒液和食物,一面把一管又一管生理盐水灌注到胃和十二指肠里,如此一次次清除,一次次冲冼,两个多小时的殊死奋战,终于抢在死神前面赢来这场手术的胜利。

      当我们怀着欣慰又沉重的心情走下手术台时,长时间俯身操作的躯体已经麻木僵直,好久好久,也直不起腰来。

      由于洗胃彻底,解毒、复苏措施有力及时,两天后,男孩喊了一声“爸爸”,从昏迷中清醒过来……黑暗的生命之窗,终于透出一缕胜利的曙光!

      接着,男孩度过临床上最危险的病情“反跳”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期,20多天后病情痊愈,康复出院。

      男孩奇迹般起死回生,剖腹洗胃的喜茯成功,像一个重大喜讯迅速传遍百里山川,震动全县医疗卫生界,小小的山区医院像一只毅然腾飞的雏鹰,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一片赞誉。  

      欣喜、激动之余,我慢慢沉静下来,一边阅读分析有关文献资料,一边客观理性省视夲例病案。头脑中,翻来复去验证成功的经验,不足之处,以及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啊,20多个白昼的苦战与坚守,20多个日夜的汗水与甘甜,成功,仿佛就在一瞬间,又似跨越多少年!

      是亊业之心与责任感给我勇气和力量,使我在生命最危急的关头不退缩,不放弃,以争分夺秒的精神,紧紧抓着抢救时机;是多年来的枝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给我灵感和智慧,使我不无惊喜地完成这个陌生手术,跨过一道道临床救治的急流险滩……

      鉴于患者服毒不久,大量毒液浸渍、混合食物中,我们果断放弃文献报道中最常采用的“造瘘”方法,运用一次性冲洗术式取得成功,既省去后续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费用支出,又缩短住院时间,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同时,依据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经验,我们把饱餐(固体食物)后服毒,界定为剖腹洗胃和一次性冲洗手术的绝对指针……这不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发现、创新,一次“实战科研”吗?“老天不负有心人”,潜意识中,我们已把论文写在手术台上。

      一个月后,在深夜的灯光下,我把抢救病人的全过程和所想所思,写成一篇两千字的文稿,激动又忐忑地投寄给国家核心期刊《四川医学》杂志,短短一月时间,就收到编辑部的来信,稿件录用了……握着一叶素笺,我激动得潸然泪下!

      在追逐梦想的崎岖小路上,我终于迈出坚实的笫一步。

      论文发表时,时任四川省卫生厅长的殷大奎敎授(后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还亲自撰写述评,肯定和推介我在农村基层医院的实践创新精神。

      论文的发表与来自各方的鼓励,给我巨大鞭策与激励,以后多年,我坚守初心,继续扎根基层,刻苦实践,自学外文,相继在省和国家级刋物发表论文20余篇,有的取得科枝成果进步奖励。

      1992年8月,作为只有中专学历的基层医生,我破格参加全省晋升高级职称的专家组答辩,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圆了我们被荒芜的一代人的“自学成才梦”。

      匆匆数十载,悠悠人生路,与其说机遇成就了有准备的人,不如说时代造就了人和机遇,感谢这个发展、开放的年代!置身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的队伍,面对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忽然想起岑参的那联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是一场从死神手里夺回一个少年宝贵生命的手术实例,充满挑战却有惊无险。文章充分表现了基层医疗工作者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救危难与瞬间,感人至深。推荐阅读。编辑:夏日清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