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爱上赶集

作者: 时光无心 点击:1637 发表:2021-04-12 08:29:41 闪星:7

摘要:自从这次赶集回来,农村的新风新貌深深吸引了我,隔三岔五我就缠着大哥带我去赶趟集。一四七、三六九都在我的计划之中,我能清楚的说出于寺、建设、东梁、他本等地的赶集日期。

       “九,快起来,收拾收拾咱去赶集。”丈夫的声音传来,慵懒的我瞬间活跃,反问到“大哥,咱去哪赶集?”他回道:“我朋友说今天是富荣镇大集,咱去那看看,顺便买点年货。”

        我是家族中第九个女孩,家人都叫我“小九”,丈夫也习惯唤我乳名。我叫他大哥,可能是缘于他兄长般的爱和包容吧。

        听说去赶集,我忙跳下床,梳洗打扮,穿戴好后与等候已久的大哥说笑着走出家门。

        对于赶集,我并不陌生,那人山人海、叫买叫卖的热闹场面早被我封存在记忆深处。当思绪触碰到过往,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三十五年前我们母女去农村与舅舅家一起赶集的画面清晰的浮现在眼前。细细回忆,慢慢品味,别有一番思绪隐于心间。

        汽车行驶在宽敞的马路上,窗处的风景让我心情愉悦。眼前的行道树虽然没有了叶子,伞状的身姿却更显清靓,它们站立于道路两旁,相互掩映,自成风景。出离市区,路边的景致更加动人。看!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山岗上如同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一群群牛羊正在悠然吃草,这可是城市里没有的风光。我让大哥放慢车速,要把这美景收录在手机之中。打开车窗,意气风发的牧羊人那低沉浑厚,富有磁性的声音传了进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这淳朴的歌声唱出了农民乐享太平盛世的喜悦心情,更为这冷寂的冬日添加了一丝丝暖阳。

        本以为冬季的田野会很苍凉,可我却看到它暗藏着新的希望。它这别样的韵味、独特的魅力都让人浮想联翩。

        临近集市,马路变得拥挤起来,“嘀嘀、嘀嘀…”的汽车喇叭声,声声刺耳。车子缓慢移动,我在帮大哥找寻泊车的地方。哎!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城市里车多人多,街道拥挤泊车难,怎么连这广阔的农村也会有这么多车辆啊?记忆中的驴车、马车哪去了?农村怎么不见了记忆里的样子?一系列疑问填满了我的心。还是大哥眼尖,他在集市的西北角找到了一个车位。

        赶集曾是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每逢集日,十里八乡的村民就拉儿携女或赶着驴车、马车、或骑着自行车、或步行来集市上采购自家所需用品,那场面甚是热闹,也很有意思。

        还记得那年那天的早晨,舅舅套好驴车后说带我们去乡里赶集时,表姐弟们欢呼雀跃的样子,可见逛集对于农家孩子是多么的富有诱惑力。

        眼前的集市哪里还有驴车、马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小轿车和电动三驴车。记忆中那些蓬头垢面、衣裳不整、邋里邋遢的农村人也淡出了我的视线。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稳步提升,农民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处是焕然一新的模样。农村人干净利落、穿着时尚、打扮新潮、出手阔绰,这一切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党的富民好政策。

        刚刚入集,心中就不由得感慨起来。这集市变化得太大了,可真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老话了呀!

        我和大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集里走。集市上人头攒动,叫买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非常热闹。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货丰量足。集市里统一规划了摊区和摊位,所有商品都分门别类,井然有序的摆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看,日用百货摊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桌椅板凳,盆、碗、盘、碟样式各一,品种齐全。蔬菜水果新鲜喜人,应有尽有。新宰杀的牛、羊、猪肉有序的排列在案板上,任由顾客挑选。小吃摊区香味飘飘,扑鼻而来。油条、豆浆、包子、酥饼、煎饼果子、水煎包让人垂涎欲滴。 

        看到这些美味佳肴,三十多年前的记忆闸门再次被打开。那天我们一行六人刚到集市,小表弟就被炸油条那诱人的香气所吸引,他寻着香味过去,一个人跑了偏。舅舅把所买的东西交给他的两个女儿用布袋背着,大表姐左手还挎着个蓝子,那背包罗伞的样子真的很逗,让我有了忍俊不禁的感觉。我们随着人流往前逛,这大集里叫买叫卖的、耍猴套圈的、打把势卖艺的都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正当我左顾右盼时,妈妈发现小表弟没有跟上来,众人急忙唤着他的名子往回找,在卖油条的摊子前找到他,小家伙正在那贪婪的吸溜着油条的气味,还一个劲的吞咽着口水。卖油条的男人正在训斥着他:“这是谁家小破孩?不买上一边去,别挡着我做生意。”舅舅气得上前踹了他的宝贝儿子一脚,说:“太丢人了,咱人穷志不能短,你再馋就往嘴巴子上打。”表弟的哭声让人心疼,我母亲忙掏出五元钱买了二斤油条,十根麻花,二十块油炸糕。卖油条的换了笑脸,一下子买这么多吃食给孩子的主顾在当时农村真的不多见啊!

        想想那时的农村真是很苦,七毛钱一斤的油条,一毛六一根的麻花,一毛钱一块的油炸糕,这孩子长到十三岁了愣是没吃过。小表弟挨了踹哭哭啼啼的吃着妈妈递给他的油条,那样子我至今难忘。

       我在思忆中与大哥往前走。鲜肉区有位穿戴时髦的买肉女人吸引了我,你看她手腕上那黄灿灿的金手镯足足有五六十克,戴着钻戒的手指正捏着鲜肉左右翻看着。卖肉人笑脸应对,当女人示意购买时,卖肉人麻溜的一刀下来,割下这女人相中的地方,放在电子秤上,钱数自然就显示出来。这高科技的计量工具不但称重准,还少去了商家算帐的环节,省了许多麻烦。女人用手机微信支付,那样子真的很潇洒,哪里还有以往农民花钱时瞻前顾后 、哆里哆嗦的影子。

        这集上卖米面油的、卖手工干豆腐和农家冻豆腐的、卖烧鸡烤鸭酱猪蹄等各种熟食酱菜的、卖活鱼海鲜活鸡活兔山珍野菜的应有尽有,但我总觉得还缺了点啥?噢!缺了那些走江湖打把势卖艺的、卖虱子药耗子药耍猴套圈的,现在的日子好过了,谁还干这些营生?

        我们信步逛到了服装鞋帽区,那些款式新颖、颜色鲜明的新潮服装被商户们高高挂起,正在招揽着为它心仪的顾客。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商户在兜售着她的衣服,可任由她口若悬河的“演讲”了半天也没见她卖出去一件。我和大哥从她身边经过,这女人拍了拍我,四目相对,咦,这不是娘家邻居张大娘的女儿芳芳姐吗?“姐,你咋还上这来卖衣服了?咋样呀?”芳芳姐经营服装生意多年,在城里繁华的步行街有档间。芳芳姐说:“妹子,这些衣服都是多年累积的货底子,城里没人要,我寻思趁着年前来农村赶个集甩甩,没有想到,现在的农村人手里有了钱,也不穿这些过时的衣服了,这衣服是贵贱没人要哇,都砸在我手了。”芳芳姐接着说:“以前把积压的货拿到农村, 便宜喽搜的处理,农民们疯抢,今非昔比呀,那场景再也见不到了。”我说:“是啊,这大集看似繁华,咋没有了三十多年前那股热闹的气息了?好像人少了许多?”芳芳姐说:“那时,农民们好久才赶一回集,自然大包小裹的往家买。现在的农村超市随处可见,货物齐全,缺东少西随用随买。再说现在的青年农民都忙着进城打工,谁还费时搭工的来赶集?”

         我们聊的正热闹,旁边的一位女摊主说了话:“没想到咱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么快吧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咱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啊!听党话,跟党走,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咱别犹豫,把日子过得更加锦上添花,这才是对党和国家最好的回报呀!”

        说得太好了,这发自肺腑之言正是我们心中所想的啊!

        自从这次赶集回来,农村的新风新貌深深吸引了我,隔三岔五我就缠着大哥带我去赶趟集。一四七、三六九都在我的计划之中,我能清楚的说出于寺、建设、东梁、他本等地的赶集日期。 

        我们在这集上买两只小笨鸡,那集里买点黑猪肉,这村淘点笨鸡蛋,那屯购点野生红蘑,土特产品……

        为了赶集,我和大哥经常跑上百十公里,不为别的,只因我眷恋上安然恬静的乡村生活。我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农村,爱上了赶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镇也开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铺林立,门庭若市,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客往。但是“赶集”这一民间风俗,在广大地区仍然盛行。重温许多年前的美好,小时候赶集比现在孩子的一次旅游更加梦寐以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零食简直是一种奢望。如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集市更是货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一应俱全,集市的繁荣,恰是城乡历史巨变的一个缩影。《爱上赶集》笔触细腻,抒叙得法,情景交融。品赏阅读。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