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妇女节】不变的畲乡情怀

作者: 张昱煜 点击:1294 发表:2021-03-03 08:33:07 闪星:4

摘要:“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螺坑村,提起第一书记刘娟,村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们眼中的这个“大眼睛”小刘书记,不但干事细心,而且特别能吃苦,是个心底善良的好妹子。

  眺望一池碧荷,一缕晨曦,感知青山绿水的美好。

  守候一方山林,一抹黄昏,践行不忘初心的诺言。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螺坑村,提起第一书记刘娟,村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们眼中的这个“大眼睛”小刘书记,不但干事细心,而且特别能吃苦,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妹子。


  扎根畲乡的杜鹃花

  东固畲族乡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曾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这里,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灵。这里,民风淳朴,乡情浓郁,油炸薯包米稞、擂茶、晒番薯干等畲乡小吃,更是远近闻名。

  2005年,通过考试,刘娟成为青原区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时光匆匆,当年青涩的小女生,柔中带钢,钢里藏柔,已经成长为博物馆馆长。

  2018年9月21日,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远山大片的葱绿,更加明丽。刘娟说,这一天她印象比较深,接到组织任务,她要从峰岭村转战到螺坑村,继续挂职当第一书记。

  要问东固什么最多?

  东固的山最多,山连着山,绵延不绝,青东公路在大山里穿行,如一条迎风起舞的飘带,一头连着繁华的城市,一头接着偏远的山村。

  东固的树最多,杉树、樟树、杨梅树、橘子树,柿子树和翠竹,郁郁葱葱,如伞如盖。

  层层山水色,天阔共云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浓郁的乡土、乡俗、乡风、乡情,还有一小部分群众,亟待脱贫。

  螺坑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地处东固畲族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7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小组,286户,总人口1180人,其中库区移民5户24人。全村耕地面积1162亩,山林面积12000余亩。目前,贫困户26户78人。

  如何守护好青山和绿水,如何因地制宜做好精准扶贫这篇大文章。初来乍到,刘娟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很重。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固妹子,对这里比较了解,再加上我在东固这么些年,可以说是知根知底。说真的,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就怕干不好,当时,心里还是有蛮大的压力。既然领导信任我,我就好好干,用好这一年多的时间,把手上这个接力棒拿好接稳。”

  “那些天,我真是‘废寝忘食’了,翻阅先前的工作台账,熟悉现有的扶贫政策。人家老百姓问你,你要回答到点子上呀!”刘娟说着说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她爱笑,爱思索。

  “我家祖祖辈辈就生活在东固,这里不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进村访户,就想成为地道的‘屋里人’,沉下心来,帮助贫困户做点实事”。驻村之后,刘娟第一时间开展进户走访,掌握螺坑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

  贫困户康显福智力有点轻微障碍,妻子是聋哑人,他家住在海拔400多米的山上,夫妻俩一直靠养猪和种田维持生计。他妻子虽然不会说话,可会做动作,见到小刘书记,两个巴掌拍得“啪啪”作响,就像见到了“娘家人”。

  一群泛着黄色绒毛的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进了院子,小院里,一棵碗口粗的柚子树枝繁叶茂。康显福的妻子兴奋地指给小刘书记看,用手悬空拍着小鸭子,一会儿,两只手又放大到一尺多宽的间距,然后就乐呵呵地大笑。康显福连忙当起了老婆的专职“翻译官”:这群鸭子长大了,可以卖个好价钱,生活就好上加好。

  值得欣慰的是,逆境之中,康显福的儿子不负众望,顺利考上了大学。作为第一书记的刘娟,立马又去康家“走亲戚”,把政府每年6000元的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一杯热茶,恭恭敬敬端到刘娟手中,虽说没有言语,可康家女主人眼神里,写满感激,盈满希望。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杜鹃花开的时节,刘娟带着明媚的心情,又一次下村走访。这一次走访的杨森家非常特殊:早些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乡,杨森兄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劳动力,收入来源主要靠政府帮扶。

  得知孩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荤菜,刘娟自掏腰包,买来肉和菜为他家改善生活。虽然,漆黑的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可兄妹俩满墙的奖状,成了小屋里最闪光的亮色。

  “读好书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出路。人穷志不短,长大了,考上大学,才有能力孝敬奶奶。”小刘书记的一声声鼓励,成了杨森兄妹的“助力器”。

  2019年暑假,刘娟带着女儿和朋友的孩子,买来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再一次走访杨家。原本羞涩的山里娃,看到同龄的小伙伴,目光不再躲闪,脸上露出了笑容。

  心笑了,才是真高兴。孩子们朝着大山微笑,大山馈赠着绿色的微笑。一来一去中,微笑在希望中升华了。


  电话那头的期盼

  一对双胞胎女儿的出生,一头是事业,一头是家庭,刘娟更忙了。

  两个可爱的女儿涵涵和馨馨从呱呱坠地,一直是外公外婆在身边帮着照看。女儿们上小学,接到吉安县由公公婆婆照看。每一次回到家中,两个小可爱生怕妈妈又去东固上班了,有时会把房门关上,只想留着妈妈多待一会。

  有一年夏天,女儿馨馨不慎从学校楼梯上摔下来。当爱人急急忙忙给刘娟打电话时,她正为工作忙碌着。“当时,接到这个紧急电话,我的手在发抖,手机都拿不稳。即便是身边有车子,从东固下来,也要近两个小时。”她觉得愧对女儿,如今,双胞胎女儿已经读初中了,很多私密话,不好跟爸爸讲,就留着等妈妈回来再“倾诉”。可等妈妈回来了,两个小精灵又表现出“欲言又止”。刘娟敏锐地感受到,在女儿的亲情和教育上,母爱有时是“缺位”的。

  每次放寒暑假,女儿都喜欢去东固外婆家,两个小精灵心里明白,妈妈工作忙,不可能经常回家,她们来东固,可以离妈妈近一些。

  两个女儿一直由公公婆婆照顾,婆婆负责伙食,公公负责接送,分工合理。2020年六月,公公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婆婆一个人既要服侍老伴,又要照顾两个孙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一家不知一家难,刘娟更觉得对老人和孩子有亏欠。

  春去秋来,风雨兼程,扎根山乡,真情付出。刘娟把扶贫工作当做“良心活”和“家里事”。一路走来,得到家人的默默支持,她既感到内疚,又觉得欣慰。


  爱心在莲花上盛开

  “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到底该怎么干?怎么能让他们有事做,口袋里有钱花?”刘娟又开始忙碌着。

  东固畲族乡是国家4A级景区,红色历史资源与绿色自然资源相得益彰,走“观赏采摘+文化旅游+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大有可为。

  “玉井分栽到野塘,冰绡翠袖廻生凉。半江参阅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清朝诗人盛锦的一首《白莲》,描绘出荷叶的碧绿、荷花的惊艳,确实清香逸人,美不胜收。螺坑村土层肥厚、阳光充沛,早在几年前,青原区东固畲族乡以政府为主导,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螺坑当地最优发展规划,种植白莲。

  山好、水好、空气好、人情好的畲乡东固,这些扶贫的白莲,守护着耕者的尊严,经过萌芽、抽节、散叶、开花、结果,一定能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运莲”。

  刘娟所在的帮扶单位青原区文广新旅局和螺坑村委按照扶贫“六个精准”的要求,从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探索实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贫模式。一直以来,真正把能发挥资源优势、具有市场潜力、实现增收的产业扶持好、管理好,增强“造血”功能。

  螺坑村自引进白莲种植以来,由最初小规模尝试到现在的全村500亩大规模种植,白莲种植业已经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村里的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也纷纷加入白莲种植合作社。

  乐述炎就是最先种白莲的贫困户。他年轻时因意外事故,右手从手掌处断裂。虽然手有残疾,可他脑瓜子特别活络,从外面打工回来后,这几年通过种植白莲,建起了三层半的新房,成了家,生了一儿一女。在参与种植的十户贫困户中,乐述炎家的白莲收益最好。

  “人勤地不懒,你信不信,泥土也通人性,你花了心思,它就会长出个好模样。我家白莲个大,匀称,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和窍门,采摘莲子也讲究时令,晒干后,我和老婆会‘过筛子’,把品相差一点的挑出来,分好等级。我原来打工的时候,结交外地的朋友多,莲子上市期间,朋友们也会帮我推销,他们都说我家的莲子是‘免检产品’。前阵子,小刘书记还带着她的同学和朋友,翻山越岭来我家帮我卖莲子,还把我树立成脱贫致富的榜样呢。”

  “一田一地一秋阳,汗水流多喜满仓。”乐述炎乐呵呵地说着心里话,笑容里,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知足和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感恩。

  庚子年疫情防控期间,又逢春耕备耕时节,为了减轻疫情影响,刘娟积极对接贫困户种植需求,及时购买白莲种苗28000多株,与村干部一道将种苗发放到位,确保白莲种植有序进行。还为乐述炎家购买杉树苗,乐述炎说:“刘书记用自家的私家车帮我家办事,有时就想请她到我家吃饭,她说啥也不肯,我也没啥大能耐,现在脱贫了,我就想着用我的技术去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要富大家一起富,好日子大家一起过,我哇得对啵。”开朗上进的乐述炎,夸起小刘书记,那可是头头是道,有板有眼。

  东固畲乡,满目的青山绿水,披着霞光。畲乡东固,山村丰收的大戏,开锣鸣唱。决战决胜“收官之年”,2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奔小康,刘娟与他们一道,期待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螺坑村第一书记刘娟以实干赢得群众口碑,她扎根偏远畲乡, 情系一方百姓。她以贫困户脱贫为己任,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得到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积极支持。面对基础薄弱、情况复杂的村情,面对困难各异、诉求不一的畲族群众,刘娟以真心换真情,凭实干得民心,把扶贫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在决战决胜“收官之年”,使2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奔小康。感谢赐稿,推荐阅读。编辑:李亚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