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虐心的爱
腊月二十八那天中午,我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下楼去取。这是从北京寄过来的邮件,我知道里面是我最渴望阅读的那本小说。
当我拿到书后,心情非常激动,小心翼翼地剪开邮件,瞬间被书的封面吸引住。这封面上的女人手挽着一个小女孩站在老城屋外 ,《中国式守望》五个方正大黑美术体竖立于书的右边。“中国式”纯白,红色的“守望”触目惊心。整个封面以冷色调为主,简单明了,这样的封面设计显然是用了些心思的。
这“守望”两字如此醒目,里面有着啥惊心的故事?为什么这“守望”要用“中国式”来修饰?“中国式守望”到底该是如何的样式?封面上的这个女人是谁,她与女孩有啥渊源?一连串疑问萦绕心间,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的翻开小说,走进了汪虹老师的原著之中。
一气读完,小说中三位女主人公坎坷的命运让我吞声忍泪,这是部泣血锥心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1937年初春的宛平县城,一位十七八岁的东北姑娘逃难来到宛平街头。此时,她早已疲惫不堪。忽然一辆载着三个日本兵的摩托车冲了过来,小鬼子见到大姑娘,如苍蝇般轰了上去,他们疯狂地把姑娘往车上拉。女孩奋起反抗,但无济于事。眼见着这位姑娘就要遭难,一位年轻魁梧的中国军官出现,从小鬼子手中救下姑娘,为此引出了一世凄美的情缘,一段守节的佳话。
这位姑娘就是书中三位女主人公之一的秦明月,而军官正是守卫宛平县城的爱国将领唐贤齐。
因恩生爱,因爱生情,秦明月与唐贤齐走到了一起。新婚仅仅月余,唐贤齐就在保卫卢沟桥的抗日战役中壮烈牺牲,丢下了年青貌美的妻子秦明月和已故前妻留下的年幼女儿唐宛之。
年仅十九岁的小寡妇自然不乏追求之人,可秦明月誓不再嫁,坚定地走上了抚养、守护烈士遗孤的艰辛之路。她视唐宛之如己出,娘俩相依为命。她在战火纷飞中舍命护女,自己受重伤后,依然拖着半残之躯含辛茹苦、自食其力的抚养女儿长大成才。
秦明月用自己的青春践行了“中国式”女人的坚守,她守护了烈士的遗孤,也守住了自己的名节。她坚韧不拔、自强自立的高大形象停留在我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正当我久久不能释怀之际,小说中第二位女主人公——烈士遗孤唐宛之虐心的爱情故事又让我的心再一次受到蹂躏。
唐宛之是个极自尊、极清高的女孩。她懂得感恩,深知自己家境的艰难,母亲的不易。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学习,考取了医科大学,还争取到奖学金,大大地减轻了母亲的负担,这个懂事的女孩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养母恩情。
在大学其间,唐宛之遇到了德才兼备的助教宋步青老师。宋步青学识渊博,家境殷实。唐宛之眼角现出的忧郁牵动了他的心,当他了解到宛之的家庭状况后,对宛之更是怜爱。他的爱也终于在宛之的内心深处种下了种子,种子发芽、开花之时,也是这两个相知相爱的年青人步入婚姻殿堂之际。可婚后不久,宋步清出国深造,因两囯外交中断,这对恩爱的夫妻如同风筝断了线,从此失联。
唐宛之为爱守望四十载,她拼命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钻研医学事业上。她拒绝了深爱自己的Y君,也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守望已久的宋步青,可最终却等来了丈夫再婚的消息。
读到唐宛之这虐心的守望故事,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绪。四十载春秋轮转,唐宛之守望的很苦、很累,她把孤独藏在心底,未曾流过泪,可我却为她心碎。
随着时间的飞逝,世事的变迁,转眼到了一九六五年春。作者为我们设计了在北京南城的院子中与第三位女主角——旗人关姥姥见了面。
如果说秦明月、唐宛之为爱守望的故事让我饱受了沧桑磨炼,那这位豪门望族大少奶奶的守望故事又当如何?能否让我激动的心情有些许缓解?继续阅读,关姥姥的守望故事也同样让我潸然泪下。家道破落,小叔子吃喝嫖赌抽大烟,变卖家宅,气死了丈夫,让她们母子无家可归。为了抚养五岁的女儿,千金之躯沦落为大户人家的佣人,吃苦受累,傲骨依旧,终因不受污辱而辞工。来到慈幼院后,她一边照顾那些受难的孩子们,一边守望着离家的儿子。
突然想起多年前经常来我摊前买豆馒头的那位马老太,九十二岁的她干净利落、硬朗健谈。老人自幼家境贫寒,七岁丧母,为葬母,父亲把她送至小她三岁的夫家做了童养媳。从小挨打受骂,十八岁时,为给得了肺痨的丈夫冲喜,夫妻圆了房。仅仅半年,怀着宝宝的她就开始了守寡生涯。唯一的儿子因公殉职后,她与孙子生活,孙媳怜她、敬她,老人也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老人用一生守护儿孙,为丈夫守节。她和秦明月有着相似的命运,这样的女性视贞洁如生命,她们用一生的孤独为现代女性做了守节的榜样。
作者用清新流畅、细腻生动的文字为我们细说缘聚缘散。小说中三位不同背景 、不同家境、不同遭遇 ,却有着相似命运的女性,也为我们真实的演绎了“中国式”女性的“守望”故事。
小说《中国式守望》真的是一部苦情大戏,文章中的几位女人命运都如泡过黄莲的汁液,苦得令人咂舌、令人心悸。
秦明月青春靓丽,她拒绝了忠实的追求者赵玉国,守护着丈夫的遗孤,也守住了自己的名节。当幸福的晚年生活即将来临之时,偏偏又赶上了那个是非不分的年代。她不愿无端受辱,更不愿给亲人、朋友带来麻烦,这刚强的女人、杰出的女性,毅然决然的吞下二百片安眠药,留下绝笔,离开了这个让她苦了一辈子的世界。“生也爱你,死也爱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想到就要见到丈夫唐贤齐,她微微笑了。可此时的我,却再也忍受不了这虐心的情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由它奔流而下……
打开朋友圈,一首《虐心的爱》吸引了我,点开链接,柔柔的女声凄美动听:
窗外雨滴诉思苦
久别的你身在何处
曾经誓约灾劫同赴
为何中途宣布退出
……
叹痴情一片被玷污
寂寞夜里谁人在哭
……
咦,这歌词不正应了《中国式守望》中宛之的心境吗?宛之为爱守望,大洋阻隔,夫妻相见遥遥无期,再见时已经分别四十余载。四十年的离情,四十年的相思 ,四十年的守望,生死两茫茫,终于相见却又无法团聚,这样的爱情故事是何等的虐心。
继续阅读,深知宋步青也并非负心之人。两人相见时,他颤抖着嘴唇,长叹似地喊着“宛之——”;那个从美国带来留给宛之的箱子里,那条象征着和和美美爱情的浅粉色荷花毛毯;还有这些年写给宛之的那些信,都是他对宛之爱的见证。几许相思,换来了相聚无期。也许是生活或生理多方因素,他在回国无果后重组了家庭。两人相见之时的情景虐心,相爱不能相守更是虐心。当宋步青提出让宛之跟他走时,宛之一句淡淡的“我算你什么”,道出了这爱的苦涩与无奈。宋步青走时宛之没有相送,托人给他一封信,信上只有八个字:“好生珍重,就此别过”。短短八个字,了却一世情缘,却怎能化解曾经的相思之苦。
自从见到宋步青后,宛之把自己弄得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她走马灯似地奔忙在工作之中,终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她爱得太苦、太累了,也许只有到那个世界,她的心才会真正地放下。
她这段“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爱情深深地影响了侄女盼儿的恋爱观。
关姥姥半生荣华,半世落魄,悄没声地就殁了。临死前,她知道了儿子的消息。一句“不久以后还能回来”,真的能让老人走时安心吗?作为读者,我是感到遗憾的。关姥姥半生守望,只为能见到自己出走的儿子。作者为何不了(liao)了(le)她的心愿呢?如果在她临走之时,安排一场母子相见的场面,岂不给这世间的悲欢离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想,那个情景才是人世间最动情的画面。
秦明月为了烈士遗孤守望,死于不堪受辱;唐宛之守望爱情,守了一场空;关姥姥守望儿子归来,临死却只守来了一个消息。难道这人世间真得只有凄风苦雨吗?
不,作者在文章最后安排了关姥姥外孙女叶子与唐宛之侄女盼儿的对话,给了我答案,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秦明月、唐宛之对爱情忠贞不渝,她们是值得世人尊重、敬佩的。盼儿走出了上代人婚姻的阴影,放下了内心的恐惧,她深知这世间的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她勇敢地面对爱情,冲破自己设置的围城,飞向远方把自己的心上人带回来!
秦明月、唐宛之、关姥姥、还有我熟悉的那位马老太都有着同样凄苦的命运,但她们忍受住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用一生孤独践行了“中国式”女人坚贞不渝的“守望”,也让自己坎坷的生命因坚韧而精彩!
合上小说,自己的一系列问题有了答案,封面上那红色的“守望”也不再那么触目惊心,留在心中满满的都是情,都是敬。这些为爱坚守的女性,永远值得我们尊重!感谢作者汪虹老师为我们带来这厚重的女性故事!
祈愿这世间再无虐心的爱!
也愿再无这孤苦的“中国式”守望故事发生!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幸福美满!
【编者按】 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小说,能让读者久久不能释怀。读者阅读的这部《中国式守望》,正是展现了小说的悲剧“美”。这种美,让作者虐心,让主人公虐心,更让读者虐心,也正是作品创作成功的标志意义。当然,作品也给出希望,就是当代女孩盼儿毅然地走出上代人婚姻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爱情。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解读小说的同时,穿插了现实中的一位老人的故事,以此印证小说的现实性。作为读后感,整篇文章写作也应该是一气呵成,让没有读过小说的人身同感受,值得点赞!推荐阅读。编辑:宋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