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跨过鸭绿江》:一部与青年对话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
史诗性弘大的叙事结构,全景式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贴近历史人物原型的外在神态与内在性格的表演方式;具有时代特色的化妆服装道具,集现代高科技、高度还原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式最新装备及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武器,以现代虚拟、三维动画、特写、历史与现代黑白剪辑交错等各种电影手段来丰富电视剧制作,由央视总台担纲制作的《跨过鸭绿江》,仅用100天时间即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这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自去年12月27日到今年1月24日,这部跨年度大剧燃爆了全国,收视率连续打破数据平台记录,创历史新高。《跨过鸭绿江》不仅激起经历过抗美援朝年代中老年群体的集体回忆,更是引发了当代年轻人的共鸣共情。通过逼真残酷的战争场面,真实再现了惨烈战斗的志愿军勇猛搏杀顽强阻击、舍命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跨过鸭绿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影像,说明了一穷二白、刚刚成立一年的共和国是怎样以弱胜强打赢了这场看起来根本打不赢的战争;怎样在经济、国力最贫弱的情况下战胜了世界上最强大凶悍的对手。
一出生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富裕优渥生活条件,不知饥寒交迫为何物的年青人,终于明白了不是世界只有和平安乐,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安乐、富裕丰盛的国度。《跨过鸭绿江》就是共和国经历苦难的足迹,展示着前辈爬冰卧雪,艰苦奋斗的辉煌业绩:“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我们的美好生活建立在他们的牺牲上。”“他们迎着炮火前进,是因为在身后的是祖国。”
志愿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主体,这些出国作战的青年勇士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在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绽放出世上最灿烂的花朵。与当年青年相仿的年纪,却有着保家卫国的卓越才能和贡献,抗美援朝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胸怀世界的大格局在电视剧里精彩纷呈;这种弘大的气势使年轻人占主流的舆论场上收视率全线飘红,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近1.5个亿。
《跨过鸭绿江》以最真实的史——有至少1/3的国民见证和亲历了这段历史;以最崇高的情——在入朝参战的几十万大军中第一个报名参军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一个多月后牺牲在美帝投掷的燃烧弹中;以最深重的义——拉响炸药包与40多个侵略者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宁可烧死也不移动半分的邱少云、为保证战友冲锋,用胸膛死死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为保证合围阻击胜利,在零下40°严寒下穿着单薄军装埋伏6天6夜,全体冻成战斗姿态冰雕的连队、用身体当做螺丝钉,扛着18辆军车通过的铁道兵史阜民、飞行训练仅100多小时就敢升空作战,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初上战场,全连牺牲只剩一个人也坚守阵地的孤胆英雄胡修道,以新兵的身份连续打退敌人40多次进攻,创下一人歼敌280人的辉煌战绩......以最温热的心——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时刻关注朝鲜战场,周恩来,聂荣臻等调度全国全军万众一心支持朝鲜前线;青年人踊跃报名参军的盛况,后方支持前线的夜以继日;尽管国家贫穷,但全国人民倾其所有支援抗美援朝,仅对空军就捐款5万多亿,购买了战机3710架的壮举;彭德怀总司令将邱少云三等功改为特等功的果断,对拼死阻击,牺牲了大多数指战员的的志愿军50军的郑重军礼;《跨过鸭绿江》用最感人的镜头,最真实的画面,最生动的故事驳斥了以往迷惑青年人的颠覆性错误言论和谎话,强烈地打动和感召了青年一代:原来,这盛世太平是当年的那批年轻人用青春、热血、忠诚、勇敢、献身拼搏出来的,通过荧屏,英勇可敬的前辈用《跨过鸭绿江》和当代青年完成了穿越70年的心灵对话。
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气时,年青人踊跃参军就是时代的最强音。志愿军老兵张建国说,每天晚上他准时坐在电视机旁等待《跨过鸭绿江》的播出,从《志愿军战歌》响起到《我的祖国》结束,一集不落看完了电视剧全集。从去年夏天开始,他就和爱人曹明淑老师一起收听志愿军抗美援朝故事的广播,在朝鲜的那些经历,是张建国老师最深刻的记忆,他常常和曹老师谈起当年在朝鲜当志愿军的故事,这个话题从年轻时代一直谈到耄耋之年的现在。张老师说,《跨过鸭绿江》非常朴实,准确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那段历史,让原本淡忘的历史往事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没有当上志愿军的曹老师说,当时的年青人都想参军,她当时在重庆师范学校读书时的同学们都报了名,她因为高深近视体检开始就被刷了下来,同学中有双胞胎姐妹身体合格双双入伍,大家好羡慕啊。因为有文化,俩姐妹参加的是防化兵。当时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看了电视剧才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鲜为人知的不人道的细菌战毒气战。
电视剧里黄继光堵抢眼的那段,足见央视剧组拍摄的艰难:要用不长的镜头表现21岁的黄继光勇敢坚毅地舍命一搏绝非易事,导演换了几个演员都不满意,最后从随队军人群众演员中挑出了当兵8年的张峰。开始张峰信心满满,觉得他一个现役军人演志愿军战士应该没问题,但第一天拍摄时就是感觉不到位,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才有了一点感觉。真正激发他的是看到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他咬着牙猛扑上去堵住了正在扫射的机枪,一霎那,张峰觉得他就是黄继光,在那样的战斗状态中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这句话让张建国老师当场落泪,他想起牺牲在朝鲜的战友,遗憾自己是炮兵师部的报务员,没有机会第一线作战,否则他也会扑上去堵枪眼为战友报仇。当然,如果那样他极有可能就是19万7000多志愿军烈士中的一员,与战友们一道永远长眠在朝鲜大地中。
1950年11月15日赴朝作战的志愿军9兵团杨思泉老师这次没看《跨过鸭绿江》。他说,10多次观看《海棠依旧》和《外交风云》,那些抗美援朝的场面已经让他每次都泪流满面......牺牲在长津湖埋伏阵地的冰雕连正是他部队的战友,他已近90高龄,再现战友牺牲的场面,他会很难承受。他甚至不能看电视剧的开始几集,因为片头是《志愿军战歌》,片尾曲是《我的祖国》,两首经典的抗美援朝歌曲具有太强的时代感、代入感,使他情不自禁想起在朝鲜作战三年多最艰苦的年代......类似电影大制作的全景式逼真还原,对一个90岁的老人来说,真的是过于残酷了!
从《海棠依旧》到《外交风云》,涉及到抗美援朝话题在电视剧中的戏份越来越重,到了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跨过鸭绿江》成为了全景式专门题材的军事战争电视剧,承担此任务的中央电视台在拍摄中完成了自身能力的一个超越。
当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时,不被看好的军事题材动作片突然在《战狼2》上映时异军突起,央视在综合频道“焦点访谈”中向全国人民报告《战狼2》一举创造了四大记录,《战狼2》打破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历史记录和单日票房记录,荣登亚洲电影票房榜首,冲入全球电影票房的前100名。正是这样的影片所具有的极大现实性针对性感动和激励了亿万国民,让好莱坞大制作不再是西方的神话,成为了弘扬民族自信,扬我国威军威的文化利器。
仅三年时间,以小制作,资金周转快,拍摄周期短区别于电影制作的电视剧生产,也开始了反映国家主流价值观,革命历史军事题材的大制作。《跨过鸭绿江》不仅仅是军事战争动作片,还是涵盖了抗美援朝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北京中南海的高层决策,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体系,志愿军各部队在不同战场的作战状态;抗美援朝撼动了整个国际形势,美国白宫的算计,苏联莫斯科的谋划,联合国外交战线的角逐,开城、板门店的对决.....从国内到国外,从亚洲到欧洲美洲,300多个场景,4种语言,5万多爆破点,参与人数1700-2500人,群演4万多人。为了按期完成任务,央视调动包括纪录片频道在内的工作人员,分5个拍摄组分赴5个省市进行拍摄。用总导演和分组导演相结合的方式是央视拍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时王扶林总导演的首创,这次用到《跨过鸭绿江》上,时间更短要求更高,完满程度和收视率也创下新高,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艺术表现力,也成为中国影视剧走向世界的第一要素。
目前正值寒假,我在想,那些参与了学习抗美援朝伟大精神的师生,那些在座谈会上面对面提出许多问题的在校大学生,是否观看了《跨过鸭绿江》观?观看时是否震撼了心灵?对他们目前的生存状态和理念有哪些启迪和感悟呢?
【编者按】 这篇影评有一个非常让人欣慰的地方,就是动感,有老志愿军观看的情景和感受,生动感人,更欣慰的就是反映了影片对当代年轻大学生的影响。一出生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富裕优渥生活条件,不知饥寒交迫为何物的年青人,终于明白了不是世界只有和平安乐,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和平安乐、富裕丰盛的国度。有我们的志愿军“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我们的美好生活建立在他们的牺牲上。”志愿军战士在他们这个年龄,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在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绽放出世上最灿烂的花朵。这盛世太平是当年的那批年轻人用青春、热血、忠诚、勇敢、献身拼搏出来的,通过荧屏,英勇可敬的前辈用《跨过鸭绿江》和当代青年完成了穿越70年的心灵对话。文章特点抓的好,反映了观众真实的心态,非常有激励作用。推荐阅读。编辑: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