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唐诗》之八十 山茶花——牡丹枉用三春力
山茶花——牡丹枉用三春力
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小乔木,别称有曼佗罗树、薮春、山椿、耐冬、晚山茶,以及海石榴等等。
山茶花是中国原产,栽培历史很悠久,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现在有超过300个品种以上。自南朝开始已有山茶花的栽培。唐代山茶花作为珍贵花木栽培。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已十分盛行。明代《花史》中就记有十九个品种:玛瑙茶、鹤顶红、宝珠茶、蕉萼白宝珠、杨妃茶、正宫粉、石榴茶、一捻红、照殿红、晚山茶、南山茶等。
山茶花不是茶树,虽然它们都是山茶科山茶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经说明:“山茶花其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名。”
我认识山茶花是在花圃,是种在花盆里的,大部分时间含苞待放,大部分是红色、白色、或者红白相见,有点像玫瑰,并没有引起“惊艳”的感觉,我想那是因为没有在山茶花的故乡欣赏的缘故吧,花盆里的山茶花怎么可以和成片种植、成片开放“山花烂漫”的山茶花比呢。
我的遗憾有机会弥补,一定会到它的故乡欣赏它的精髓,否则怎么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黎民百姓都赞赏不已呢?这一究竟是值得一探的。
现在先探一下唐朝的山茶花吧,也许能给我一些惊喜。
先说司空图的《红茶花》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描写景物的诗人们见了红山茶花就开始夸,没两把刷子可惜不懂红山茶的美。你想想牡丹拼尽三春的力量开的花在红山茶面前都不算花,你说红山茶得有多美!
再看白居易的《十一月山茶》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也是红山茶花,老白说红山茶开了好似浓艳的红纱,又好似朝霞般闪耀,它的香气在艳阳的春天送出,看起来就像永不凋谢的大红花。
老白的红山茶也算夸到极致,但我以为没有司空图的有韵致。
再看诗僧贯休的《山茶花》,会是什么韵致。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山茶花是得天地之精华开在仙苑的,有它在百花全无颜色。此时有一朵掉在台阶上,看的人会埋怨孙秀。孙秀据说和石崇争石崇的宠姬绿珠,后来石崇死,绿珠坠楼而死报答石崇的宠爱。看来贯休是认为孙秀逼死了绿珠,就像此时香消玉殒台阶上的山茶花。
这是黑色幽默吗?这个比喻好可怕,竟是出自一位僧人。
但是就是他们几个各有偏重的赞美让我更增加了探寻山茶花的兴趣,唐人本就有“为爱名花抵死狂”的豪气,那是我的祖先,我留着他们的血液,也会“为卿疯狂”,一生至少一次,才不枉人生,呵呵,我也是借题发挥。
山茶花到此为止。
【编者按】山茶花沐浴古诗的芬芳,摇落盛唐繁华,唯有山茶依然在诗歌的花圃中摇曳芬芳。点到为止,又何必欲睹芳容。推荐阅读,编辑: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