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云冈沐禅

作者: 童地轴 点击:1411 发表:2017-08-31 23:07:05 闪星:3

摘要:有人说,云冈石窟有十大看点,看名、看形、看窟、看佛、看画、看艺、看史、看人、看联、看寺。我认为,这十大看点关键的一点看是看佛看禅。石窟斑驳的色彩和残损的雕像随着你轻缓的脚步耳提面命地告诉你,一切瞬间和永恒的事物都与时光一起或并存或消失。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云冈石窟当时的盛景。我先后到过大足石刻、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所到之处,无不呈现了浓郁的佛教气息和辉煌的艺术造诣。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这些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穿过雁门关,一个多小时后,我便来到了塞外明珠——大同。大同市位于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替过度地带。本以为这个煤炭之都会烟雾蒙蒙,尘土飞扬,然而迎接我的居然是春日暖阳下湛蓝的天空和微微而拂的和煦春风。和刚才雁门关风雪弥漫的场景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这次来大同,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去拜谒云冈石窟。

1504172520103104.jpg


  一转眼,车便绕过了市区,到了云冈石窟的停车场。我选择了一个高处,静静地眺望武周山四周,一条雪白的冰河缓缓地舒展开来,塞外的早春看不到绿色,一片萧瑟苍茫的景象,唯有冰冻的河面姿容洁白,在阳光的照射下,河面上的冰块璀璨夺目,仿佛呈现这里唯一的生机。这里曾是历史上的边城要塞,八百里长城绕境而过,有400多年的都城史,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曾为两汉要塞、北魏和辽京的都府、明清重镇,是一个蕴藏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大同素有“九边重镇,北方锁钥”之称。目之所及,仿佛那些历史的沧桑都呈现在眼前。从战国到明清时期,这里曾发生过近千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先后有18个帝王巡视过大同,8个皇帝亲任统帅在在这里驰骋疆场,可见这个边陲重镇的战略地位。直至公元398年鲜卑族人拓抜跬统一了北方,定都平城(即大同)建立北魏政权,为控制中原,北魏皇帝实行汉化政策,极力推崇佛教,大兴佛事,因此,大同一带的一些石窟、一批佛塔和寺庙、形制多样的土木结构建筑物也就应运而生。佛教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从此在这里得以发展,传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进入云冈石窟中,澎湃的心绪油然而生。整个石窟东西绵亘一公里左右,跨进“入佛知见”的仿唐代山门,就能看见最早期的几座佛窟和佛龛,历经千年,给人残损凄美的印象。这一区最大的一窟数第三窟,辗转间幽暗曲折,拐弯处,突然出现一尊高达十余米的坐佛,面带微笑,面像丰润圆满,佛身微微前倾,人在佛前,也不过其膝。

  云冈石窟的最辉煌区域的第16窟至20窟,被称为“昙曜五窟”,是昙曜法师主持开凿的,被誉为整个云冈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气势磅礴,窟内华丽壮观,内容丰富。众佛像庄严伟岸,有犍陀罗艺术的风格,有西域遗迹。从第20窟往西,进入云冈石窟的晚期。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皇家工程在云冈就宣告结束,西部山崖主要是民间造像。但是,总体来看,云冈石窟的晚期雕饰更加精美,法像清秀脱俗。走过最后一窟,夕阳在昏黄的天地间欲隐欲现。崖壁终止处,我仍然意犹未尽,漫步沿着小路独自徜徉,远处,群山巍巍,塞北一片苍茫。

1504172508903151.jpg


  “露天大佛”表现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非凡尊容,微笑中蕴涵着豪迈、自信、超脱及欢愉,大佛厚实伟岸的身姿,居高临下、雄浑慈祥。走进“音乐窟”,不禁会被那种氛围、那种无声的音律而感动。这里有众多音乐舞蹈的造像,这些音乐人和种类繁多的乐器,再现了北朝时期音乐和舞蹈的繁荣状况,反映了北魏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社会生活一个侧面,给人一种“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的心性和佛性。

  这是一个早春的黄昏,我独自站在大佛脚下,静静地沐浴塞外的风声,仰望天空中偶尔展翅的飞鸟,俯瞰脚下鹅黄色土地的温润和尚未露头的小草,听春天由远而近的足音,听风中云冈博大精深的禅韵……静观这大大小小的石窟,内心无丝毫挂碍,仿佛和世间琐事暂时绝缘。一种“如沐天恩”的空灵在魂魄幽潭的深处荡起悠绵不绝的回响。

1504172550128135.jpg


  此刻,我在聆听,“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这两千多年前的石雕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历史的风云。用心感受的是一个矗立在大自然中的雕刻博物馆。我倾听到的是鲜卑人朴素而强烈的石头情结,他们刻石纪事,谱写春秋、抒情寄志。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自己刻写到哪里的石头上,其早期的印迹就是石头的历史、石头的文明。就像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哥特式教堂称之为“石化的宗教”,那么以此推断,云冈石窟便可以称作佛教的石化或者石化的佛教。

  鸟过无痕,草色遥看。这春日的聆听,随着心绪里豁然飘起的音律,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工匠们那一弓一直的身姿,一挥一摆的手势,这是时间节奏里荡起的一袖舞蹈,蓄满虔诚,饱蘸着能量,与夕阳的脉搏一起跳动在眼前的黄昏……我们这些红尘中来去的凡夫俗子面对大佛的一颦一笑,好像看到了莲花的舒卷、琵琶的弹拨、飞天的飘拂遨游,就在凿琢平仄的节奏和韵律中,深入浅出地清晰起来,鲜活起来。在忘却尘世纷纭的瞬间,一种生机盎然的光芒,照耀在脚下春华秋实的大地上,头顶上斗转星移的天空随着身边流动不息的风,也即刻旋转起来,彷佛人都要升腾起来的感觉。“高华则朗月繁星,雄大则泰山乔岳,圆畅则流水行云,变幻则凄风急雨”。

  既然为人,我想我们的天性中注定了需要精神的寄托这一原本的基因,若是没有信仰,时空就会虚无,距离也会消逝,神秘无法继续,景仰与敬畏荡然无存。那,我们还是人吗?人具备一种“自然的宗教功能”,这是大师荣格解构人格秘密的核心。先人们用石头、彩绘或声音来展现历史时期某个时代的精神,让我们这些后人发掘出具有永恒价值的内涵,这些内涵贯穿在人类的相互关系中,隐藏在每个前来拜谒者的心灵深处,亦浸润在美丽的风景之中,栩栩如生。

1504172535738468.jpg


  我漫步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我的眼睛、耳朵和相机一直不停的忙碌着,贪婪地扫描着历史的沉积和那些斑驳的佛像,无情的岁月凝固了轮回的沧桑,我却捕捉到了日积月累的慈悲与苍茫千年的风尘。走进你的禅韵,我以卑微虔诚之心皈依于你文明的荣耀。站在你伟岸的肩头,放眼上下五千年,用我欣喜与悲催的心境与你无声地交流。东方的神韵渗入石壁残垣,历史辉煌藏匿于天地间。几度夕阳,几度风雨春秋!观念勾勒了线条,思想雕成了艺术。线条与艺术终究归结于禅意,其崇高庄严的圣境充溢了蓊蔚洇润的宇宙真谛,智慧地告知后人拨云见日的自然规律,诠释了人类生命的本源。

  走入云冈,沐浴禅意,身心静谧如遁入了一种奇幻的境界。在禅意中回首过往,静观天地,看人生百态,幡然醒悟。红尘世俗只如浮光掠影,瞬间悄然而去。置身禅境,能让你少几分焦虑,多几许清凉,禅意能将这尘世的纷纷扰扰化作一撮尘埃归入大地,将内心的欲望与心结化作一抹余香随风而逝……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雕刻吸纳了印度佛教及中国传统艺术,在世界雕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以虔诚之心抵达,看窟、看佛,悟道、悟禅,图文并茂进行解说。历史的沉积和斑驳的岁月,轮回的沧桑和千年的风尘,统统通过雕像逐渐呈现出来。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原来红尘世俗也只如浮光掠影。这诗意漫漫的走笔,这禅意满满的顿悟,需要怎样玲珑的一颗七窍心?强烈推荐。编辑:金豆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