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毛泽东与石家庄{下}

作者: 栗永 点击:1893 发表:2020-12-30 07:20:57 闪星:2

摘要:石家庄紧靠西柏坡,处于交通要道,又有机场,所以石家庄就成了进出西柏坡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了中共中央对内、对外的接待站。另外,这里也是中共中央和周边中直单位的后勤保障中心,当时人们称西柏坡为“西边”,石家庄为“东边”,两地人员来往频繁,开吉普车或骑马一天就能往返一趟。如此,石家庄的接待任务日益繁忙。为了适应这一需要,石家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交际处。市长柯庆施亲自选定了华安西街12号(现西建街1号)为交际处的一部分,特殊使用。这就是309号院。

名人与石家庄之三 伟人情怀 

                             毛泽东与石家庄{下}


                                     毛泽东在309号院

    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就曾到过石家庄市区,在309号院住过,在市内的影院看过戏。

    石家庄紧靠西柏坡,处于交通要道,又有机场,所以石家庄就成了进出西柏坡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了中共中央对内、对外的接待站。另外,这里也是中共中央和周边中直单位的后勤保障中心,当时人们称西柏坡为“西边”,石家庄为“东边”,两地人员来往频繁,开吉普车或骑马一天就能往返一趟。如此,石家庄的接待任务日益繁忙。为了适应这一需要,石家庄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交际处。市长柯庆施亲自选定了华安西街12号(现西建街1号)为交际处的一部分,特殊使用。这就是309号院。

     据时任石家庄副市长的臧伯平回忆:“石家庄紧靠西柏坡,又是我们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于是,石家庄便成了前线的后方基地,接待过往的中央领导、各野战军首长和国际友人,是重要的工作。那时,各野战军首长到中央开会、汇报,都先到石家庄,再到西柏坡,然后再取道石家庄分赴各地。不论谁来,我们都认真接待,妥善安排,他们赴前线时,我们都给他们买些生活用品,以供在前线的军政人员应用,使他们感到我们手里也有了城市,有了后方保障。朱总司令曾在石家庄住过,他老人家很是平易近人,市里开干部会,请他,必到,有时还发表讲话,来指导石家庄的工作。我还接待过彭德怀副总司令员。彭老总生活朴素,有一次陪他吃饭,菜还没上全,他怕误了火车,饭没吃完,就起身乘汽车走了。毛主席也在石家庄住过,这事对外保密,外人谁也不知道。”

    时任市长柯庆施的警卫员杨振华回忆:“1948年冬大雪后的一天晚上,我跟柯市长去309号房院。当时院内警戒很严,柯市长进门后直奔正房,我便到收发室等候,时间久了我去给柯市长送大衣,当我走进会客室时,看见毛主席和柯市长坐在沙发上谈话,我轻轻地从地毯上走过去,把大衣交给柯市长,即刻退出门外。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他特别回忆了毛泽东在石家庄看戏的情景。

     “1948年12月的一个晚上,大雪刚停,寒风凛冽,大街上行人很少,但石家庄影院内却是温暖如春,座无虚席。……观众的目光都投向台前三四排首长席,并小声议论:‘听说毛主席来看戏了。

      毛主席真来看戏了,不过没有坐首长席,而是和警卫员坐在楼下东侧黑影处一个位子上。毛主席穿一件黑色布大衣,戴着大口罩,脚穿一双包头毛皮鞋。附近的观众怎么也没有想到主席就坐在自己身旁。柯庆施市长也没有入坐首长席,而是坐在毛主席的后三排,我与他挨着坐着。”

       关于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看戏,时任石家庄市文教局副局长、后任中央戏曲学院副院长的任桂林同志,也曾回忆起毛泽东主席1948年冬住在石家庄市西部一个独院(即309号),去石家庄电影院(现人民影院)看戏时的情景。那天晚上刚下过雪,天很冷,毛泽东身穿军大衣,脚穿绿色包头毛皮鞋,为了保密还戴着大口罩,看李和曾主演的京剧《捉放曹》、《苏武牧羊》。这是毛主席第一次看李和曾演的京戏。

                             毛泽东在石家庄休养

       1951年2月7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主席又一次来到石家庄,中共中央安排他在这里休养。

        说是休养,其实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主要是对《毛泽东选集》前三卷所收文稿进行最后的选编和改定。

      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着手《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同年11月25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牺牲,中央为减轻毛泽东老年丧子之痛,直到1951年1月底才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他,同时专门安排他到外地作短期休息。毛泽东为了找个安静之处审定《毛泽东选集》,就同意了中央这个安排,于是,1951年2月7日来到石家庄,住进为他准备的住所。

106~TMP0001毛泽东在石家庄休养住处,原保育院.jpg

                                       毛泽东在石家庄休养住处,原保育院

主席的住所是中央办公厅派人先期到达石家庄,与石家庄市委领导一起选定的。这里是新建成的一座保育院,院西侧是胜利公园,即今华北烈士陵园,院北侧是庄稼地,即今省人大和政协驻地,院东侧是今维明大街,院南侧是今中山西路。院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南部是一座灰白色小楼,北部是一幢青砖红瓦的小平房。所以这座保育院又被称为“一号楼”、“小白楼”。现今的白楼宾馆就是在原地建成的,故名“白楼宾馆”。

       毛泽东主席就住在那幢小平房内。主席的房间在这座瓦房进门向左,穿过长长的走廊,中间是他的办公室,办公室中间摆着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左侧是为主席准备的可躺可靠的躺沙发。

       在石家庄休息的日子里,毛主席集中精力投入了编辑工作。在这里,毛主席对《毛泽东选集》的选编工作主要是选稿编目、修改文章、撰写题解注释,此外还亲自参加了一些校对工作。他的办公桌上、床铺一侧摆的都是书籍、文件。他每天上午八点钟左右睡下,下午三四点钟起床,然后就是伏案工作。入夜,万籁俱寂,只有主席办公室的灯光彻夜通亮。惟一的休息是在院中散步。偶尔和身边工作人员聊聊天、打打扑克牌,自己哼两句京戏或湖南花鼓戏。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工作,《毛泽东选集》一卷的编辑工作终告完成,脱手发排。

       说是来休养,可毛泽东主席并未有多少超脱,除投入到修改和选编《毛泽东选集》的工作中外,同时还指挥着重大的党务和国务活动,每天还要处理送来的大量来文来电和书信。对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这三项中心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和数百件批语,正确领导和指挥了各项运动的开展。同专门赶来的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共同研究工作,还在这里审阅、修改了《关于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草案)》,接见了秘密来华访问的日共领袖德田求一。会见后,主席招待德田观看了反映根据地人民在红军撤离苏区后,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电影《翠岗红旗》,边看电影,主席边给德田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这期间,工作人员还几次为毛主席放映《白毛女》、《大地重光》、《胜利重逢》、《义犬救主》等中外影片。

      毛泽东主席对石家庄的情况和活动也很感兴趣,调阅过石家庄市解放后城市管理方面的文件,还寻机会到外边了解情况。

      4月13日下午5时左右,毛主席起床后招呼卫士外出散步。

     三辆汽车从住地出发,沿石(家庄)获(鹿)公路一直向西驶去。冬去春来,阳光和煦,万物复苏,远处大山耸立,公路两侧返青的麦苗在微风吹拂之下,如同绿色绸缎一样起伏波动。主席心情非常好,不时从车内向路旁麦田眺望。车子开到快到山脚下的地方,他看到路旁麦田里有老乡在干活,便叫车停了下来。主席走下公路,来到麦田,一边弯腰俯看小麦长势,一边与地里干活的老乡交谈起来。

主席指着远处一座山问他们:那座山叫什么山?老乡们回答说:叫抱犊寨。

为什么叫抱犊寨呢?主席又问。

      老乡们说:传说过去老百姓上山干活,因为山高坡陡,老牛上去了,小牛上不去,老牛见小牛在山下乱蹦乱叫,也不肯安生干活,只好由人把小牛犊抱上去,所以就叫抱犊寨。

      听了老乡的介绍,主席爽朗地笑了起来。

      接着,主席又问了麦子长势如何,一亩地能打多少斤,现在农民生活怎样?附近的农民见到主席,都围拢过来,主席同他们谈了好一会儿,才被警卫人员劝说返回了住所。

       得知主席外出这一情况后,石家庄市委领导为毛主席的安全而深感不安。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美蒋特务活动频繁。当晚,他们就向主席的秘书叶子龙做了反映,叶子龙向主席汇报后,主席笑着说:“好,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后不出去了。”

     过了几天,4月16日,石家庄市在人民体育场(今中山西路体育馆处)召开公判大会,会场的口号声惊动了住在不远处的毛泽东,他问明情况后就想到会场上亲眼看看怎样镇压反革命,被石家庄市委领导劝阻,未看成。

     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4月27日,市委领导突然接到通知,说毛主席要回北京了,临行前要见见他们。市委书记毛铎、副市长臧伯平及公安局长封云甫等人立即赶到主席住处。主席正聚精会神地看材料,见到市委的同志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材料站了起来,叶子龙把他们向主席做了介绍,主席微笑着同他们握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在对面沙发上。

      毛主席说,我来石家庄住了几十天,今天就要回北京了,特意把你们找来谈谈。主席说,石家庄这个地方很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家庄往西是井陉口的娘子关,可以通往山西的腹地,石家庄就像通往山西的门户,故曰石门。国民党不就是把石家庄叫石门吗?所以,我们首先收复了石家庄,这对国民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孤立北平、收复北平都起过重要作用。

       主席又问到石家庄市有多少人口,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市委的同志简要做了汇报。主席谈到建设石家庄的问题时,特别指出,石家庄附近的土地肥沃,你们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这对支援城市的建设是很重要的。

      这时,叶子龙站在门外向石家庄的同志打手势,他们怕耽误了主席的行程,便站起来告退。主席谈话正在兴致上,他摆了摆手,兴致勃勃地说:不要紧,再坐坐。

     主席又接着问石家庄市的文化教育情况、对私有工商业改造的情况。主席特别问到现在一亩地能收多少斤麦子,听回答说可打200多斤,主席说,你们还要多下点功夫,多打一些井,还可以把滹沱河的水引来浇田。

不知不觉谈话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叶子龙再次向市委领导示意,谈话该结束了。

     市委领导只好站起身,向主席道别,主席微笑着同他们一一握手。

当日,毛主席乘车离开石家庄,返回北京。从2月7日至4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住了80天。

     毛主席离去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领导商定,将保育院保留下来,用作内部招待所,接待中央领导和其他重要宾客。从此,“小白楼”便代替了保育院的称呼,今日为“白楼宾馆”。

 

                 毛泽东评说石家庄历史人物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贯通古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独到、精辟的评说。毛泽东对石家庄历史人物也多有评说,最有代表性的是对赵佗和赵云的评论。

            赵佗——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公元前137年),东垣(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人。秦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爱国将领。公元前218年受秦始皇之命率军戍越,在治理岭南地区中,推行民族亲和政策,维护国家统一,是石家庄地区最早走出的杰出的政治家。

      毛泽东对赵佗非常推崇,对于赵佗治理开发岭南的功绩给予很高评价,把他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以此鼓励要到广东或已在广东工作的干部,希望他们把解放后的广东治理好、建设好。

     那是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3月5日,中央军委在西柏坡发出指示,将原属第三野战军的两广纵队转为隶属第四野战军,准备参加解放两广(广东、广西),要司令员曾生和政委雷经天到西柏坡向中央军委汇报工作。曾生把部队带到河南商丘后便赶到西柏坡,正赶上中央机关迁往北平,来不及汇报了。军委总参谋长周恩来便让他随自己的车走,以便在路上找机会安排他向毛泽东汇报。3月24日晚到涿州要转乘火车,在火车站候车时,周恩来才把曾生介绍给毛泽东。曾生便随毛泽东于3月25日凌晨2时登上火车。

     火车上毛泽东和曾生谈话时,因为曾生是广东人,又要进军两广,就谈到了广东的历史。毛泽东说:你们广东开化很早。秦始皇时代广东就是秦朝管辖的地方。河北人赵佗在广东做官,他对地方治理得不错。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他乘机扩占了粤西、海南岛等地方,自立为王。汉高祖平定天下后,派人去见他,他表示臣服,接受汉朝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曾生当时领会:毛主席讲赵佗,就是让党的干部明白,解放广东后要把广东治理好、建设好。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有一次在广州视察时,曾风趣地称赵佗是“南下干部的第一人”。

                    石家庄市区赵佗公园赵佗纪念馆陈列的毛泽东题词.jpg

                                     石家庄市区赵佗公园赵佗纪念馆陈列的毛泽东题词

       有勇有谋的赵云

      赵云(?~公元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区东古城)人,三国时期蜀国有胆有识的著名将领,封永昌侯。

毛泽东摆脱单纯从战争角度对三国历史和三国历史人物的解读,而是从更广、更深的层面予以评说。毛泽东曾对薄一波说过: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对赵云的评说,一反将赵云看作“勇猛武夫”的传统定论,而是将赵云看作为智勇双全的将领,加以推崇。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经常在文章、书信、谈话、讲话和讲课、报告中谈及赵云。比如,1937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矛盾论》,在“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节,讲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即相反而相成的道理时,举了勇猛和智谋的例子,说:“勇猛要紧,也还要智谋;张飞虽不错,到底不如赵子龙。”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为统一党内思想,讲“事理纷繁,重在主要矛盾”的道理时,在他所举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而进攻东吴遭到失败的例子中,也提到了赵云对刘备的苦谏。

      1944年10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这篇社论是经毛泽东认真修改过的。社论中有一句话说:“华中的伪军士兵,呼新四军为‘四老爷’,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呀,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毛泽东怕读者不解其中的“四老爷”之意,就特别在“呼新四军为‘四老爷’”这句话之后,加上一句“比之为赵子龙”。于是,全句就变成为:“呼新四军为‘四老爷’比之为赵子龙,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的枪说:‘枪呀,我是替四老爷保存的。’”

     1947年6月,在转战陕北期间的小河会议上,决定派陈赓纵队南渡黄河到中原作战。散会后临别时,周恩来笑着对陈赓说:我们的猛张飞就要变成赵子龙了!毛泽东接着说:赵子龙更好么,一身是胆。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政协文史资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石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燕赵文明古城。 一个偶然机会,200户人家的石家庄村被滚滚车轮托举变身大城市。石家庄是新中国的摇篮,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的第一座较大城市。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华北人民政府在这里筹建,新中国的金融事业、新闻事业、水电事业以及一批重要高等学府在石家庄成立和创办,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一块良好的试验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伟人与石家庄的故事鲜为人知,品赏系列纪实文学,回顾峥嵘岁月,领略英雄城市古今历史,重温毛泽东主席的雄才胆略长,更是让我们肃然起敬。 编辑:李先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