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毛泽东与石家庄(上)

作者: 栗永 点击:1279 发表:2020-12-20 06:47:34 闪星:1

石家庄是个英雄的城市,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在石家庄这块热土上,演绎了新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历史活剧的导演就是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使石家庄的近代历史生辉,毛泽东成就了石家庄的区域中心地位。毛泽东与石家庄,构成了石家庄近现代史、石家庄历史文化最为辉煌的篇章。

          1607934612122089.jpg  坐落在石家庄人民广场的毛泽东塑像


毛泽东“钦点”石家庄

 

在1947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石家庄是华北乃至全国的政治中心。

石家庄的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是毛泽东“钦点”的。

话题还要从石家庄解放说起。

1947年11月12日,华北野战军一举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历史,在石家庄掀开了新的一页。

石家庄战役是经毛泽东批准,在中共中央工委指挥下进行的。

1947年10月20日12时,晋察冀军区致电中央工委,提出“拟乘胜夺取石门(石门市,1947年12月26日改为石家庄市)”。

中央工委收到晋察冀军区关于乘胜夺取石家庄的请示报告后,即于23日致电中央军委。同日,中央军委及时回电,同意攻打石家庄。1947年11月6日,石家庄攻坚战正式打响,经过6天6夜激战,11月12日,这座国民党守军苦心经营、视为“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

石家庄解放后不久,中共中央就有了石家庄作为华北解放区政治中心的构想,那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还在转战陕北。毛泽东在一次党内通报中,明确提出:“目前我们正将晋察冀区、晋冀鲁豫区和山东的渤海区统一在一个党委(华北局)、一个政府、一个军事机构的指挥之下(渤海区也许迟一点合并),……该区的领导中心设在石家庄。”(《关于情况的通报》,《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1299页。)

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部署,中央工委紧锣密鼓地组织实施了合并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为建立新中国奠基。至此,石家庄的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石家庄成为华北解放区的中心,为中共中央立足华北,靠近交通线和大城市,指挥战略决战,奠定了基础,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建立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创造了前提条件。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驻石家庄西北的西柏坡,这时的石家庄成为中共中央的前哨和屏障,成为中共中央的对外、对内接待站。历史的发展,又一次把石家庄和中国革命的进程联系起来。继“攻克石门”战役,开创了“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吹响了向城市进军的号角而载人中国革命史册之后,随着中共中央的到来,又一次奠定了石家庄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石家庄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并且有了新的内涵,新的历史使命。

在石家庄这块热土上,伟人毛泽东运筹帷幄,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决定中国两种命运决战的关键时刻,伟人毛泽东,在石家庄导演了埋葬一个旧时代,开创一个新时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巨变。由解放石家庄战役开始,吹响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向城市战略转移的号角,在石家庄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重心转移时的第一个城市政权,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实验田,为中国革命从农村向城市的战略转移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本,为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完善城市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前,第一个召开城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民政权,“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由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向成为执政党转变的序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地位的历史进程。

1947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战略进攻号角的吹响,直接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已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只有从农村走入城市,建立城市政权,才能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而石家庄这样重要的城市的解放,开启了夺取城市、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形势的发展,促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同时,把注意力转向思考和研究城市工作,制定正确的城市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石家庄在解放之初的城市接管、城市管理、城市改造的工作实践中,在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全面制定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为有效接管城市、管理城市、改造城市,提供了样本。因此,从中央领导,到地方党组织和政府,都非常注重对石家庄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中央工委总结了石家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于1948年2月19日形成了《中央工委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的正式文件,发给有关地区和领导同志,作为“现在及将来进行城市工作的参考”,并报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收到中央工委《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的总结后,迅速于1948年2月25日向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发出了《中央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指出“像石家庄这样重要的经验”,“必须引起全党注意。”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必须讨论”中央工委的总结,并“当作党内文件印发至地方地委一级,军队团委一级”,并要求今后“管理城市的工作方针及方法”,“应即以”“攻占石家庄初期管理石家庄的方针及方法为基本方针及方法”。要求,“为了将党的注意力不偏重战争与农村工作,而引导到注意城市工作,为了使现已取得的城市的工作在我们手里迅速做好,为了对今后取得的城市的工作事先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与组织准备,中央责成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占领的城市,凡有人口五万以上者,逐一作出简明扼要的工作总结,并限三至四个月内完成此项总结”。

而毛泽东本人则在中共中央12月会议后,把主要精力放到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策的研究上,既包括土地改革、整党、新区工作、统一战线,自然也包括城市工作。仅在1848年上半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有关政策和策略的指示,为新华社撰写的评论和文章,在许多场合的讲演就有将近百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15篇。毛泽东研究、探索了城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

从石家庄解放的1947年底,到1949年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一年多时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基本方针和政策确立的时期。正是从总结石家庄的经验开始,经毛泽东悉心研究、总结,陆续解放了的城市的实践、摸索,使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逐步形成和完善,为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顺利执掌全国政权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领导中国革命走完了民主革命的历程;在这里,孕育了新中国中央政权的雏形,绘就了新中国的蓝图;在这里,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新中国的多项事业创立发展。

1949年3月,随着中共中央迁入北京,河北省省会定址保定,石家庄的中心地位一度失却。但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没有忘记石家庄,20世纪50年代初,曾计划将河北省会迁入石家庄。因故,河北省会落脚天津,最终,于1968年又迁入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地位又回归石家庄。

  

   毛泽东的西柏坡情结

 

距石家庄60公里的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全村百十来户人家。原称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北坡上翠柏苍郁而得名。西柏坡因与东侧的东柏卜相对而居,二者合称为柏卜。民国初改“卜”为“坡”,始称柏坡。1937年冬,村里有了第一个中共党员,中共党组织开始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于晋察冀解放区,是革命老根据地。1947年3月29日,在转战陕北途中,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划分为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战争;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去华北开展中央委托的工作;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委,也留在陕北配合中央前委工作。5月,刘少奇和朱德通过了解情况,并派安子文等人亲自考察,报经在陕北的毛泽东同意,就把中央工委的地址选在了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西柏坡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中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607934698540350.jpg                                     毛泽东在西柏坡


白毛女的故乡


西柏坡周围一带历史上隶属平山县。平山,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共产党员活动,1931年7月正式建立党组织,到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全县已有700余名党员、党支部70余个,并且组织了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平山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七一八团(俗称平山团)就是在1937年10月由2300多平山农民组成的,后被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也出在平山。平山还是“白毛女”的故乡。1938年7月,《新华日报》以《一个不平凡的县》为题,发表了报道平山的长篇通讯。这些,都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1938年9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听说当日的值星区队长曹慕尧是平山人,作完报告后就专门找曹慕尧,说:我正想了解平山的情况,你们县的党组织和群众的政治觉悟如何?你是不是清楚?曹慕尧作了详细解答。毛泽东很惊讶地说:你对情况如此熟悉,以前在平山工作过?担任什么职务?曹慕尧说:担任平山县委书记。毛泽东进一步向曹慕尧了解了平山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生产情况。不久,第一二0师的七一八团(即平山团),就奉调陕北担任卫戍延安的任务,在南泥湾开荒生产,受到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的接见。与此同时,党中央还决定华北联合大学由延安到平山开展敌后办学。后来,当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从陕北起程赴华北,毛泽东送行时也风趣地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在到达西柏坡,毛泽东对西柏坡很满意,他对刘少奇说:你们选择的这个西柏坡,是个理想的总指挥部。

毛泽东从1948年5月27日晚到达西柏坡至1949年3月23日上午11时离开,在西柏坡总共住了302天。在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的“九月会议”,制定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方针,初步规划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全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情系西柏坡


在西柏坡,留下了许多领袖与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毛泽东教农民栽插稻秧就是一例,至今都在西柏坡流传着。

那是1948年7月中旬,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毛泽东主席来到西柏坡村东散步。

西柏坡濒临滹沱河,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时,正是盛夏,田野一片碧绿,偶有微风吹过,使人顿感凉爽了许多。

毛泽东一边欣赏着田园风光,一边信步走着。走着走着,便看见一位农民弯着腰、赤着脚正在稻田里拔草。毛泽东主席看着又细又弱的稻苗,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停下脚步,向老农大声地招呼:“喂,老乡!”

老农听见有人喊他,忙走了过来。毛泽东主席用湖南话说:“你们这里种稻子不是插秧吗?”怕老农听不明白,说着,用手比划着插秧的动作。

老农民从手势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忙说:“不是,俺们这里没有栽过稻子,都是直接往地里撒种。”

毛泽东主席问:“一亩地打多少啊?”

老农说:“好年成顶多打两石,平常年景打一石五六。”

毛泽东主席说:“这么好的地打这么点稻子,产量太低了。这样种不好,我们那里都是先育秧,然后再插秧,稻子长得又粗又壮,一亩地能打七八百斤。”毛主席一边说一边作手势,“你明年不妨试一试。”

老农听不大懂毛泽东的湖南话。这时,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杨尚昆急忙说:“老乡,这位同志说,他们的家乡大部分是稻田,他们那里的种稻方法是,先育秧后插秧,这种方法比你们这里直播打的多,你明年不妨试一试。”

老农终于弄明白毛主席说的种稻方法。过后,老农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毛泽东却一直记挂在心里。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并没有忘记这里,仍然关心着西柏坡的生产和群众的生活。

1949年就请西柏坡的党支部书记到北京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1951年12月中旬,毛泽东给西柏坡党支部写信,提醒他们来年春天种水稻时一定要先育苗、后插秧,大家互助合作,把农业生产搞好。1953年3月下旬,他又派了农业科技人员专程到西柏坡指导种水稻。1958年6月,毛主席还惦记着西柏坡种稻的事,特意让中央办公厅给西柏坡写信,让他们到水稻高产的涿县去学习。经过学习,西柏坡一带的水稻越种越好。于是,毛泽东主席教农民种水稻的故事也越传越广,越传越远。

在50年代中期的一个严冬,毛泽东还派他的秘书田家英、林克到西柏坡进行社会调查,历时20多天,回到中南海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对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非常重视和赞赏。在1958年春,他又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给西柏坡党支部写信,让他们到外地参观学习,改变旧的耕作方法,学种水稻。直到1964年3月,毛泽东在邯郸同河北、山西部分省地委负责人谈话时,还谈到50年代田家英和林克到西柏坡调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毛泽东与樱娘


樱娘,原名小樱子,是西柏坡村老支部书记的女儿。1948年,还是12岁的小樱子,就和毛泽东主席打过交道了。那年12月26日,她受父亲的嘱托,挎着一藤篮红枣,送到毛泽东在西柏坡的住处,祝贺毛泽东主席生日。她天真、率直又执拗,对毛泽东主席说了好多话,还特别说明:“我送枣不送藤篮”,“要不,我明年还怎么给你送礼呀!”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来到北京,她父亲去参加开国大典,小樱子托父亲给毛泽东捎去了她自己一个一个挑出来的满满的一藤篮红枣,用的还是那只藤篮。毛泽东看到这只藤篮和红枣后,很想小樱子,就派人连夜开车把小樱子从西柏坡接到北京,直接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联欢晚会。

1960年,24岁的小樱子远嫁到北京延庆县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她未能摆脱贫困,在十几年里,还用她那只两次给毛泽东送枣的藤篮装上鸡蛋到北京去卖。1972年,她接到父亲生命垂危的急讯后赶回西柏坡,父亲临终嘱咐她,一定要想法到北京代他见见毛主席。

1975年12月26日,小樱子又挎着那只藤篮来到了北京中南海,这次藤篮里已无红枣可装,装的是山楂。此时的小樱子早已变成樱娘了,但她那执拗的脾气丝毫未改。不管警卫怎样劝说,她就是坚持要见毛主席……最后终于来到了毛泽东的病榻旁。在给毛泽东叩头拜寿后,樱娘嚎啕大哭,哭累了就和毛泽东说点话。毛泽东的眼圈也是红的。当毛泽东问她这么多年农村生活怎么样,为什么不来看他时,樱娘不语。再问他农村生活到底怎样,樱娘说:“主席,我不敢说。”毛泽东说:“你说吧,老人不见小人怪,你说实话,说真话。”樱娘犹豫了一阵:“那我说啦,农村生活很不好,真的。”樱娘要走,毛泽东说:“别走,别走。”樱娘走出门口,想起还没腾出藤篮带回去,就又回来了,走到毛主席病床前说:“主席,我又回来了。”毛泽东说:“你还讲,讲。”樱娘说:“我没有什么讲的了。”毛泽东要吃樱娘送来的礼物,他咬了点山楂的皮说:“酸。”毛泽东留樱娘,晚上吃了寿宴。第二天樱娘又挎着她的那只藤篮离开了北京。

改革开放后,樱娘在村里承包了个养鸡场,办得还不错。有一年她还被推选为国庆观礼代表,再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政协文史资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石家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下,石家庄在党的工作重心又农村向大城市转移的历史关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毛主席时时关心着西坂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西坂坡百姓息息相惜。伟大领袖的人民情结令人肃然起敬。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