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残肢挥椽笔 壮志写春秋

作者: 香磨山人 点击:1387 发表:2020-10-19 13:10:24 闪星:2

        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优胜者

  2006年8月,东方小巴黎哈尔滨鲜花怒放,柳丝飞扬。第二届满黑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在这里激烈角逐。来自木兰县的残疾人选手刘伟山,连闯市选拔赛和省预赛关口,顺利进入决赛,并以优异成绩夺取封面摄影比赛第三名。当竞赛组委会负责人得知刘伟山并非专业搞摄影时,都感到很惊讶。其实,与摄影这个业余爱好相比,刘伟山从事20多年的地方志专业工作干得更加出色。

  担心同学受伤,自己却发生意外

  l955年,刘伟山出生在木兰县石河乡农民家庭。家境的贫寒,世态的炎凉,使他过早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小立下奋进的志向。读初中时,他以良好的品行、优异的成绩赢得同学的拥戴和老师的信赖,被选为班长和学校团总支副书记。

  1970年12月25日,刘伟山带领同学到校办农场劳动,看到李国生同学铡草动作有些忙乱,担心弄不好出事故,就主动将李国生替换下来。刘伟山迎着灰尘、冒着危险往铡草机入草。他把手伸进铡草机进草槽前端排除故障。由于没有安全挡板防护,铡草机一转动,他右手霎时被铡草机绞进。惊慌失措的同学把他右手拽出来时,血肉模糊的右手只剩下小拇指和一节无名指。

  俗话说“十指连心”、“一刺在指,痛疼难忍’’。一下断去手指,岂不撕肝裂胆之疼?然而,在突如其来灾难面前,1 6岁的刘伟山表现得异常坚强,特别镇静。他嘱咐同学不要惊慌。注意安全接着干,铡草机不要停下来。”然后,他才在同学护送下,离开农场、赶到医院医治。两个月后,伤愈后的刘伟山回到课堂。他用右手虎口和小拇指夹钢笔记笔记、写作业。为学好文化知识,他以超人毅力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刘伟山把“安全让给同学,把危险留给自己’’和“身残志更坚,学习当模范”的感人事迹,很快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流传开来。在县里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大会上,他精彩的演讲敫起全场阵阵掌声,许多人潸然泪下。那时,他只有17岁。

  爱岗敬业的地方志战线骨干

  1985年,刘伟山到木兰县志办任编辑。生活向这位而立之年的残疾人又提出新的挑战。“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本着这一宗旨,他又开始人生新的奋斗。带着《新华字典》、《汉语语法》和修志参考书,他在工作实践中,学本领、长见识、积经捡、做奉献。经老同志热心帮助和自己刻苦钻研,不论县内收集、编篡资料,还是赴外地翻拍历史照片,他样样任务都完成的十分出色。

  1993年,刘伟山的妻子,因车祸不幸去世,那年他的儿子1 3岁。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没有把刘伟山压垮。相反,他以坚韧的毅力既当爹:又当妈照看好孩子,同时又努力工作。

  1995年《木兰县志》修志工作进入最紧张阶段。为集中精力工作,同时也为了圆自己无法实现的入伍之梦,刘伟山将年仅1 5岁的儿二子送到部队当兵。他则把全副精力没日没夜投放在编辑工作。

  1993年,《木兰县志》在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首次评奖中,荣获三等奖。了解内情的同行都说:《木兰县志》出版.发行和获奖,刘伟山虽仅是编辑,也功不可没。

  1997年,刘伟山开始全面负责木兰县县志办工作。从那时起,他在这个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_了二十年。在有些人眼里,县志办并不是什么好单位,县志办主任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因为这个单位要权没权,要钱没钱;县志办主任更没啥油水可捞。可是,刘伟山却不这样看。他把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他所从事的事业,看得比泰山还要重。他觉得在县志办工作,能够亲手留下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的“资政、教化、存史”的宝贵史料,就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能从事这样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也是自己人生的莫大光荣。因而,二十年来,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地拼搏着、探索着。他的脚下,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1997年,在他主导下,木兰县志办开始中断4年之久的《木兰年鉴》编撰工作。从那时到现在,这项工作始终没间断。十年下来,他亲手编撰的《木兰年鉴》洋洋300多万言。

  当时,上级并没要求开展这项业务。然而,刘伟山通过编撰《木兰县志》,深感收集县志资料之艰辛,及时留存史料之必要。编辑年鉴,逐年积累珍贵史料,即收事半功倍之效。又获补充经费之益。于是,他不辞辛苦,下决心做好这项工作。

  然而,开展此项工作,困难迎面扑来。由于人们当时认识不足,无论资料收集与整理,还是出版经费筹集与年鉴发行,都面临诸多困难。但是,重重困难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那时,一些的同行好心劝他,不要多操这份心,多挨这些累。不干这些活,也照样当你的县志办主任;多挨这些累,也未必有人说你好。然而,这些人的奉劝,并没有动摇他编撰年鉴的决心。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十载《木兰年鉴》,给编撰《木兰县志》续志和部门志书带来极大便利。2006年5月1 8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67号国务院令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捧读国务院这个政令,刘伟山笑了。他笑得是那样欣慰。两年来,作为编撰地方综合年鉴的先行者刘伟山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都介绍了经验。

  1997年,全国性地方志续志工作开始了。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刘伟山不等不靠,闻风而动。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木兰县地方志续志启动之快,效果之好,在全省名列前茅。

  1998年6月2 1日,黑龙江省志办主任许中仁和哈尔滨市地志办主任都兴武等一行9人,莅临木兰检查指导。通过认真检查,他们对木兰县续志启动工作给予首肯。1999年以来,木兰县志办始终位居省、市地方志工作先进行列。刘伟山也年年荣获省、市续志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9年,他的学术论文“充分发挥志书效益,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省第三次地方志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刘伟山的突出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得到业内专家和学者赞赏。他被推选为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地方志学会理事。2000年,在全省第三次年鉴评奖活动中,他被评为优秀主编。2006年,他被授予副编审职称。

  十个春秋,3650个日日夜夜。为逐字逐句编辑好300多万言的7年鉴,不知有多少个白天和夜晚,刘伟山是在潮湿、冷凉的办公室里度过。顾不上是吃饭是经常的事。忙到深夜,他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了。第二天早上,揉揉眼睛,又开始一天的忙碌。1998年,一位县委领导目睹这种状况,深受感动。他把办公室行军床和被褥亲自送过来,让刘伟山劳累之时,能躺下直直腰,夜里加班,能在办公室睡个安稳觉。

  然而.当年的伤残和多年来超负荷工作,使刘伟山身体严重透支。1998年,年仅43岁的他就戴上老花镜。右手严重伤残,导致血液循环无法到达肢体末梢,致使他右肢肌肉逐年萎缩。2000年以来,这种状况愈发严重。右腿肌肉萎缩导致行走困难,他以摩托车代步;右手肌肉萎缩不能写字,他左手打字,用电脑处理文字材料。面对伤残,他永远是强者;面对事业,他永远是胜者;面对生活,他永远是勇者。

  刘伟山身残志坚、勇于拼搏的品格、出类拔萃的工作成果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得到木兰县党政组织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赞许。1998年,他光荣当选木兰县政协委员。2002年和 2006年,他两次高票当选木兰县政协常委。

  淡泊的人生,无悔的追求

  进入2007年,《木兰县志续志》进入初审阶段。为按时高标隹完成志稿审定任务,刘伟山工作节奏更快了,工作强度更大了。2007年春节和“五、一”长假,他始终在办公室审阅材料,一天也没休息。在县政府几位警卫眼里,刘伟山是县政府大院里每年上班天数最多和每天上班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刘伟山说:“人生在世,总得为后人留下点东西。司马迁一生虽曾饱受屈辱,但一部《史记》,却令后人受用永远。今生令世,我做不了司马迁那么大的事情,但是,后人们会从我亲手编撰的史料中受到教益。有了这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人生无悔。”

  在刘伟山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本封面发黄的工作手册。每天他都会把这本手册拿出来看几眼。 笔记本扉页端端正正写着这样三行字:


  修志精神:

  淡泊名利,敬业爱岗、

  存真求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

  这是他担任木兰县志办主任第一天立下的誓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编辑年鉴,逐年积累珍贵史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要收集大量资料,存真求实,是一项细致入微,非常繁重劳累的工作。本文报道的是黑龙江省木兰县志办主任刘伟山, 在《木兰县志》修志、续编工作和《木兰年鉴》编撰工作中的突出事迹,刘伟山主持编辑的《木兰县志》和《木兰年鉴》得到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同行们的一致赞誉,他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殊荣,可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作为一个残疾人 ,十个春秋,逐字逐句编辑好300多万言的7年鉴,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作者不仅报道了他以伤残之手二十年来,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还介绍了他从小到大的优秀品德,他的家庭情况,他的身体现状,无不倾注着作者及所有了解刘伟山的人对刘伟山的敬慕之情,也让读者感动不已。报道内容全面完整,条理清晰,意味深刻。推荐阅读。编辑:红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