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一诺千金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1944 发表:2017-08-23 23:52:30 闪星:4

摘要:在东北的最美季——五月,银河悦读文友跨越千里,来到吉林永吉金家满族乡,做了为期两天的扶贫采风活动。这是一次满汉携手的脱贫活动,是一次跨越千里的“金”“银”相会,是一诺千金的践诺之行,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1503531495169631.jpg直到今天,还清楚的记得那次金家扶贫活动,除保留“银河悦读吉林扶贫采风小分队”的微信群,还完整保留了所有照片与聊天记录,舍不得清理,更舍不得删掉。就像学生常常复习功课,我也时常打开微信,翻看着一张张照片,阅读着一条条留言,仔细回味着那短暂的两天经历,让思绪重回五月美好的日子——金家扶贫之行。

金家之行,源于一个邀请和一个承诺。是金家满族乡扶贫书记秋雨长风的盛情相邀,是银河悦读老总独上月楼的欣然承诺,于是就有了为期两天的金家之行,有了银河悦读中文网站成立后的第一次线下活动,有了这跨越千里的东北绿色采风。

这是一诺千金的践诺之行。

 

一、有缘相逢

银河悦读与金家满族有缘,这缘分起源于那个邀请。没有看到邀请的经过,也不知邀请如何进行,依我看,一定很美,很感人。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在一个神圣庄严的时刻,吉林永吉金家满族自治乡精准扶贫书记秋雨长风,怀着真心带着诚意,向银河悦读网站老总独上月楼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一定是希望月楼以及所有文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地处吉林偏远地带的金家山区走一走、看一看,为金家乡亲们摆脱贫困出点主意、想点办法。想必,月楼董事长一定是欣然应允,一定是应允了在合适的时间,离开繁华的帝都北京,去往千里之外的偏僻之地——吉林永吉金家乡,做一次扶贫采风之行。我猜想事情一定是这样子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开始,有开始就会有一个美好的过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东北五月,是播种季节,车过之处,随处可见劳作的人影。金家满族位于吉林省永吉西北部,依山傍水,土肥人勤气候独特,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纯农业的生态模式让它成为贫困乡村。众所周知,优美的田园风光历来是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密切相连的,金家满族也不例外。金家村民祖祖辈辈安分的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自然,他们也许想走出山区逛逛长春看看北京,但他们肯定不会想到,在春耕季节,会有许多外地人风尘仆仆来到自己的小山村,对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送书送钱。银河悦读总部在首都北京,是一家面向中年人的中文网站,依靠现代化网络服务于成千上万的文友和读者。活跃在网上的文友,大约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们会从自己的故乡走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吉林永吉,不为寻金觅银,不为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跟这里的乡亲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摆脱贫困想方设法,为他们未来的生活献计献策。

银河悦读一定与金家满族有缘,不然的话,网站文友遍布全国各地,烟雨江南有,塞北大漠有,繁华都市有,偏僻乡村有,银河悦读没有选择城市,没有选择乡村,而是选择了山区,选择了金家满族作为精准扶贫基地,除了缘分,还真找不到其他理由。

也是,自古以来,汉字“金”与“银”就是固定搭配,不是常用“真金白银”来比拟我们拥有的财富么。就连《说文解字》也这样解释:“金,五色金也,凡有五色,下有白金、青金、赤金、黑金,合黄金为五色,黄为之长,生于土”。对于“银” ,则说“白金也,从金”,原来在词汇意义中,“金”与“银”同属五金谱系。依照这样的思路,银河与金家可算同一宗姓,发展中注定有一次亲密的接触,有一次美好的相逢。

与城市的喧嚣比,这里是宁静恬淡的;与城市的富足比,这里是贫穷简陋的;与城市的繁华比,这里是原始古朴的;与城市的现代化比,这里充满传统的韵味。银河悦读与金家满族,一家在南一家在北,一家舞文一家务农,一家身居闹市一家位居乡野,一家是纯粹的都市模式一家是典型的乡村状态。他们,无论空间位置还是从业方法,无论生存方式还是生活态度,没有一点可比性也没有一点联系。然而,世上的事情从来就不是按照已有经验和预测发展,因了那个邀请与承诺,银河与金家就有机会聚在一起,有机会把酒言欢促膝谈心,有机会谈脱贫话创收。银河与金家,如同行驶在不同轨道的两辆车,没有平行没有交集,是起于邀请源于承诺,才有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了这满汉携手脱贫的东北之行。

 

二、一诺千金

有了承诺,必得付诸行动,于是,金家之行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于是,金家之行就成了践诺之行,成了一诺千金之行。这一诺,是社长对书记邀请的回应,是文友对金家满族的关爱;这千金,是银河悦读文友对金家满族的文化帮扶精神抚慰;这千金,是月楼社长对老张精准扶贫的万元善款。

践诺之行首先体现在对金家的文化帮扶上。在金家满族干净整洁的村部,当月楼社长缓缓揭下那块鲜艳的红色丝绸,写有“银河悦读书屋”的金属牌匾一下跃入人们的眼帘,在晚霞辉映的村部墙上,散发着不可小觑的文化魅力。社长将银河网站文友出版的几十册图书郑重的交给村长,希望他们不仅要摆脱经济的贫困,更要摆脱文化的匮乏。就这样,一册册散发着油墨馨香的图书,从社长手中传到村长手中,那用红丝带捆扎的图书,带着作者的期望带着文友的祝福,在金家满族安家落户了。于是,金家有了自己的阅览室,银河悦读网站有了第一个线下书屋。于是,这践诺之行,也成了一次捐书之行,文化“播种”之行。这个温馨的书屋这批精选的书籍,一定会在金家播下希望播下理想,播下金家人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与努力,这是银河悦读为金家文化扶贫所尽的绵薄之力。此刻,我眼前再一次浮现出那些书籍,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些书名,比如《心若在梦就在》,比如《给梦一把梯子》。是的,心在梦就在,只要有心,就会有梦,有梦就有追求,有梦就会有未来。给有梦想的金家人一把梯子,他们肯定会攀援而上,追逐金家的脱贫之梦、富裕之梦。

我一直以为,划分贫富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除了金钱,还应该用道德的高下,心地的善恶,去衡量一个人精神的贫富程度。使用这个标准看待金家的贫与富,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它建了多少新房、买了多少汽车、存了多少金钱这些物质层面。走进金家村部,会议室干净明亮,桌椅排列整齐,鲜红的党旗、鲜明的党员自律标准、醒目的“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板报,无一不在诉说着金家党支部精进向上、引导百姓努力脱贫的理想和诉求。看着这干净整洁的村委会,一丝欣慰油然而生,我想,一个连村委会都这么纤尘不染的乡村,一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有一群富有活力的村民,他们肯定不会甘于贫困坐等救济,假以时日,金家定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践诺之行还体现在对老张蜂房建造的帮扶上。“如果你是真的贫困户,希望你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做,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如果你不是贫困户,希望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帮扶贫困,小善积成大德,助人度过难关。”社长月楼这样说,老张就是她所说的真的贫困户,他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扶贫书记秋雨长风的帮助下,鼓足勇气,开始了他艰难地脱贫行动:养蜂。得知此情,社长拿出节省下的一万元现款,送给老张。接过跨越千里的万元善款,淳朴的山里老汉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只见他快步走向蜂巢,拿出还在酿造中的蜂蜜,请大家品尝,他不断的说“等蜜割好,我就给你们寄过去”“等蜜割好,我就给你们寄过去”……

一万元,也许只是富豪的一顿饭钱,也许只是富二代的一个手包钱,但对于老张来说,它却是蜜蜂过冬的材料钱,是他摆脱贫困的有力保障,这万元善款如同久旱后的及时透雨,解决了老张的燃眉之急。给老张捐赠的万元善款,是真正的一诺千金,是精准的扶贫资金,它功在眼前,利在后代。

我一直以为,真正的贫穷是精神上的萎靡不振,是行动上的不思进取,是理想中缺少对未来的规划,是现实中缺少对行动的敦促。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金家不在此列,老张们不在此列。其实,金家满族是富有的,他们拥有清新甘洌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没有污染的土地,未施农药的瓜果,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健康生活方式,据此而言,他们非但不穷,简直可算富有。忽然想起他们曾经的问题“你一个月挣多少钱?”问这话时,他们就那样好奇的、眼神干净的看着我,没有扭捏也不躲闪,静静等待我的答复。这是一群心地坦荡的人,一群内心强大的人,只有自信自强的人,才能这样光明磊落毫不掩饰自己对他人的好奇。仅凭这点,也不能把他们列入贫穷之列,是的,他们不是贫穷,只是暂时的不富裕。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足。

 

三、盛情款待

还在车里就闻到浓浓的鱼香,下车后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那熬鱼的灶具——架在大门外的一口大铁锅。锅旁,有扎着围裙的男人女人忙碌着,几条大鱼泛着有金黄的色泽,咕嘟着浓稠的汤汁,白色的雾气氤氲在周围,与旁边挂着彩灯的小树一起,渲染出热闹和喜庆。

走进房里,依次看到了墙上的年画儿桌上的搪瓷小缸。这年画儿是第一代领导人的集体合影,四位国家领导脸上洋溢着微笑,给人以和平安定之感;那搪瓷小缸印着毛主席头像,一溜儿摆放在桌上,仿佛等待检阅的年轻战士。年画儿、搪瓷小缸,上世纪曾经的宠儿,如今早已难觅其踪,此刻,在东北老乡温暖的炕头,它就端端正正贴在墙上,整整齐齐坐在桌上,它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唤起的是一代人对青春岁月的美好追怀。屋子的主角是一铺土炕, 盘腿坐在炕上,有过插队经历的文友,拿着那个小缸摩挲着,或许她的思绪已经飘回当年,她边看边说“我在北大荒的时候,就用这样的缸子喝水。不见它有好多年了,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谁的青春不美好,谁的生活不怀旧,即是回不到曾经的地方,看看相似的风景,摸摸相似的物件,也算了却了那思念之情怀旧之愿。

油汪汪的大鱼上桌了,香喷喷的土鸡上桌了,黄澄澄的鸡蛋上桌了,绿莹莹的素菜上桌了,红艳艳的西瓜上桌了;凳子摆顺了,碗筷放好了,东北小烧倒满了;村长来了,书记来了,户主来了,一声“干杯”,这跨越千里素昧平生的两拨人,聚在远离京城的农家小院,一起欢歌笑语,一起举杯相庆。当我端起酒碗学着东北乡亲大口喝酒的时候,忽觉自己也是东北人,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样子洒脱极了,这感觉舒服极了。一直以来,对于东北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影视里书本上。来到东北,才真切的感受到东北乡亲的热情,领会了东北文化的豪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没错。

酒宴渐入高潮,忽然注意到,那些忙碌了半天的女人没有上桌,真的,桌子上没有她们的身影。离开酒桌,我悄悄去了厨房,发现刚刚热闹的厨房此刻非常安静,刚刚杂乱的厨房此刻非常整洁,那些帮厨的女人静静的坐在地上,享受着忙碌后的闲暇。女人不上桌,是本地习俗还是她们觉得人多上桌不妥?如果是本地风俗,那在家她们有无地位?

我这样思忖,立马又坚决否定了这念头,我不情愿是陈规陋习约束着她们,我愿意她们是幸福的,愿意她们是因人多不上桌的,更愿意她们是有地位和尊严的。自古以来,在乡下,女人永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尽管她们是丈夫事业和孩子学业的坚强后盾,尽管她们支撑着家庭的幸福大厦,可她们的付出是常被忽略的。她们为啥不上桌?抑制住想要聊聊的冲动,我没去打扰她们,悄悄离开厨房。现代诗人黄永玉曾这样赞美妻子,“不是好女儿,哪来的好情人,不是好情人,哪来的好妻子,不是好妻子,哪来的好母亲。”就把这诗献给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妻子、母亲吧。

……

平整的稻田里,有男女在插秧,他们眼前是已经插好的秧苗,那前后左右整齐划一的秧苗,好像将军刚刚排好的兵布好的阵;他们身后平展的稻田里,蔚蓝的天空映在里面,洁白的云朵映在里面,嫩绿的秧苗映在里面,忙碌的身影映在里面,那双手舞蹈般的插秧动作,极具诱惑力,我挽起裤腿随即下水。可还没动手,耳畔就响起“不行,停下,停下。”我一愣神,回到了炕上,原来是插秧的场景光临了我的梦境。

东北的太阳早早跃上了天空,时间才刚四点,老乡就已经起床做饭。一架隆隆作响的磨豆机,一盆泡好的黄澄澄豆子,一个冒着热气的铁锅,一炉熊熊燃烧的火焰,一个满脸笑容的男人,一个忙着择菜的女人。那妻子正说“不行,停下,停下”!原来,妻子看到丈夫磨豆顺序不对,正在纠正,那丈夫听到这话,微微一笑,继续工作。我呆了,有小院住平房,养鸡养狗,种菜养花,观乡村景,吃农家饭,这不就是我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定义么?原来城市人寻找的幸福,就在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就在他们平凡的生活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陶醉在温馨的生活场景里。

见我起来,男主人笑着打招呼,知道我要洗脸刷牙,便张罗着端过一大盆水,不好意思的说:“水有点凉,现在正熬豆浆,没来得及热水。”三三俩俩的男人慢慢聚在这个小院里,像极了一家人。“你真的是教授?”“嗯,副的”。“那……”大个子的中年男人欲言又止。不知道他想说啥,我看着他,如同看自家兄弟,眼里满是爱意。见我如此坦然,他直率的问“教授一月挣多少钱?”“有三千吗?”哦,原来,他想知道这个。另一人告诉我,我们干好了,一个月挣的比你多。听了这话,我瞬间释然,我宁愿听到他们挣得的比我多,我宁愿听到他们说自己生活很幸福。即是戏谑“堂堂教授每月那点钱,够干啥”我也完全不去计较。

那个很久没说话的人突然说“你没有架子。”是的,我没有架子,我跟这群农民兄弟坐在一起,说着山西的物产,聊着东北的乡俗;是的,我没有架子,我不会颐指气使,也不会拒人千里。虽然不知道他们想象中的教授该什么样子,但从他们看我如家人的眼神里,知道他们认同了我。我是普通人,是人人能够亲近的人,就算我不能为他们分忧解难,也应该不让他们望而生畏。 

离开金家的时候,竟然依依不舍。两天的时间很短,短到我们没有熟悉村舍,没有认全村民;两天的时间又很长,长到足以让我记忆一生,回味无穷。

银河悦读与金家的渊源,如文友对联所写“长风搭虹桥,银河耀金家”。

也让我用对联为这小文画上句号吧:

金家邀约,赤心赤诚意浓浓,

银河践诺,情真情切爱悠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银河悦读与金家联姻,对口扶贫,已不是新题。而这篇纪实从有缘相逢、一诺千金、盛情款待、豆浆情浓四个方面全方位再现李董率相关人员深入实地考察、捐款、兴办银河悦读书屋等善事义举及当地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文笔精美,情感真挚,特加星推荐。编辑:溪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