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晋祠谒古

作者: 童地轴 点击:1633 发表:2017-08-19 21:59:13 闪星:4

摘要:在晋祠行走,殿堂楼阁有些色彩暗沉,甚至有些陈灰积垢的感触,从观感上令人压郁。可是,晋祠之美,在山,在树,在水,在古建筑,在那些智慧的古人。“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于晋祠。”这是清末晋祠镇举人刘大鹏撰写的《晋祠志》中所言。确实,晋祠之美不仅在于山水、古柏和宫殿,更在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它具有我们民族浓烈的文化气息。

晋祠.jpg  晋祠,乃三晋之根,三晋之魂!

  太原出来往西南方向,不到半小时,晋祠就在眼前了。顺着一条路边的清溪,桥下是水,水中有亭,亭中有井,汩汩流淌的溪流如线缕,如锦缎,穿亭绕榭,潺潺不绝。水边那些巍然千百年的建筑和古柏或与水相望,或临水而立,让人感叹这些古老的楼亭和松柏就是在这水上一直漂着的。顺水一路走来,与你邂逅的不仅有那些精彩绝伦的建筑和古柏,圣母殿、鱼沼飞梁、水镜台,你还会邂逅很多人,一代帝王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思想家傅山,建筑学家梁思成,诗人林徽因,军事家冯玉祥,艺术家梅兰芳……

  据史料记载,晋祠最早是祭祀晋国之主唐叔虞的。晋国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他被封到今山西境内。当时人们把山西一部分称为“唐”,他先是封在唐地,所以又被称为唐叔虞。后来他的儿子迁都于晋水之旁,就改名为晋。所以,山西这一带后来都称为晋。

  步入晋祠,你会发现古建筑之美、雕塑之美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融合得十分和谐。圣母殿是晋祠最著名的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传圣母为姬虞之母姜氏。圣母殿殿堂空阔,在43尊精美彩塑女像中,姜氏居中而坐,神态端庄,雍容华贵,凤冠霞披。其余的宫廷侍女,姿态各异,或怨或嗔或笑或窃窃私语,极其传神。

  位于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造型独特,下为方沼,上为飞梁,沼内多鱼,故称鱼沼。梁思成评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则仅此一例,洵为可贵。”鱼沼还是乡民春旱祈求雨水的地方,晋人称为雩祭。

  桥下观鱼沼泉水,鱼戏水草群群出没觅食,或缓缓游动水面上或鱼翔浅底,许多游人伫立桥上观鱼,竟然忘了归程。与游人一起沉醉不归的还有金人台上的四尊铁人,这几尊铁人铸于北宋年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鞘明甲亮,熠熠泛光。

  水镜台是晋祠另一座颇为传奇的建筑。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为后台,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敞开,演时为前台。据说台下埋大瓮八口,为扩音之用。这个戏台主要是为四乡八里的乡民节日娱乐而建。间或也举行一些迎神祭祀的民间活动。由于古代平民终年辛劳,仅得一饱,闲暇有限,为了调剂生活,就借祭祀的机会欢庆一番。这种民间的迎神赛社的祭祀仪式,是我国古代民间礼仪性和娱乐性的民众聚集活动。《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天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为乐矣。”宋元时期戏曲兴盛,为适应迎神赛社时的演出需要,在露台、乐亭的基础上分前场后幕,单面开敞的戏台。场地也由四周围观,有固定方向的戏场便在各祠庙中普遍出现了。迎神赛社而产生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型公共性活动。也促使祠庙中要建有大容量的场院。有的还形成了商业、集会、宗教、社交等综合功能的庙前广场或庙前街。于是,早期的庙会也是随庆典祀献,就这样形成了。

  水是晋祠之源,晋祠,因为水,才得以延续了三千多个的春秋。传奇的水母楼、难老清清泉、沧桑周柏唐槐,以及晋祠里所有郁郁葱葱的生命迹象和古老建筑,就像盛开在难老泉上的一朵朵奇葩,开开合合,贯串时空三千年。难老泉,从悬翁山流淌而来,从《诗经》里孕育而出。踏上那凹凸不平的千年石板路,寻声而觅,我来到了难老泉的泉眼前。只见一股一股的泉水争相从泉眼涌出来,似乎永远冒不完,永远不会干涸。落下花瓣轻轻地依偎在水面上,随泉水漂流着。泉水潺潺向远处悠悠流去,让人感叹泉水难老,岁月亦难老。

  有水相依,便有绿色的生命。自周成王“桐叶封地”后,一片树叶开创了三晋的起源,树即为晋祠的根脉。晋祠树木葱笼,有的是万年长青的周柏唐槐。周柏历2750多年,唐槐900余年。分别卧于水旁庙宇之间,虬枝伸天入地,笼阴遮阳,越长越青翠。漫步晋祠随处可见根之所在。斑驳的树干深锁着世事演变的年轮,飘落的树叶凭吊着前赴后继的哲人……移步徜徉,一棵又一棵柏枝虬劲,树叶墨绿的古柏,宛若一尊尊大自然的精美雕塑,它们就是呈现在眼前的活化石。东岳祠前的周柏,冠顶赫然如盖,偃卧于石阶旁,宛若老者谈古论道;昊天祠内的唐槐,六人合抱不拢,盘根错节,微风拂动,树叶飘摇,恰似老妪梳妆点面;更有圣母殿前的周柏,历经风雨三千载,树皮斑剥,筋骨尽露,但铜骨铁筋更加伟岸,盘根崛起,直耸云霄。树顶向下勾曲,如巨龙俯冲大地,冠顶绿叶恰似旋起的云烟浓雾……举目仰望一棵又一棵古柏,仿佛千年的岁月如此的寻常,人间的沧桑那么平淡。风萧萧雨沥沥,它们在这里摇曳着悲和喜的记忆,荡涤着荣与辱的年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样安详,静静地用其倔强的根须把大地紧紧缠绕,茂盛的枝叶伸向蓝天白云、遮覆青山绿水,聆听着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鸟鸣声,目视暮鼓晨钟里悲欢离合的人间岁月……

  遥想当年,以李渊、李世民为首的一群晋人,跪拜在祖先的灵位前,是怎样的壮怀激烈?公元617年夏天,在隋朝江山的风雨飘摇之中,太原留守李渊正在加紧起兵的最后准备。李渊来到了晋祠,为起兵祈祷。在他看来,自己起兵无异于当年武王伐纣,而唐叔虞正是武王之子,求他来保佑自然是寓义深刻。李渊、李世民审时度势,汲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教训,以“仁义”感召天下,从众者如风随影,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而敌人望风而逃。这支“仁义之师”可以说所向披靡。仅仅126天之后便攻占了长安。第二年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为了纪念晋人的祖先唐叔虞,取国号为“唐”。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唐太宗在东征高丽的归途中来到了太原。第二年正月二十六,唐太宗驾幸晋祠,留下了晋祠最为珍贵的文物,树立于贞观宝翰亭内的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晋祠之铭并序》。书碑一方面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的建国史迹以达到宣扬李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答谢了叔虞神灵保佑李氏王朝“龙兴太原,实祷祠下,以一戎衣成帝业”的冥冥之功。它是一篇代封禅之作,也可以说是一篇对当年李渊祷于祠下的还愿之作。唐太宗一生雅好翰墨,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晋祠之铭并序》的书法颇具王体特色,全篇四十个“之”字无一雷同,是唐太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也是一篇融其政治思想、文学书法艺术于一体的旷世之作。《晋祠之铭并序》从碑成之日起人们就争相拓摹,被誉为仅次于《兰亭序》的艺术瑰宝。唐太宗曾将其拓片作为礼物赠给外国使节。唐碑使晋祠名噪一时,唐代许多文人显贵都慕名而来。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个春天。大诗人李白受好友元参军之邀,千里跋涉来到太原。知己相逢,举杯邀月。到太原不几天,李白就和朋友一起搭救了一位遇难将领。那位将领就是后来平定“安史之乱”、使大唐转危为安威镇九州的名将“汾阳王”郭子仪。李白第一次游晋祠就是在这一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古泉亭边,“御制碑”前,飞梁桥上,千年柏下,他迟迟不肯归去。四月初的一天,李白和友人再次到晋祠沽酒泛舟。春明景和,小船悠悠,当船漂至难老泉水出口处,诗人伸手撩拨那晶莹透澈的泉水,一时惊动了戏水的鱼儿,萍草浮动,碧水涟漪。泛舟游晋祠,成为李白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十几年后依然念念难忘,他在《忆旧游》中这样描述这段往事:“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麟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唱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由此,“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便成为描写难老泉水的绝唱,传诵千古。那一年,李白的云游持续到秋天才结束,中秋时节,返回长安前,他又写下《太原早秋》:“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时光进入宋代,300年后的庆历三年和庆历四年,作为河东公使的欧阳修和陕西宣抚使的范仲淹分别来到晋祠,欧阳修此次的河东之行留下了令人称道的《晋祠》“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在《咏晋祠水》,范仲淹开篇即描绘了晋水源头的秀丽景致“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援”,后笔锋一转,“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抒发了经过前一年“庆历新政”失败打击后,作者治国之策难酬的忧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良好祝愿,表现了作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济世忧民的情操和胸怀。

  可见,被晋祠陶醉的有多少名流雅士,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

  “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月来色白,真人心印一珠明”。又过了600年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初,思想家傅山离开了他名为“避地”实为策划抗清斗争根据地的盂县山区,回到了以晋祠为落脚点的汾西地区。自从他散尽家财以后,寒暑数易,晋祠这一带山民每逢薄暮时分,夕阳快要西下,经常见到山道上的傅山父子路过此地。儿子挽车,走在前面;每逢遇到崎岖不平地段,傅山总是快走几步,搭上手使劲推上一段。无论是上山采药,或是傅山父子依靠出卖药材,字,画等劳作一整天之余,回到云陶洞歇息。表面上,他过着“烧香捣药”,“画纸围棋”的隐逸生活。实际上他与人策划在汾阳建立武装抗清秘密根据地,待机起义。傅山反清复明的意志十分坚定。在当时动荡、变革的历史条件下,晋祠一度成了众星灿烂,学术研究的场所。顾炎武与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客寓晋祠,与傅山一起展开学术研究。顾炎武提倡“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的精神。傅山父子则写下了赞颂晋祠周柏的《古柏歌》以歌颂古柏的劲节。傅山为了表明它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还为晋祠柏月山房正亭题写了“留山”二字,匾末还题了小字数行:“山可留乎?不移则留,谓之留山,其然其不然!”出乎同样信念,傅山在晋水源头难老亭上题了“难老”二字,笔力苍劲,高古奇迈,令人望而起敬。

  傅山在晋祠一带隐居,到清康熙十七年,前后长达三十多年之久。试想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傅山的哲学思想逐渐趋于成熟,与此同时,在金石,考证,书法,绘画,医药,诗文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傅山的一生,是在明末清初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的时期度过的。他的哲学思想在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里的成就,无论是民族,民主思想,经世致用思想,还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其著作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不是可以推论,是晋祠的胸襟给了傅山“回风舞雪散憨云,下上芦花梦陇湮”那种暮宿逆旅,思深忧远的情怀,是晋祠成就了傅山的气节、思想和抱负。

  来到晋祠,你不能不与梁思成、林徽因相遇。梁、林二先生险些错过这个让他们惊喜愉悦之地。晋祠这个太原附近的“名胜”,他们原来并不打算到此一访。只是离开太原去汾阳时,汽车爬上了一个山坡,绕着晋祠背后过去时,“忽然间我们才惊异的抓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侧影,爱不忍释。相信晋祠虽成‘名胜’却仍为‘古迹’无疑。那样魁伟的殿顶,雄大的斗拱,深远的出檐,到汽车过了对面山坡时,尚巍巍在望,非常醒目。”他们惭愧将晋祠列为“名胜”定其不古,相约“为了心目中的一角殿宇”归途中一定至此下车。就这样当他们从汾阳归来时,终于在晋祠做了半日停留。这半日,他们写下了中国建筑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原县晋祠》。“一进了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时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做花园。其实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花园……各殿雄壮,巍然其间,使初进园时的印象,感到俯仰堂皇,左右秀媚,无所不适。”

  ……

  在晋祠行走,殿堂楼阁有些色彩暗沉,甚至有些陈灰积垢的感触,从观感上令人压郁。可是,晋祠之美,在山,在树,在水,在古建筑,在那些智慧的古人。“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于晋祠。”这是清末晋祠镇举人刘大鹏撰写的《晋祠志》中所言。确实,晋祠之美不仅在于山水、古柏和宫殿,更在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它具有我们民族浓烈的文化气息。

  已近晌午,在晋祠徒步行走了三个小时,视觉所至让人处于亢奋状态,此刻才觉得有些疲惫,漫不经心地走在一个林荫小道上。小道的尽头、红墙绿树间一座宝塔赫然矗立。穿过翰香馆,走进浮屠院,塔就在我眼前了。此刻,有钟敲响了十二下,时间在分明地流动。我凝视着巍巍佛塔,感觉时间就是这样在晋祠内一日一日,一年一年,百年千年地缓缓流逝。倒羡慕这些铁铸彩塑之身,时间在会在他们身上定格,他们不在乎季节的轮回,生命的囚禁与自由。  

  登上仙阁梯云。沿阶而上,扶手的石柱蚀得苍白斑驳,让人感受到日月的沧桑。观晋祠全景,看葱郁的千年古树,古朴的亭台和宫殿。熙攘喧闹的红尘在远方,这一刻的空白与洁净让我的内心由衷地发出虔诚的微笑。“沧桑”和“流年”在历史中沉淀,心灵在流浪中洗涤,行走,真好。

  在回程的路上,看着两旁的流水,我不禁默默缅想,晋祠的殿堂就是周成王的诺言,晋祠的古柏是李世民的笔墨,晋祠的水流是李白的情思,晋祠的小道和亭台是傅山心里的璞玉,晋祠的阳光和空气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画稿和诗文……正如祠内一副对联所云:“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咲有声有色文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晋祠之美,在山,在树,在水,在古建筑,在那些智慧的古人。这些人,包括:一代帝王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思想家傅山,建筑学家梁思成,诗人林徽因,军事家冯玉祥,艺术家梅兰芳等等。他们代表着晋祠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彰显着浓烈的民族文化气息。作者移步换景,引领读者或靠近,或聆听,或感知,翻开晋祠千百年来的底蕴,那些岁月,那些思想,那些境界,便都逐一呈现。从自然之景到人文之境,视觉高度亢奋,听觉愈发敏锐,感官充分调动,只为这一程的虔诚遇见。沧桑在历史中沉淀,心灵在流浪中洗涤。这一刻,红尘已远,放空自己,与历史相视而笑。精彩游记,推荐阅读。编辑:金豆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