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父亲的电风扇(外一篇)

作者: 杨柳依 点击:1152 发表:2020-06-22 11:16:14 闪星:2

摘要:一台电风扇,蕴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一个电子琴,悠扬的琴声,氤氲着浓浓的亲情。

  在父亲的房间里,存放着一台钻石牌坐式电风扇。这台电风扇比一般的电风扇要大,要重。就是这台笨重的电风扇,父母却视如宝贝,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换。是因为这台电风扇不仅质量好,而且还蕴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父亲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一所小学做老师。这所学校在公路旁边,距离县城有十多里路。在距离县城三、四十里的地方,有个劳教所。那时从县城到劳教所的班车不多,一天只有三趟,途经他所在学校的门前。


  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住在附近,放学后就回家了,只有父亲和另外一对夫妇远离家乡,住在学校里。


  某年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父亲正在宿舍吃饭,突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见到门外站着一个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中年妇女从深圳来探望正在劳教所接受教育的儿子的,由于错过了班车时间,她只好步行到劳教所,但因认不得路,走了半天还未走到目的地。眼见天色已晚,又下着雨,她心急如焚。彷徨中,她见路旁有间学校,便进入校园来。她请求父亲让她在学校过一晚,明天早上继续赶路。


  父亲见她饥寒交迫、可怜兮兮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他招呼中年妇女吃过饭后,把宿舍让给她歇息,自己去课室睡觉。


  第二天一早,中年妇女向父亲道过谢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父亲调离那间学校,回到家乡附近的学校教书。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一天,一封来自深圳的信突然寄到我们家里——当年的那位中年妇女千寻百问,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地址。信中,她邀请我父母到她家作客。


  我父母到深圳,见到了那位当年的中年妇女张阿姨,如今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太太。


  看到我父亲,她激动地说:“幸好找到你,不然我这一辈子都无法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从她的叙述中,父亲了解到,当年她辞别我父亲后,到劳教所探望了儿子,儿子不久就释放回家了。儿子经商赚了点钱,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她一直有个心愿,在有生之年找到我父亲,当面感谢当年的借宿之恩。因为当时没有电话,我父亲又调离了原来的学校,她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我父亲的通讯地址。


  父亲听了张老太的陈述,也十分感动。想不到自己当年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的善行却让对方记挂了二十多年。


  张老太一家热情招待我父母。临别时,她送了很多礼物给我父母,其中有一个是钻石牌坐式电风扇。


  之后,张老太又邀请我父母去她家做客两次,每次都送礼物给我父母。后来张老太跟儿子去了香港居住,不久便去世。之后她儿子跟我父亲还有联系,后来他们全家移民出国,联系中断了。


  借宿张老太这件事,父亲很少提起,是一次我跟母亲聊家事时无意中说到这台风扇,才知道它的来历。


  父亲常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能帮人时就帮人,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他对张老太知恩图报的美德大为赞赏,教育我们要向她学习。


  去年一月,父亲走完了他八十四年的人生路程,辞世时一脸安详。


  父亲离我们而去了,但电风扇仍在,亲情仍在。睹物思人,感概万分。父亲和电风扇的故事,将会在家中代代相传。


  轻轻按下开关键,扇叶转动了,呼呼作响的风声中仿佛传来父亲的叮咛:感恩之心要常有,善小之事莫不为。




  远去的琴声



  旧屋客房墙的一隅,放着一个电子琴——那是父亲生前用过的。琴已经半年没动过了,上面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父亲退休前是小学教师。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篮球、乒乓球都打得好,琴棋书画也略懂一点。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拉二胡——父亲在外地教书,周末回来,村里一个爱好音乐的青年总是带一把二胡来找他。原来他是想报考音乐学院,而村里懂音乐的人不多,所以来请教我父亲。于是,家里便经常传出拉二胡的声音,什么《平湖秋月》《饿马摇铃》,那时我不懂音乐,但悠扬的乐声从家中响起,我便感到特别自豪。后来我爱好音乐,读师范时毫不犹豫地选修了音乐,或许都是受父亲影响。


  父亲退休后几年,迷上了打麻将。母亲拗不过他,只好任由他。弟弟见他一天到晚长时间地打麻将,担心影响身体,于是买了一台电子琴给他。


  父亲对这个电子琴很喜欢,之前爱好音乐的兴致又回来了。父亲弹琴时,母亲站在旁边,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夫弹妇唱,十分合拍。父亲弹琴没有乐谱,完全是凭记忆弹出来的。为了便于父亲弹奏,母亲把他会弹的歌名整理出来,记在本子上。比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珊瑚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因为有了弹琴这爱好,父亲去打麻将的时间少了。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几年前那个母亲节的情景,令我记忆犹深。


  那天,我们姐弟几家人回乡下探望父母。我特意买了一束鲜花,要给母亲一个惊喜。来到娘家楼下,听到屋里传来电子琴声,原来是父亲在弹琴,母亲跟着音乐歌唱:“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我把花束递给母亲时,母亲很是惊喜,拿着鲜花的手有点颤动。


  母亲问是什么花。我说:“康乃馨,是专门送给母亲的花。”


  “谢谢!谢谢!”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绽开了一朵灿烂的菊花。


  我把花插在花瓶里,顿时,整个客厅清香四溢。


  我和弟弟、弟媳等人在做饭,父母继续在厅里弹琴唱歌。吃过饭后,大家请父亲再弹几首歌曲,父亲答应了。


  他弹了《南泥湾》《茉莉花》等曲,母亲跟着音乐唱,我也跟着唱了起来。“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白又香人人夸……”众人拍手鼓掌,都赞扬父亲的琴弹得好。父亲好不开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客厅里花香缭绕,琴声悠扬,欢声笑语。


  2017年11月,母亲不幸匆匆辞世。一个月后,我们把父亲接到我的旧屋住,并请了护工来照顾他。因为我旧屋在一楼,便于老人家出入。父亲虽然行动不大方便,但是在旁人搀扶下还可以走路。护工每天扶他到校园湖边的亭子里逛逛、坐坐。


  为了给父亲解闷,弟弟把放在乡下的电子琴带来了。可能是年老体衰或者因为孤独,他不爱弹琴了。只有当我们邀请他弹琴时,他才弹一下。平时是护工照顾他,我和弟妹、弟媳轮流去陪父亲,父亲不至于太寂寞。因此我的旧屋里,经常琴声缭绕。父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半年前,护工杨叔因身体问题住了院,我们只好到中介请临时护工。


  临时请来的护工责任心不强。一天凌晨,护工没有看护好父亲,父亲摔倒了,摔得鼻子破损,血流如注。当我赶过去看到父亲满脸是血时,心如刀割。马上叫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止了血,缝了几针。父亲在医院住了近两周,瘦了很多。出院后,身体大不如前。手举不起来,不能自己舀饭吃,更不能弹琴。


  护工杨叔身体康复后,继续负责照顾我父亲。


  父亲的胃口尚可,我的心有些许安慰。只希望他的身体慢慢恢复。


  2018年年底,天气突然变冷,一下子冷到只有几度。父亲不小心受了寒,导致肺感染,高烧不止。带他到医院住院退了烧,刚出院不久又发烧,又一次住院,如此反复,前后住了三次院,基本没有停过吃药。


  2019年1月30日,大年廿六,父亲出院几天了,一切如常。我趁天气晴朗在家打扫卫生,中午没过去陪他吃饭。突然接到护工电话,说父亲情况危殆。我急忙放下手工的活儿,飞奔而去。看见他坐在轮椅上,没有气息,一脸安详——刚才大弟用轮椅推他出去溜达,他说要回家,大弟便推他回去。护工在厨房做饭,大弟上街买东西。回到家,见父亲咳嗽,一口痰咳不出,堵在口里,喘不过气来……


  如今,父亲去世四个月了,电子琴声消失了半年有多。睹物思人,看到电子琴,我便想起他弹琴的情形,想起他最后一年与我们朝夕相见的日子。


  父亲,感谢您曾用琴声点燃我对音乐的兴趣;感谢您用琴声给我们带来快乐。感谢上天让我们姐弟有机会陪伴您,让您在浓浓的亲情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如果有来世,我们再做父女。


  父亲节快到了,这是我第一个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我和弟妹们都十分想念您和母亲。如果天堂也有电子琴,相信您会和母亲一起弹唱的,对吧?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一台老旧的电风扇,记载了父亲乐于助人,与良善结缘的一段温暖而美好的故事;一台电子琴是父亲多才多艺与母亲感情至深、家庭和谐美满的见证。父亲节之际,作者睹物思人,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思念着父亲,用心感受着父亲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良好家教,给自己和弟妹们留下了浓浓的父爱亲情和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感谢投稿!推荐阅读。编辑:天街小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