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唐诗之十二:女萝
女萝的学名叫松萝,地衣门松萝科松萝属附生植物。因为长的特别,有很多很形象的别称,比如: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松毛、海风藤、金丝藤、云雾草、老君须、过山龙等,一看名字就可以想象出植物的形态。
女萝作为附生植物,意思就是靠依附它物生长,“色青而细长,无杂蔓”,因为常攀附在松树上就称为松萝,远望犹如条条绳索下垂,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女萝存在的历史很长,比有文字史长,当然比《诗经》更长,但这已经够久远的了,就让其中的女萝“闪亮登场”,感受一下数千年前的“她”是怎样一种状态。
《诗经·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
大意是:“鹿皮礼帽真漂亮,为何将它戴头顶?你的酒浆都甘醇,你的肴馔是珍品。来的哪里有外人,都是兄弟非别人。茑和女萝蔓儿长,依附松柏悄攀援。未曾见到君子面,忧心忡忡神不安。如今见到君子面,荣幸相聚真喜欢。”
这是一首贵族兄弟相聚的宴饮诗,诗中写贵族请他的兄弟、姻亲来宴饮作乐,赴宴者赋诗以表心意,心意就是我等是“茑与女萝”,贵族是“松柏”,所以,我们还是要仰仗你的,“施于松柏”,表示对这位贵族的攀附。
看来我们的先祖早就看出女萝之于松柏就是一种依附关系,这样的依附关系在此诗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状态和仰慕。
《楚辞》中也有,这是南方的女萝,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大意:好像有人从山的弯处经过,那是我身披薜荔腰间系着松萝。含情脉脉巧笑倩兮,你爱慕我的姿态窈窕婀娜。
这是我没意想到的,松萝居然不是表示和松的依附关系,而是美丽山鬼腰间的腰带,出人意料,但完全情理之中,更符合松萝似绳索的本来面目。没有想到,完全是受了《诗经·小雅·頍弁》的影响,其实后来大多的文人都受此影响,也固化了松萝的依附作用,忘记它本是绳索一般的本源。
那就“梦回大唐”,再看看大唐的女萝,会翻出新花样吗?
大唐诗人写到女萝的真不少,就选二位诗人的“女萝”感受一下吧。
再三选取,还是选了李白的“女萝”,对李白总有割舍不下的情愫。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度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这是李白还在长安,送友人归隐湖南时写的诗。
用白云作歌是有缘由的,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问归隐山中的陶弘景:“山中何所有?”陶弘景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此,白云就和归隐挂上勾了。李白的白云一定脱胎于此。
南北到处有白云,高洁的白云伴随你。你去楚地,白云也跟你渡湘水。你看到了吗?湘水上,屈子的美丽山鬼披着女萝衣迎接你,你正是那山鬼喜欢爱慕洁身自好的君子。那你就早早过去吧,高卧白云,何等潇洒飘逸。
李白的女萝不出人意料,他化用屈子的“女萝”正是表明自己的心迹。终于有一天,李白在长安呆不住了,从此浪迹天涯,高卧白云。
诗仙李白浪漫写女萝,诗圣杜甫现实也写女萝。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诗文略长一些,但值得一看。
这是一位弃妇,因为战乱导致的家庭破裂。
幽静的山谷,有一位绝代佳人居住。自己说,我本是良家女子,家道沦落才到此与草木为伴。其实女子家曾经是高官,她是官二代。但是社会动荡,兄弟都被杀死,我连尸骨都不能收取,所谓的高官此时有什么用呢?
自我家家道中落,马上就体会到世态炎凉,丈夫抛弃了我,另娶新欢。“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山中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世道就是如此。我只好来到这里,那侍女刚刚变卖了首饰回来,扯了些藤萝(女萝)修补茅屋。采花不是为了戴,采的柏子已经满满一大捧。天气已经转寒,那绝世佳人的衣衫单薄,落日余晖里,她依着修竹想心事。
读来令人唏嘘感叹,这样的“佳人”不当也罢。修补茅屋的“萝”真的能抵挡风寒吗?山鬼的女萝衣如果是美丽的浪漫的想像,但这时的佳人是真的需要一间温暖的茅屋,但愿女萝能带去一丝温暖,温暖一下饱受世态炎凉折磨的绝世佳人。
从李白和杜甫写到的女萝,就可看出他们的意趣方向都不同。从他们的雅称“诗仙”、“诗圣”也能完全感受出不同。
猛然间有一种无力感,我知道是受了杜甫的影响,他的《佳人》无辜,就是穿越千年依然感受到世情的薄凉,世情没变,女萝也没变。
2019年7月9日星期二
【编者按】“女萝,又名松萝,是一种地衣类植物,全体为无数细枝,状如线,长数尺,靠依附他物生长。”百度这样介绍女萝。女萝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田间地头都是它生长的地方,可女萝却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也不断出现它的身影,作家们以它为描述对象,写下或哀婉或感伤的诗句,比如《诗•小雅•頍弁》比如《楚辞•九歌•山鬼》,比如《汉书•礼乐志》,比如李白“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比如杜甫“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再比如林下蕉客《女萝——湘水上女萝衣》。那么,大唐诗人和当今作家,对依附生长、丝状下垂的“女萝”抱什么态度?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