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念物记】 讴歌指尖扬州 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 张立民 点击:6871 发表:2020-05-28 15:11:28 闪星:14

摘要:其实,扬州手艺远不止书中这些,仅列入扬州市非遗保护名录的就有300多项,且还有多少尚未列入的。《念物记》两者兼顾地为读者展示了扬州手艺人的指尖绝技和精神世界,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扬州手艺人会感谢梅静记得他们,宣传他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仍有传承人”。一幅《清明上河图》历经千年依然能够光彩夺目,一部《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也一定会穿越岁月,常读常新。对此,我深信不疑。  


现在强调文化自信,只因有人不自信。说起中国历史来,便是庙堂内斗、江湖险恶、封建保守、愚昧落后,自感脸红心跳。于是,转而追捧韩式时尚,崇拜欧式生活等等。虽也有高举国学旗帜的,但仅限于拜孔子、诵古诗、穿汉服,喝“心灵鸡汤”,这种形式上的复古和阿Q精神,更让人脸红、害臊。

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读了梅静的纪实文学专著《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不禁豁然一亮。她在书中提供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扬州手艺,通过深入观察和历史透视,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古典美学、工匠精神与民族智慧,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风雅之区、巧手之乡。千年流淌的运河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促成了品质生活和艺术需求。应运而生的扬州手艺素以技艺精湛、艺术精绝而闻名于世,有着“指尖上扬州“之美誉。梅静用四年多的业余时间,深入市井街巷、工厂车间、乡村作坊、私宅豪院、流动货摊,采访了23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仔细观察了制作流程和生存现状,认真研究了历史起源、传承脉络、工艺特色及创新发展,而后创造性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加以再现,内容翔实,细节生动,人物传神,堪称扬州手艺的《清明上河图》,其心至诚,其情至纯,其行至艰,其功至伟,必将在扬州文化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梅静坚持为传统文化掌灯、替能工巧匠立传之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和支持。掩卷沉思,15万多字和300余幅插图,既有沉甸甸的份量,亦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其中,有三点留下深刻印象:

               

坚守文化之根

扬州手艺属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指尖载体和生长根基。然而,它们处在活态流变之中,如不及时传承和守护,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数字化生产和国际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其生存空间受到强烈的挤压,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习近平同志反复提醒:“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多次强调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

梅静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根,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了。”这句话中有叹息、有惋惜,也有珍念、有坚守。扬州手艺人在守护文化之根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和感人的故事。梅静正是在他们的感召之下,才把为手艺人写像、留声和树碑的这项份外工作坚持做下去,做到底。

梅静在书的《后记》中写道:“这本书的播种与结果,可以说,都是一个意外。”梅静是职业检察官,也是成名作家。事先,她根本没想到会为手艺人写作,更没想到写成一本书。可说意外,其实并不意外。梅静是扬州人,从小受到维扬文化的熏染,喜读线装书籍,爱逛老物件市场,乐与有趣的手艺人交朋友。正由于有了这个爱好,2015年《绿扬》杂志约她写一篇有关扬州古籍版片保护的文章,梅静欣然接受。在这次采访写作中,她触摸到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技艺,以及上世纪70年代十多万枚古籍版片所经历的劫后重生,还有那些在喧嚣尘世中寂寞坚守的老艺人。他们珍念造物精神,守护文化之根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她。《素笺不言,雕版有声》一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又油然而生,使梅静欲罢不能,从此自觉投入,自费寻访,自主业余创作。

梅静向有关部门要来列入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的扬州手艺名录,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和传承人,而后逐个联系走访。有着制作绒花绝活儿的杨家惠,擅长用蚕丝来制作花和鸟,色泽艳丽,质感很强,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但,她的付出与收益严重失衡,很少有人愿意来坐这个冷板凳。杨家惠明知世境和时尚变了,可她有难舍情缘,不希望这门手艺在她手里断了。还有杨本梅和赵树宪,都在努力守护这门技艺,制作出挂屏《五亭春韵》,摆设《火凤凰》。这似乎是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但就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使绒花制作技艺获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梅感叹他们的坚守和创作,挥笔写下了《花影何处笑春风》,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最让梅静感动的是,老艺人是这样,也有年轻人挺身而出。文房四宝、古书、古画、书版等,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简牍之后,纸和雕版印刷承担着记录中华文明的重任。然而,有关技艺已成为无人问津的高冷职业,但又是保护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行当。王军大学毕业后开了家书店,由于喜欢古书,逐渐迷上了修复技术。可是,书店规模越开越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清苦。王军认为,古书中浓缩着家国历史,承载着人间悲欢,不可再生,无比珍贵,不应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更不能以残破面目留存于世。他苦心钻研修复技术,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古书整容师。梅静称赞他:“唤醒古书一缕香”。

姚文俊在修复古画上颇有名气。梅静夹着一幅病画去登门求医,以为他一定是个白胡子一大把的长者,没想到是个稚气未脱的男娃娃,一问才25岁。梅静花费半年多时间,仔细观察小姚修复一幅古画的全过程,并多次与他交谈感受。笑称他是慢性子的小师傅,善意地劝他,既然生意这么好,可否把活儿干得快一些。小姚却说,这活儿凭的就是一个“慢“字,一旦失误就会将古画送进坟墓。梅静用美文《伫一曲,水墨青春》,向这个不图挣大钱,一心恢复古画青春的90后致以亲切敬意。

 

传承创新之魂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扬州手艺并非呆板地传承,教条地固守,而是有着创新发展的优良传统,坚持在生存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使其产品不断发扬光大。梅静在书中充分展示了扬州手艺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并热情地加以讴歌。

剔红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扬州手艺,曾经屡出精品,享誉海内外。但,这种技艺不仅工序繁复,而且很费功夫。先要把树漆与朱砂调好,再刷到胎体上,至少要刷几百遍,累积至一定的厚度,才能在上面雕刻图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从扬州玉器的山子雕获得灵感,将其与剔红结合,先后创作了《东山对弈图》、《江山一览》、《湖山叠翠》等剔红作品,达到了当代中国雕技的最高水平,在国家和国际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接连斩获金奖。他的徒弟们则尝试把现代元素植入剔红,把传统器形转变为浅浮雕壁饰,乃至应用于笔、镇纸、手把件等文房用品,市场前景看好。

曾经是扬州文化名片的留青竹刻,功夫独到,富含意境。74岁的尤子玉是这项技艺的顶尖人物,刀法出神入化,作品魅力无穷。他的父亲尤紫轩是扬州有名的刻竹大师,著有《竹刻皮雕》一书。尤子玉在刻竹时,总要与放在案边的父亲作品比一比,自愧不如,奋力赶超。其实,尤子玉的技艺已经颇为精到,刀下的骏马、钟馗等形象都栩栩如生。梅静对尤子玉的自身严格要求非常赞同,在《竹筠青青》的篇尾,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看法:“回望历史,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远离尘嚣和功利的,它是骨子里流淌的性情,沉浸中萌发的生命。它需要环境的养育,更需要内心的坚持。这也是魏晋士人、唐宋逸者以及尤子玉父辈们,何以艺术丰茂的原因。”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必会的四艺。然而,琴则非今日之琴,仿制难,创新更难。梅静亲耳聆听了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人马维衡在“玉峰”古琴上演奏的古曲,如奔流江河,如拍岸浪涛,仿佛祥云飞渡天空,好似仙人隐现琼台。说起斫琴来,马维衡虽有“南马北王”之号,却自称是个“火烧师傅”。从选材、挖斫、推光、上弦到调试,严格遵循古法,讲求慢工出细活儿,像烤烧饼一样,对古琴的137个发音点,一个一个地去打通,不留下一个哑点。他斫的每张琴,都不是简单“克隆”的,而是张张有个性、把把有独到的特色。他先后创制的虞舟、黄钟、维衡等古琴,既符合古制朴风又有清新韵致,赢得了世人夸赞。梅静用《琴音心曲谁与共》来讴歌他的斫琴追求。

漆砂砚是一种用轻细金刚砂与适度漆调和后,髹涂于木质胎上而制成的砚台。西汉时扬州就有生产,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清代曾经仿制,之后又失传。欲制良砚,嘉木为先。年逾80的赵如柏,不辞辛苦地寻找嘉木,革新刀具,设计画稿,雕刻木胎,擦漆推光,先后奉献出《春溪幽谷图》《泰山揽胜》等流光溢彩的木雕作品,最终使漆砂砚重现于盛世嘉华。

更让人称奇的是,越是“土”,越能创新。土生土长的杜祥开从小就对园林建设一往情深,一直梦想把自己的宅院变成一个私家园林。他看到古人通过筑山、叠石、理水、植树、造屋等手段,创造出一个微缩的山水风光,达到亲近大自然的目的,便在仅有40平米的院子里动起脑筋来。先后建两角亭,一步桥,半边阁,砖雕墙等,并种上近百种绿植,让小院变成了微缩的园林景观。他给自己的家起了一个古雅的名字,叫“祥庐”。还有“逸庐”的主人仲维忠,善长叠石的方惠,精于盆景的林凤书,都把园林的精髓和元素引入宅院,提高了生活品质。梅静在《庭院深处觅桃园》中,通过这几个清新实例,抒写了寻常人幸福而精致的生活。

 

坚持质量之本

扬州手艺在求新求美的同时,始终坚持质量这个根本,在求真、求实、求韵、求精上一以贯之,使用材料不搞替代,制作工序不打折扣,严防假冒伪劣浸染,成为扬州手艺人讲质量、求信用的美德。梅静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例,反映了扬州手艺人的诚实和厚道。

梅静非常怀念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布鞋,那么轻软,那么暖和。然而,现在鞋店里卖的都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物,只能削足适履。一个偶然机会,她发现了一个布鞋摊。摊主陈树青曾经是扬州布鞋厂的工人,是手工做鞋的能手。工厂改制后,他下岗了,摆鞋摊维持生计,一摆就是15年。每周5天在家做鞋,双休日出摊。梅静看到他做的鞋不仅结实、漂亮,而且随脚型,真是喜出望外。梅静来到他的家,发现车库是他的作坊,里面有各种木楦和自制的烘鞋机,还有成批的布料。老布鞋最讲究的是鞋底,由布头粘贴起来,再纳上千针万线,既结实又透气。陈树青用的则是上等好布料,并且不减一针一线。后来,接的活儿多了,干不过来,他以每双数十元的价格雇请街坊邻居会女红老人们来纳鞋底。有人劝他用现代的塑料鞋底,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梅静掏出两张百元大票买他的鞋,他坚决不收,说给多了。梅静离开鞋摊时,最担心的是下次再来还能不能看到面容憨厚、双手粗糙的陈树青了。这位看似木讷的手艺人,在梅静笔下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让人不忍释卷。

在红园市场里,有个不起眼的笔摊引起了梅静的注意。摊主是77岁的梅广才,在那里自做自卖毛笔。如今会使毛笔写字的人极少,都换成电子笔了。但,毛笔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所创造的书法更是世界一绝,万能的电脑是无法将其替代的。老梅深知这一点,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制作毛笔,卖给那些喜欢写毛笔字的人。他对选料,用材以及120道制笔工序,一点都不肯马虎,精益求精。他最拿手的是修笔,从笔尖到笔根找不到一个疙瘩,好使得很。他在市场里本应换个大点的铺面,或者租个固定的房间,可他却说,那样的话,租金太贵,增加成本,毛笔卖贵了,写字的人怎么办?听了老梅的述说,梅静拿起他正在修的毛笔,觉得无比沉重和十分珍贵。

为寻觅擅长纯手工制扇的朱国勇,梅静追踪到乡下。朱国勇的工作间是个没经过装修的三间毛坯房,满地都是绊脚的竹子。朱国通既是老板又是唯一工人,事事亲历亲为。为找到好的竹子做扇骨,他不远千里跑到湖南去选湘妃、梅鹿、佛肚等名竹。那个能让扇子开合自如的扇钉,他竟用贵重的牛角来制作。梅静正惊叹他把这毫微之物做得这般精致美观时,他又拿出更为精美的瓦当、太极、福寿等样式的扇钉。这小小的扇钉,装在扇子上就像一双黝黑的眼睛,显得格外灵动和漂亮。梅静亲眼看到他打磨一根扇骨,竟用了两个多小时。朱国勇执拗地认为:“好的手艺,永远不会被淘汰。”

其实,扬州手艺远不止书中这些,仅列入扬州市非遗保护名录的就有300多项,且还有多少尚未列入的。《念物记》两者兼顾地为读者展示了扬州手艺人的指尖绝技和精神世界,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教材,扬州手艺人会感谢梅静记得他们,宣传他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仍有传承人”。

一幅《清明上河图》历经千年依然能够光彩夺目,一部《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也一定会穿越岁月,常读常新。对此,我深信不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念物记——扬州手艺人》的书评。作者从“坚守文化之根”“传承创新之魂”“坚持质量之本”三个层面梳理出作品通过为读者讲述的一个个生动久远、承前启后的精彩故事,彰显的扬州手艺人的指尖绝唱和精神境界,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古典美学、工匠精神和民族智慧与传承等方面,为增强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源头,注入了新的活水,进而得出结论,作品必将同《清明上河图》一样,载入华夏文明史册,穿越岁月,留下永恒。文笔条分缕析、品评鲜活,可称得上是脉络清晰的《念物记》浓缩景观,导引读者不读不快,先读为快,是一篇力透纸背、难得读到的书评。推荐阅读。编辑:溪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