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莱阳梨的故事

作者: 孙瑞 点击:2509 发表:2019-12-10 15:41:53 闪星:3

摘要: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莱阳梨的记载是:“莱阳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效。” 但由于莱阳梨含糖量高,季节性强,又不好运输,所以很多人都是对它只闻其名,不知其味。


  我是地道的山东莱阳人,在外漂泊多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每当有人问及我是哪里人时,我都一个版本的回答:莱阳梨。
  “烟台苹果莱阳梨……”人们众口一词。
  每当问起我是哪里人时,我的自豪感和家乡民族自尊心得到升腾。同时,莱阳梨的故事一幕幕在脑子里回放。
  莱阳梨的故事先从我三姨家老梨树说起。
  四十年前,三姨家住在山清水秀的五龙河下游的东富山村。
  三姨家院子里有颗百年老梨树,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的奉献甘美的果实。春天,绽放一朵朵雪白的梨花。夏天,老梨树花开花落挂果,绿叶笼罩住整个院子。秋天树上结出形状像小葫芦,逐渐变成了一个大葫芦。深秋,硕大的梨子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像捉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脸。
  记得宋代诗人辛弃疾有首“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是对老梨树赞美的最好写照。
  有一年夏天,我刚满十几岁,第一次来到三姨家,看到硕果累累的莱阳梨,垂涎欲滴,就想摘下来吃。三姨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告诉我现在不好吃,又酸又涩,等八月十五时候梨下树,才是最甜的。
  每年秋天,梨下树,三姨先捂上半月十天,然后让姨夫步行到离我家20里路的东蒲村,送上一篓子。  
  看到黄橙橙的莱阳梨,姊妹兄弟蜂拥而至,每人拿一个,专挑大的来,然后用牙一咬,梨皮绽开,露出雪白雪白的果肉,就让你垂涎欲滴,再咬一口下去,水洼洼、甜津津的,顿时感到甘甜无比。
  过去物质匮乏,能吃顿莱阳梨,真是一种幸福,一种奢望,一种期盼。
  和大多数人母亲一样,我母亲善于过日子,细水长流,怕不懂事的孩子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故意把梨偷偷藏了起来。
  一天放学后,刚进家门,看远处就能闻到梨的清香,顺着弥漫的味道,我到处翻找,最后终于在装有玉米的屯子里发展“新大陆”。我把手插进粮仓里,偷出来一个带着斑点的莱阳梨,饥不择食,急三火四的连皮带核,狼吞虎咽,生怕被弟妹发现,那样子滑稽极了。
  到莱阳参加工作后,逐渐对莱阳梨有了深刻的认识。
  莱阳梨主要产地在五龙河流域,莱阳境内有五条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和白龙河。当然最好的是照旺庄芦港、淘章一带。围绕着五龙河只要是沙地的都是正宗莱阳梨,沿河岸的张家灌,叶家坡,后照旺庄,芦儿港,肖格庄,乃至五龙河下游的胡城、富山等,这些村都有梨树,而且都是沙地,都能称为正宗莱阳梨。
  莱阳梨是闻名遐迩的佳品,据说杜月笙都靠卖莱阳梨起家。杜月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江湖上的三大亨之上,然而这样一个威震江湖的大佬却有一个很俗的绰号,叫“莱阳梨”。杜月笙早年父母双亡,独自到大上海去闯天下。民迹以前一直在水果行做小生意,先给别人当伙计,后来独自出摊卖水果,也到茶楼、烟馆、赌场里叫卖。三年的水果生涯,杜月笙得到了两个绰号,一个是“水果月笙”,一个是“莱阳梨”。这个故事在《杜月笙秘传》里也讲到过。

2e2e61a9e5b4a773f432e757abc4617.jpg  八十年代的一天,有一次我咳嗦的厉害,到医院里医生给我开了一瓶“莱阳梨止咳糖浆”,按照说明书要求,每天三次服用,一次一小盖。最后生产厂家是莱阳制药厂。地址:东山。
  第一次知道莱阳梨可以制作糖浆。没想到,我喝了半瓶之后,嗓子不疼了,也没有痰了,也不咳嗽了。莱阳梨能有多大能耐?处于好奇心,迫使我开始培养探索莱阳梨的兴趣故事。
  过去由于没有网络,想获知莱阳梨的故事、特点、风土人情等,必须从书本上获取。
  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莱阳梨的记载是:“莱阳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效。”但由于莱阳梨含糖量高,季节性强,又不好运输,所以很多人都是对它只闻其名,不知其味。
  1984年,中秋节前后,在青岛的三姑来信说,莱阳梨在青岛趋之若鹜,很受欢迎。
  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我,没有考察市场,说干就干。我瞒着父亲,利用他的人脉资源,借了时任莱阳被服一厂厂长夫人一千元钱,作为本金,然后到团旺镇东留格庄梨园,买了一卡车莱阳梨。
  晚上,当兵退伍返乡在窑场开车的同学,偷偷开着集体的车,乘着夜色,帮我把四十多筐莱阳梨送到青岛。
  我把梨卸在市南区湛山村。第二天,我用大板车往海军疗供、湛山百货商店送代卖,剩下的,就在马路旁边卖。
  我用刀子把莱阳梨削开口,让青岛人尝,吃好了再买。莱阳梨形状不太好看,但是好吃,皮呈绿黄色,粗糙而有黑斑,果形头粗尾细,表面上并不美观,但去皮后擎着粗硬的果梗,其肉质细嫩,甘甜如饴,清脆可口,有独特的风味。
  但是由于自己年轻,没有经验,刚做生意,不谙梨的习性,十几天后,莱阳梨开始腐烂。
  这时,三姑、四婶跟着急了,天天帮我张罗卖。令人心疼的是,四分之一烂了,差点赔了老本。回想当年冒失一举,至今心有余悸。
  弹指一挥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如今莱阳梨得到开发利用,有了恒温库,保鲜一年都没有问题。莱阳梨开发出梨膏、梨干、梨脯等系列产品。
  我患有有慢性咽炎,一到春秋就经常咳嗦,痰多。去年我回到老家莱阳,晶明眼镜店经理孙永英送我两瓶昌荣梨膏。孙姐说:弟,你试试,挺管用的。我说,姐姐,我用了香港念慈菴琵琶膏好多年了都不管用。
  回到青岛后,我把梨膏放在柜子里让它睡觉,根本没拿它当回事。
  一天,我偶然看到青岛电视台播放昌荣梨膏新闻:莱阳梨膏,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用于咳嗽痰喘,咽干口渴,声重音哑……我这才有一次我抱着试试看想想法,每天两勺梨膏,一周后,疗效好,没有痰,不咳了。

8f865a99fd6b32c1834656114de94ce.jpg      后来,我买了几瓶昌荣梨膏,送给八十多岁的三叔。

  国富民强,大业昌荣。最近获悉昌荣成立莱阳梨膏协会,为了进一步抢救、挖掘、保护莱阳梨膏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围绕梨膏手工技艺的表现形式、活动空间和传承等几个方面,制定了专项保护计划。
  昌荣梨膏打造莱阳梨博物馆,以文会友,文企联姻,进一步传承梨膏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梨膏,但对于具体是一种怎样的工艺并不清楚。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梨膏挖掘保护,对我们昌荣梨膏来说,任重而道远。对古老技艺的一种传承与保护,责无旁贷。”昌荣梨膏石总介绍说。
  从七十年代的吃梨,到八十年代的贩梨,再到九十年代知梨,再到现在的写梨,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莱阳梨是我一生不能忘却的故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从银耳雪梨,冰糖炖梨到润肺梨膏,似乎再也找不到像梨这样的水果可以生津止渴,清肺化燥,止咳消痰。无论是满足口腹之欲还是保健养生,梨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寒风飒飒,万物干涩的季节,品一口浓浓的甘甜水润,这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家乡的味道,记忆里的甜香经过岁月的发酵,在游子的心中回味悠长。推荐阅读,编辑:别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