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龙井茶香沁心怀

作者: 张林初 点击:2550 发表:2019-11-19 10:42:41 闪星:3

摘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仅仅是一个风景区,她还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从某种意义上说,杭州已成为中国文化特别是茶文化某一侧面的象征。龙井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首,它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称于世。由于产地不同,品质也不一样,龙井茶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

  古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我一直向往的人间天堂。我虽曾多次去过杭州,但多数为陪同外宾,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这次,我决定利用小住一段的时间,好好安排行程,对杭州,特别是对西湖进行一次深度游。

  我们住在杭州市海军疗养院,距西湖一步之遥。于是,几乎每天沿着西湖,边走边观赏西湖的景色。

  走进“花港观鱼”的红鱼池,一群群艳丽的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红的、白的、黄的、灰的、黑的……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真像一群顽皮可爱的水中精灵。“花港观鱼”,韵味别样;

  在“柳浪闻莺”,处处都是青翠的柳色和婉转的莺鸣。垂柳、醉柳、狮柳、浣纱柳随风飘扬,细细的柳丝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我们行走在“柳浪闻莺”,心旷神怡;行至“长桥”,桥不长,但游人如织。特别是在夕阳西下时,无数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相机在嚓嚓作响,“夕照雷峰”跃然纸上。我也用相机记录下了美丽的瞬间,回到北京后,还与影友们分享了我的“夕照雷峰”组照;

p2.jpg

  

  我们还登上了雷峰塔,从高处欣赏西湖,看到了天地开阔,一湖绿水美不胜收。正如王安石的《游杭州圣果寺》诗所云:“登高见山水,身在水中央。下视楼台处,但多树木苍。浮云连海气,落日动湖光。偶坐吹横笛,残声入富阳。”

  如今,西湖不仅仅是一个风景区,她还承载着许多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从某种意义上说,杭州的西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某一侧面的象征。

  我喜欢喝茶,对龙井茶更是情有独钟。于是,利用这次杭州小住的机会,再次专程到虎跑公园,品龙井茶。

  那日,游完虎跑公园后,我们来到公园的茶室要了两杯龙井茶,每杯50元,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第一次在虎跑公园品尝龙井茶时,每杯1角钱,80年代中再次来时,每杯涨到10元,这飞涨的茶价,不免让人有些怀叹。

  待服务员将茶水送上来后,我注视着这杯茶,茶叶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茶水渐渐变成淡黄色,慢慢地散发出清香。我闭上眼,深呼吸,那一缕幽香,像一场落花雨,洒落在心田。来自天南地北的品茶朋友们都说,龙井茶,名不虚传,芳香奇妙,回味无穷。

  于是,我对服务员说,我们在家也喝龙井茶,但怎么也喝不出龙井茶的清香和回味,这是为什么啊?

  服务员笑着对我们说,名茶须配名水,只有“虎跑水”伴“龙井茶”,才能造就龙井茶的清淡和幽香。虎跑水来自虎跑泉,虎跑泉是我国五大名泉之一,因特殊的地质环境,经过砂岩过滤的泉水,水味甘醇。虎跑水是一种弱酸性的软水,可以较好地溶解茶中的保健成分。同时,虎跑水的杂质和有机物比较少,减少了其他物质对西湖龙井茶滋味和香气的干扰,从而可看到龙井茶本身溶出的色泽,并显现出龙井茶的原汁原味。甘冽醇厚的虎跑水,与龙井茶合称西湖双绝,有“龙井茶叶虎跑水”之美誉。

  地道的龙井茶,回味无穷。于是,我们决定再到上世纪70年代旅游过的龙井村看看。我们边游览“九溪十八涧”边上山。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在西湖区杨家岭乾隆路上拜访了杭州西湖狮峰龙井茶专业户胡树龙。在客厅落座后,胡树龙热情地给我们泡茶,并将几年前《悦己》杂志采访他的文章给我们看。胡树龙不仅是位地道的茶农,而且还是位远近闻名的炒茶高手,曾得过杭州市炒茶比赛第一名。谈话之际,胡树龙为有杂志采访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得知胡树龙是位炒茶高手后,我们便请他给我们介绍炒好茶的秘籍。

  “先要抛,然后压,新茶要轻压,先把水分蒸发掉,炒青就可以加大压的力量……”胡树龙一面炒茶,一面嘴里如数家珍地说。为了让我们看清楚他的手势,他放慢了动作。他说,传统龙井茶的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对高品质茶叶需求的提高,现在炒茶的手法有所变化,而且要求越来越高。他边炒边说时,我的相机嚓嚓作声,留下了几张胡树龙炒茶的照片。p 4.jpg                                     

  胡树龙说,现在是秋季,没有茶可炒,我只是做做示范动作。他说炒茶是一项很辛苦的活,他伸手给我们看,长满了老茧,掌心呈粉红色。这是一双在三四百摄氏度高温的炒锅中翻炒了几十年的老茶农的手,就是这双手,承接了数千年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发展。

  告别了茶农胡树龙,我们直奔闻名于世的龙井。龙井位于西湖区龙井村路边西湖新十景“龙井问茶”石刻标志处。我们拾级而下,但见古井呈六边形,井口很低,伸手能触摸到清澈的井水。井旁有一块古老的石碑,碑上刻录着:“清井记:井以龙名,名村龙井,毓秀钟灵。合村严禁:内井特,取水饮食清香。外井专洗衣服,不许犁耙、芋头、腥臭杂物入井堀污秽,不得挖取井石,如有悖犯,罚油香各五斤,决不宽恕。”落款立碑时间为乾隆四十九年孟冬吉日。俯视古井,有一股古老的气息从井中扑面而来,令人感慨万千。

  得知我们在龙井游玩时,女儿从万里之遥的欧洲发来微信,建议我们去“龙井壹号”饭店品尝野生鳜鱼汤。龙井壹号饭店就在龙井西侧的龙井路1号。我们拾级而上,龙井壹号饭店,青山怀抱,一楼有院子,二楼有露台。我们按女儿的建议,要了一份野生鳜鱼汤。一条鳜鱼约2斤,汤底有金华火腿肉、羊肉、河蟹、河虾、牛蛙等。野生鳜鱼汤浓稠,口味清淡,带点微辣,正是“鲜得来连打嘴巴都不放开”。回北京后,我们还尝试做过几次,味道还算可以,但总没有当地的那么鲜美。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龙井村,准备好好参观龙井村,买点正宗的龙井茶带回北京。我们从“龙井问茶”开始,逐一参观各家茶农。他们既是茶农,又是茶庄,还能接待游客小住。这家叫“阿巧茶庄”,那家名“羽阳阁茶楼”,家家都有自己的店号。

  我们在龙井村牌楼前拍照留影后,沿龙井路往村里走,边走边参观。龙井村,四周群山叠翠,溪水淙琤,云雾环绕,林茂茶香,空气新鲜,街道平坦整洁,房舍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都是江南民居风格的新派楼房。

  走着走着,一位中年妇女过来向我们打招呼。她自报家门,叫李小萍,是龙井村的茶农。李小萍说,她在村里刚交了电费,正要回家。李小萍热情地请我们到她家坐坐,喝喝茶。我们说,我们只是随便走走,看看龙井村的风貌,拍点茶园的风景照片,然后再买点正宗的龙井茶。李小萍说,要拍茶园的照片就到她家的茶园去拍,至于茶叶她家还有几斤。

  于是,我们跟着她,沿着龙井路一路上坡,边走边观赏龙井村的风貌。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她家的茶园,茶园在一个小山坡上。刚上山坡,一块写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的石碑映入我们的眼帘。李小萍说,她家的茶园就在石碑后面。她说她家的茶园一共有六亩地,这里有一块,山上有一块,她家旁还有一小块。我们问她为什么不把六亩地连在一起呢。她说龙井村虽不大,只有800多亩茶园,但每个地方的土质不一样,生产出来的茶叶的质量也不一样,所以每家的茶园就分散在村里不同的地方。

  李小萍边说边熟练地整理茶树,摘掉茶树上的花蕾。我们问她为什么要摘掉花蕾?她说,花蕾没有用,不摘除还会损耗肥力。说话间,她还教我们怎样采茶,我便按下快门,拍下了采茶的瞬间和几张比较满意的茶园风景照片。p5.jpg                                         

  随后,我们跟着李小萍到她家。她家在龙井路258号,差不多是龙井路的最后一家。家里的房子很不错,是一幢漂亮的二层洋楼,门口院子是一大片平地,一大半是水泥地,一小半是草坪,水泥地上支着塑料遮阳棚子,放着几张白色桌子和椅子。院子的外面就是树林和茶园。山林间湿润的雾霭和家门口葱郁芬芳的茶树,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刚落座,李小萍便从家里拿来三包茶叶,随后逐一打开,说这三包茶叶是三个不同等级的龙井茶,并问我们想喝哪一种,我们不假思索地说喝最好的那种。李小萍边给我们泡茶边对我们说,现在已是仲秋,明前茶早就卖光了,明前茶一般头一年已被老客户预定,明前茶不仅数量少,而且价也比较昂贵,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现在茶农家里最好的龙井茶都是雨前茶,雨前茶又根据茶叶的品质分为不同的等级。你们现在喝的是雨前茶中质量最好的一种。

  玻璃杯里的龙井茶,汤色碧绿清透,绿叶在杯中起舞落下,旗枪浮沉不稳,那是杯里滋味清爽的美好时光。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写龙井茶的《试茶》四言古诗云:“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所以,龙井茶历来受到懂茶人、品茶人的欢迎。

  我轻轻地呷了一口,心旷神怡,如入仙景。

  我仔细地观察玻璃杯中的茶水,发现茶水里有毛茸茸的细小物质在上下翻滚,我问李小萍那是什么?

  李小萍说,那是好东西,叫茶多酚。它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癌、降血脂、预防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聊着天,李小萍见我杯中的茶水只剩了一半,就赶紧拿起水壶给我添水,说喝龙井茶不要等茶水喝到剩底了才加水,喝到一半就得续水。正宗的龙井茶越喝越不涩……

  接着,李小萍让我们到她家客厅里看看。我们环顾四周,客厅明亮、整洁,配有一套漂亮的中式家具,墙上还挂着一些介绍龙井茶的图片,严然是一间龙井茶知识的科普室。

  说话间,李小萍拉着我们到“龙井茶简介”图片前,给我们讲龙井茶的历史、典故……她说,龙井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首,它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称于世。由于产地不同,品质也不一样,龙井茶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1995年国家出台统一标准,将这五个品牌统称为“西湖龙井茶”。不过,西湖龙井茶中,狮峰龙井茶品质最佳,最负盛誉,而正宗狮峰龙井茶的产地就是我们龙井村。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龙井茶之所以驰名,还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时,来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的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游山观景,忽见几个村女正在庙前十八棵茶树上采摘新芽,不觉心中一乐,快步走入茶园中,也学着采起茶来。刚采了一会,忽然太监来密报:“皇上,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太后有病,不觉心里发急,随即将手中的茶芽往口袋里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宫中向太后请安。

  太后忽见皇儿到来,心情好转,又觉一股清香扑面而至,忙问道:“皇儿从杭州回来,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这样清香?”乾隆皇帝随手一摸,原来是龙井村胡公庙前来的一把茶叶发出浓郁的香气。太后想品尝一下这种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扑鼻,饮后满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气爽。三杯之后,眼肿消散,肠胃舒适。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即传令,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

  我们边听她的讲解,边察看她家的客厅。忽然,一只印有“炒茶技术比赛纪念”字样的搪瓷缸子引起了我们注意。李小萍见我们目不转睛看着那搪瓷缸子,便快言快语地对我们说,那是她丈夫水华民参加杭州市炒茶技术比赛时得的奖。

  李小萍说,她丈夫家和她自己家都是茶叶世家,世代都以茶为生。她父亲、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是茶农,对茶叶都有很高的造诣。

  她父亲李雨亭曾是杭州市茶叶协会会员、杭州市西湖区茶叶协会会员、杭州市西湖区茶叶收购站原站长,是著名的龙井茶评茶技师。新中国成立前,在杭州市保太茶行当学徒,后来到上海中南茶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到浙江省茶叶公司当技术培训老师。1956年担任杭州市西湖区茶叶收购站站长,长期从事茶叶检验工作,是西湖龙井茶的分级和定价人之一。

  她哥哥李大建是家中的唯一男儿,16岁开始学炒茶,1971年任龙井村村民小组组长。1980年顶替父亲到西湖区供销社工作,后为供销社科长,曾任杭州市西湖区茶叶学会会员、杭州市西湖区茶叶公司评茶员,还到北京给中南海送过茶。2001年回家当茶农,与夫人一起自产自销自家的狮峰龙井茶。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十一点多了。李小萍让我们在她家吃午饭,我们说不麻烦了。她说做饭很方便,都是家里种的菜,家里散养的鸡、鸭,他们一直接待客人小住,为客人准备饭菜。盛情难却,客随主便。我们便点了红烧鱼、炒土鸡蛋、炒青菜等三道菜和米饭。

  趁她丈夫水华民给我们准备午饭之际,李小萍带我们去后山看茶树。从她家的后门出去,小路幽静,像是别人打扰不到的桃花源。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她家茶园。李小萍说,这里的茶叶比低山的茶叶要好些,这是因为高山阳光充足,空气好,污染少,况且这里的茶树都是一些老茶树,一般说来老茶树的茶叶要比新茶树的茶叶好些。当年乾隆皇帝御封的十八棵茶树至今依然生长旺盛,每年都有高品质的龙井茶。p8.jpg

                                                                                      

←(笔者学采茶)


  在下山的路上,李小萍对我们说,现在龙井村的茶农大多是些老人,年轻人大多不愿在村里种茶,愿到城里工作,她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城里工作。随着老一代茶农逐渐老去,新一代茶农又断层,祖祖辈辈种植茶园的龙井村村民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李小萍说,这也不能全怪年轻人,干这一行太辛苦,回报又不高,她伸出手给我们看,上面布满了采茶、炒茶留下的伤痕和老茧。是啊,这是一行辛苦的工作。然而,如果以后再也没有人种植茶园了,那我们还能品到闻名于世的龙井茶吗?看来,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传承茶文化的传统技艺。

  茶足饭饱后,我们买了五包最好的龙井茶,按质量付了款,李小萍夫妇主动免了我们的饭钱。客观地说,李小萍家的茶叶,价格十分优惠,比杭州市超市里或专卖店里卖的龙井茶要便宜许多,而且质量也上乘。

  临行前,李小萍说,以后如需要茶叶,就给她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她就会通过快递把茶叶寄出,你可以在收到茶叶后再付款。

  回到北京后,我们与这位热情好客的龙井村茶农李小萍一直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问个好。同时,每年还从她那里买点情有独钟的龙井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游记难写,在于难出新意,如果只是浮于表面的游,味道就寡淡许多。壮着胆子点评一下张老师这篇游记,感觉太“平”,安排得太“满”,从头至尾五千余字按照时间线顺下来,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都想写上一笔,求全之下难顾行文起承转合的跌宕感,个人觉得如果舍弃文中一些繁杂的支线,挑选一二处细节详加描绘,尤其是在茶香茶色等茶叶的相关来写,照应题目,应该会是不一样的效果。当然文章中还是有许多趣味之处可供读者享用,譬如作者从一杯茶水的价格上感慨物价飞涨,其实想到八十年代到当下这几十年,人民币贬值大约269倍,这价格似乎还很良心;还有后文中提到茶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值得关注。推荐阅读!编辑:穆凌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