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揶揄与觊觎

作者: 曲鸣 点击:1859 发表:2019-08-15 12:08:20 闪星:6

  

  今天礼拜五,我安排了一些老朋友出游。一部分是银行的朋友,一部分是我的老客户。租的豪华大巴等在厂前区。我陪着他们在食堂吃了晚饭,我端杯祝他们旅途愉快。

  大伙都说,食堂的菜品好,不比饭店差呢。我说,现在要求严了,也只能在咱这儿将就了!不过酒是好酒哈!

  他们饭后就出发,大概两个小时就能到那个著名的温泉酒店了。我包了那里几乎所有的套房。我送客人上车的的时候,心里盘算了一下,每个人一万,咋地也都够了。我又叮嘱司机一路小心,他乐着说,袁老板,你放心吧!跑了多少次了。

  这几杯喝的我有些热,我上了我的奔驰车。我的司机小宋是个心眼儿实诚,却有点呆呵呵的小伙,他打开空调,嘴里说,不知道那里有点漏了,不咋制冷了。我没搭理他,闭上了眼睛。这个车跟了我十多年了,年老体弱,不过我坐着还舒服,没想换。最主要的,还是钱儿有点紧。


  车开着开着,我却感觉身边有动静。我睁开眼睛开,竟然有个老女人坐在我身边!看衣着是个乡下人,她面色晦暗清瘦,眼里却闪着蔑视的光。

  我大惊,你是谁?她冷笑,我是谁,我倒要问问你是谁?你干嘛偷了我的车?

  我环顾四周,真的发现,我是坐在一个农用三轮车的后车箱里,满身沙土。我朝前看,司机竟然还是小宋!

  我喊,小宋,你开的什么车?

  这小子回头,啊,我开的咱奔驰呀!

  我说,你他妈好好看看!

  他才定睛看了仪表盘,啊!袁总,咋回事,咋成了三驴蹦子啦!?

  我扭身看那个老太太,她这次笑得有些精明,你们偷了我的车,我好容易才追上来的。你靠前面停吧,路边上就是派出所,咱那里说道说道吧。

  派出所的院子不小,我爬下来,和老太太一块进了屋。

  当值的正好是人家所长,我递了名片过去,顺道看了下他的胸牌,我说,明所长好,我姓袁。

  明强所长看了我一眼,指着长椅对我们说,你俩坐下说话。

  老太太抢着说,他偷了我的车,开着跑了,我撵上了,现在一块来评理。

  所长并没问她的姓名住址之类的,直接看着我说,袁总,你说说吧,人家的农用车,怎么你们给开走了?

  我的汗流了一脸,我说,明所长,你看,我像个偷她车的人不,我来这里,是正好向你报案,我的奔驰车丢了,没了,不知道怎么,就成了她的三驴蹦子了!

  小宋在边上看着,似笑非笑的样子,一脸懵逼。

  明强所长黄白面皮,笑声却很大。他笑够了,才说,你报案丢了你的奔驰?那么,写个材料吧,你也写一个,他冲着老太太说。

  我们写完了材料,按上了指纹。所长瞥了几眼,收好了,锁在抽屉里。他说,你们可以走了。

  我说,我得用一下您的电话,我身上什么钱也没有,手机也没了。

  他笑了,他说,这样吧,袁总,你们还是先开这个农用车回家吧。天晚了,你家还那么远。

  我心里一紧,他咋知道我家住哪里呢?

  老太太听了,一下子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嘴里喊着,我的车!我的车呀!

  所长低声吼道,站起来你,要上铐子吗?

  她一下子停了哭,乖乖站了起来。

  所长又笑了说,人家袁总,能要这个破车吗,明天就能送回来。再说了,你也在说谎,那么快的车,你怎么撵上的?!

  老太太张口结舌,低头不语了。

  我和小宋上了农用车。小宋开出了院子,刚拐弯,就大叫起来,老板,你看你看!

  我扭头,霍然看见,一辆奔驰车就停在路边。很像是我们的车,我俩下来看,小宋说,哎呀,车牌子换了,还是外省的。不过,这就是咱的车呀,你看,昨天我碰了下后尾灯,印儿还在这里呢。咋办?老板。咱报案吧!

  我也认出来了,我沉吟了一下,我说,报个屁,开三驴蹦子回家!


  我醒来的时候,小宋就在我身边。他说,袁总,你可睡得够死了!

  他打着伞,外面的雨下得不小,我下了车,回头看看奔驰的尾灯,我说,你明天赶紧去把尾灯修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作者用一本正经的口吻,讲述了个荒唐的梦境。现实与梦境交叠,虚虚实实,读罢颇有些疑惑:作者想表达什么?王小波说: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文首现实部分,私企业主为了疏通及维持各方利益关系,使用灰色手段规避监管,内心难免忐忑。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作为现实的投射,将私企业主无法宣诸于口的隐忧,用另一种形式展现。表面风光实则处处被掣肘,是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困境。揶揄与觊觎,面对强有势弱有理的尴尬局面,平衡各方关系成了他们日常应付的重心,心思与精力无法用在刀刃上,大大束缚住企业发展的手脚。看似荒诞不经的梦境,却值得玩味。另:派出所所长的名字,起得十分大胆,令人莞尔。袁总,冤大头是也,作者设计的小机巧,很有意思。短短一篇小说,讲了个沉重的话题,不多读几遍,很难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推荐阅读,编辑:哭之笑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