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歌
七月的草原,
是绿的海洋,
是花的海洋,
是歌唱的海洋。
清晨,
我走出毡房,
看着东方草原与天边接壤的霞光。
一层薄薄的云雾化成两支手掌,
轻轻的轻轻的托起一抹太阳。
听听马儿,
传来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响。
圈里的羊群也睡醒了,
咩咩叫的是可爱的羔羊。
它们跪在地上,
寻找妈妈的乳房,
妈妈低下头看着小羊,
眼睛里流露出慈祥。
狗儿摇着尾巴,
不时的四处张望。
一阵风拂面吹过,
一阵阵草和花儿的芬芳。
薄云可能也闻到了大自然的香味,
到天际下面躲藏?
在地平线上升起了一轮朝阳!
一声马鸣,
羊圈里唱起咩咩咩的合唱,
悠扬而又亲切的长调,
舒缓自由的天籁之音,
在我的耳边回响。
是蒙古额吉提着奶桶,
唱着蓝天白云骏马牛羊挤奶忙。
洁白的乳汁在两只手中流淌,
额吉的两个肩膀,
就像在舞台上跳起“抖肩”舞,
潇洒优美奔放!
这是四十多年前,
我在草原上采风的模样,
创作《风雪夜牧》,
歌颂我们的军马场的姑娘!
那一年,
她们象往常一样,
穿着马靴,
扎着腰带,
手执马鞭,
英姿飒爽!
“女子放牧班”赶着马群,
在草原上信马由缰。
她们在马背上唱歌,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有的扬鞭催马,
马儿飞驰,
甩下笑声朗朗。
为了军马肥壮,
不断的转换着草场……
在西北方向,
乌云密布翻滚,
脚下发出“隆隆”声响。
军马战士们,
举鞭叫喊着让马改变方向!
班长趋赶着头马,
副班长扬鞭在后,
战士们分散开两旁。
“白毛风”裹着沙尘倏忽间来临,
头马前蹄腾空嘶吼惊惶,
转头狂奔难以阻挡!
马群无首相互碰撞!
暴风雪凛冽无情啊,
班长举着套马杆,
套住头马呛着暴风雪向前向上!
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太阳,
皑皑白雪让草原一片白茫茫。
马群悠闲的徜徉,
我们的军马战士——
我们的放牧班的姑娘,
只能背靠背的张望,
谁都不知道这是在什么地方!
她们哪里知道,
一夜的暴风雪,
把她们送到了近在咫尺的中苏边境,
要几百公里才能回到马场!
六位军马战士,
六位姑娘,
战风雪斗严寒,
一匹军马没有少,
集体的龙梅玉蓉”的旗帜在草原上飘扬!
在优美动听的马头琴声里,
舞台上大幕徐徐拉开,
天幕上草原无垠蓝天白云,
放牧班的姑娘,
穿着马靴,
扎着腰带,
手执马鞭,
英姿飒爽,
从侧幕后踩着悠扬的笛子声里,
到了舞台中央……
【编者按】草原的歌是欢快明亮的。那是作者与之共命运同呼吸的大草原,用心谱写出来的歌。这首歌唱了四十年,岁月如歌,如今作者再次回首往事,一幕幕欢快的情景犹如眼前。整首诗阳光欢快,即便在最艰苦的环境,也并没有让作者感到孤独。作者开头这样写道:“七月的草原/是绿的海洋/是花的海洋/是歌唱的海洋”,层层递进,内心里充满五彩缤纷。读完这首诗,读者好像也亲历了一次大草原的风光,羊奶、马鸣、跪乳、蓝天白云、马头琴、笛子声、放牧姑娘等等构成了大草原独有的元素。全诗押韵,诗意浓,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欣赏,推荐银星。编辑 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