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草香成语》之二十 八 狗尾草——良莠不齐

作者: 林下蕉客 点击:2927 发表:2019-07-29 17:52:49 闪星:2

  狗尾草有“天下谁人不识君”之势。

  往好了说狗尾草是很好的牧草,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狗尾草就是童年的伙伴,哪个儿童手里没玩过“小兔子乖乖”呢,他哪里会厌弃。

  往不好了说,狗尾草就是“恶草”,农人除之唯恐不及,因为有庄稼的地方就有狗尾草。

  圣人孔子虽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狗尾草他老人家是认识的,他说:“恶莠,恐其乱苗也。”其中的“莠”就是狗尾草。

  宋代·罗愿专门解释《尔雅》草木鸟兽虫鱼各种物名的《尔雅翼》云:“莠者,害稼之草。”

  就是给狗尾草——“莠”定性了。

  其实早在《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给狗尾草定性的。

  《小雅·大田》中有“莠”有“稂”都是“恶草”:“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是说庄稼长得好,除草很及时,所除的草就是“稂”“莠”。从此“莠”就是不好的代名词。“不稂不莠”也成了成语,表示一个人不成材,没出息。

  有这样源远流长的传播,后世引用不尽,太形象了,太直接了。

  唐·贾至《虑子贱碑颂》“芃芃麦苗,不稂不莠。”

  明·毕魏《竹叶舟·收秀》:“一身无室无家,半世不稂不莠。”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八四回:“(贾政道)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

  成语“良莠不齐”是说好的坏的都有。这“莠”自然是指坏。追根溯源,还得从《诗经》中找。

  《小雅·正月》中的“莠”就是它的引申意思“坏”:“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意思是,好话坏话都是出自口。

  和“良莠不齐”同义的是“鱼龙混杂”,一句用植物比喻,一句用动物比喻,有趣,也常常联用,比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候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恶”言了几句“莠”,实在不甘心,于我,“莠”——狗尾草就是“小兔子乖乖”,就是夏秋时节漫无边际的“芳草连天”,就是有着烟火气的“过家家”。

  我知道为“狗尾草”添的这段“光明的尾巴”不足以让狗尾草从此光明,但我还是气若游丝的伸张一下,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云,狗尾草也叫光明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一尾从古代摇曳至今的毫不起眼的狗尾草,因为超乎了卑贱生命的顽强和广泛,因为选择与庄稼为伍,给农人带来了麻烦,以特别不招人待见的角色,进入到经典名作之中。不仅在自然界中要拔除,在人类中也成为了反面教材。幸亏作者善意,具有怜爱之心,从孩童那里给“莠”找回了一点安慰。推荐阅读。编辑:天街小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