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仙逝
主编说, 这篇文章很真挚, 但普通人不知道丹丹是谁,希望有张照片。其实我只要写出丹丹全名“叶苏丹丹”几乎太多的人知道她,她是属于大众的。网上最抢眼的广告语是“京城第一美女”,“叶剑英家人”立即引起众人从网上找出太多的故事。
但是很多故事失去了丹丹的真实身影和为人。
如今丹丹故去,我想将真实的,默默的丹丹告诉朋友们,以此纪念我们可爱的学长和好友。
丹丹80年代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美术后在北京画院当过画家。无论她画的好与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因此对美术有了理解,结合到她以后几十年接触过的国际化高层面探索的美术大视野的理解,远远超出很多专业高憎们。因此她尽力帮助海归美协的发起和成立。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只要为国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愿意做。”但她绝对要求低调默默奉献,我理解当今时代做一个名人是多么的累!我为她保守低调的承诺。
人走了。很多人做过很多贡献后走后再也没人提起,后人运用前人成果和业绩时,几乎很少再提起前人的贡献,是时代规律。但人们仍然要贡献,因为人类具备奉献的本性,我在人们未来可能忘记她的时候,再加一笔记忆增剂。
丹丹走了,从此她美丽的笑容只能在记忆中相会。
鲜花伴送着她,她是花中之王。我曾经对她说过,多见她几次能长寿,因为她是那样鲜活的美, 直接滋润人的心灵。
比她的容貌更美的是她的人品。尽管她如此年轻的走了,我知道她不喜欢悲哀送她,因为她对人生的感悟已经超脱了当代普通人的理解,她开拓了自己的内心和视野,修炼了一个大度的心态去面对疾病,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忘记人们一时对你的不好,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你抓紧时间去补充自己的学识,等对方感悟道歉时,你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完全忘记别人对你的伤害,会大大有利自己的身心,而宽容会感动对方”。丹丹用这样的简单哲学去迎接每一位,每一次的友谊和不快。
“上天让每一个人经受挫折和成功,是必须经受的。只有经受挫折人才能聪明和成熟,会造就下一次成功。”
“让他去经受这些不顺利吧,对年青人有好处,这是他必修课。只有自己内心深深受到挫折的感悟教育,才能应对下次的机会,没有这些挫折的滋润,他将大大降低自己的人生质量。”
丹丹是一位大师,她对社会和生活的细节观察的如此精到准确,用无数最善意简单的深刻哲理,影响每一位身边的朋友。
丹丹是一位活菩萨,真诚无私的帮助朋友是那样尽心尽力,不厌其烦!保留普通人最原始最朴素最高深的大爱,在当今社会中让你感到如此惊讶和惊喜!犹如一片洁白的白云在纯洁的蓝天一样的透明,清爽,挚爱至亲!
丹丹是一位母亲,她用母爱编制她对生活的理解,对人对事的宽容大度。
我总觉得丹丹已经修炼成活佛。人的生与死只是一个形式, 对她来说,不过是换一个房子,换一张床或出差到另一个地方。无论到哪个地方,她都会带着她美丽,她的宽容,她的真诚和她的修炼,去播撒人间美好的种子。
丹丹的种子最闪光的,就是准确的撒向准确的土地,土地是不同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她都能用深入浅出的善解和高超的说服力,让你崇拜在她美丽的道理中,最终梳理到你最好的心态。
人的本性是需要精神崇拜的,这就出现了佛教徒,基督教徒,理想信仰和顶礼膜拜的偶像。我需要的是看的见摸得着的精神寄托偶像,小时候是老师,长大后是高师们,一路走来,高师们一个个离开人世。已近暮年,我突然发现同代人中出现了一个活佛!她可以成为我的精神寄托!在我困难的时候只要她知道,她会意想不到的出现在我面前,一次次真诚的帮助,背后的帮助,犹如菩萨显灵。
丹丹走好!我们继续在梦中相会!你继续修炼你更高的哲学,我来帮你继续传播人间。你说过,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我相信,我们的心仍会继续相会。
(这是一篇旧作。只因最近又想起了丹丹,愿与银河悦读的文友们分享我对她的思念。)
【编者按】这是作者回忆故去好友的一篇旧作。文中的丹丹就是叶苏丹丹,京城第一美女,叶剑英家人。作者用饱含真挚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丹丹的生平故事,特别是她对社会和生活的细节观察的如此精到准确,用无数最善意简单的深刻哲理,影响每一位身边的朋友。感谢投稿银河悦读。推荐阅读。编辑: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