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成语之木香成语》之三 柏——松柏之茂
柏在成语中只有四条,远不像诗词画作中的多,但意味全在其中,竟还多了“柏舟之誓”。如下:
柏舟之誓、松柏后凋、松柏之茂、岁寒知松柏。
先说后三个。
松柏后凋、岁寒知松柏,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南朝梁·沈约《修竹谈甘蕉文》:“非有松柏后调之心,盖闕葵藿倾阳之识。”
南朝·梁元帝《遗周弘直书》:“京师搢绅,无不附逆……唯有周生 ,确乎不拔。言及西军,潺湲掩泪,恒思吾至,如望岁焉,松柏后凋,一人而已。”
《陈书·袁宪传》:“今日见卿,可谓岁寒知松柏后凋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廉耻》:“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列举数例,都是一个意思,严冬过后,才知松柏常青。严峻的考验之后,才知人的坚贞。
松柏之茂,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其实和松柏后凋一个意思。
庄子也举这样的例子,《庄子·让王》:“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君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最后说不一样的“柏”
柏舟之誓,《诗经》中有两处《柏舟》,一处《鄘风·柏舟序》,一处《邶风·柏舟》,我以为两者皆可言说,分列如下: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dan)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节录)
大意:划着柏木船,就在河中央。两鬓垂发的小伙子,正是我心爱的人。至死都不变心。我的爹娘啊,一点也不体谅人!
《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节录)
大意:划着柏木船,让它顺流而行。烦躁不能入睡,内心深深忧虑。不是我没有酒,可以到处漫游。
我的心不是镜子,不能包容一切。就算是有兄弟,也不可以依靠。找他们诉说,碰到他们恼怒。
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随意转动。我的心不是席子,不能随意卷起。仪表庄重典雅,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邶风·柏舟》据说是“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西汉·刘向《列女传·贞顺传·卫寡妇人》就是这样记述的:“夫人者,齐侯之女也。嫁于卫,至城门而卫君死。保母曰:‘可以还矣。’女不听,遂入,持三年之丧。
“毕,弟立,请曰:‘卫小国也,不容二庖,愿请同庖。’终不听。卫君使人愬于齐兄弟,齐兄弟皆欲与君,使人告女,女终不听,乃作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厄穷而不闵,劳辱而不苟,然后能自致也,言不失也。然后可以济难矣。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其左右无贤臣皆顺其君之意也。君子美其贞壹,故举而列之于诗也。”
《邶风·柏舟》、《鄘风·柏舟》都有“柏舟之誓”的节操,不单单是“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成语大字典》)这么单一。与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为心爱的人“之死矢靡它”
以“松柏之茂”之柏,在“柏舟之誓”中结尾有些悲壮,想想,于现今社会,灯红酒绿,脑满肠肥,纵情声色之余,也许是一味清凉剂,那么,就“柏舟之誓”吧。
【编者按】柏,常青之树也。春夏,碧绿欲滴;秋冬,苍翠傲然。咏柏之诗画,赞其风骨;借柏之成语,以其喻德。“松柏后凋、岁寒知松柏”,严峻考验见坚贞;“松柏之茂”,亦然。而“柏舟之誓”则赞美至死不渝的美德。对四则成语的剖析有详有略相得益彰。推荐阅读。编辑: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