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青春】 名家论经典

作者: 青梅煮酒 点击:2110 发表:2019-04-04 16:10:55 闪星:5

  文学界,经典是指经受了时空考验,能代表当时创作水准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典范性和权威性。红色经典,在八十年代是指文革期间出现的样板戏,到九十年代其内涵和外延有所扩大,泛指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文学作品,建国后出现的以革命历史为取材对象、以塑造工农兵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都被称为红色经典。《青春之歌》就是其中之一。 

  《青春之歌》是当代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成长的优秀之作,出版六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中文专业学生的必读作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杨沫是必讲作家,其代表作《青春之歌》是必讲作品,无一例外。 1958年1月,女作家杨沫积六年之功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一面世,就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肯定和喜欢。当时的读者和教育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热情洋溢、对青年们有教育作用的好书”。 人们争相购买阅读,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作品也一版再版,销售量很快就飙升到130万册,成为仅次于《林海雪原》的畅销书。

  在初版扉页上,内容提要这样写道:“这部小说描写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北京一批青年爱国学生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的大风暴中进行的顽强的斗争。小说刻画了这一代青年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成长过程”,这内容介绍也成为对该小说分析探讨的切入点,不少研究者即以此为主,对小说做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评论家们高度肯定和褒奖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赞美小说所具有的奋斗精神,力赞知识分子为改变自身小资产阶级面貌所做的努力。

  六十年来,围绕这部作品,评论家、文学史家不断予以分析、讨论,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下,针对《青春之歌》这部经典之作,出现了不同的结论与观点。


  一、五十年代末

  《青春之歌》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正值建国十七年文学时期。此时文艺批评标准遵循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原则,因此,对《青春之歌》的解读和分析主要围绕作家的创作立场和小说中女主角儿林道静的出身、改造过程进行。在许多肯定和褒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小说出版的第二年,郭开即在《中国青年》发表题为《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针对小说提出与大众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从作品的情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书里充满小资产阶级情调”,“作品没有很好的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一石激起千层浪。郭凯文章引起许多名家的激烈反应。不久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青春之歌》的大讨论,何其芳、茅盾等作家批评家纷纷发表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和观点。

  何其芳发表《<青春之歌>不可否定》一文,不同意郭开的意见,他认为《青春之歌》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文本,里面激荡着革命斗志的气息,有着昂扬的斗争激情。而对于林道静形象,何其芳认为作者描写了林道静,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充满幻想的幼稚少女,如何克服幼稚、单纯最终成为一个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体现了林道静“具体而又很巨大的思想变化”。何其芳客观公正的肯定小说通俗化、大众化性质,肯定了作者的创作立场。

  与此同时,茅盾也发表文章肯定作品的成就,他的意见与何其芳意见相近,在《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他提出杨沫正是要批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幼稚和盲动,才要先描写他们的改造过程。

  这是围绕《青春之歌》进行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作者杨沫重新审视作品,为了使林道静的成长更合乎清理,为了使这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的过程更加令人信服,作者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原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增加了林道静接受改造和到大学生活的章节,现在读者看到的作品,多是修改后1960年的再版作品。

  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个时期,此时,文学创作按照毛泽东文艺思想倡导的“文艺为人民、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两为方针,题材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之上,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多是工农兵形象,因此林道静形象的出现,在工农兵为主的人物画廊中,显得异常突兀,因此,对小说的研究与分析,对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及其引发的探讨,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色。

  六十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出现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现象,《青春之歌》遭遇到与其他优秀作品一样的命运,不仅阅读受到限制,而且作品还被污蔑为“反党、反毛主席、为反党分子树碑立传的大毒草”予以批判,不准作品发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公然销毁的情况。  

 

  二、新时期文学阶段 

  1976年随着文革的结束,当代文学开始了新时期文学阶段。此时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界能够客观公众的评价那些曾经引起争议的作品。于是《青春之歌》与其他遭到批判的优秀之作重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研究家和批评家们也开始客观公正予以分析忽然评价,那些被遮蔽的文学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得到文学史家的认可。1978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青春之歌》,作品再一次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肯定与好评,作品也与《红日》《红岩》《红旗谱》等作品一起被称为红色经典。各大高校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对作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文学史家们从作品反映的革命历史的题材、鲜明的主题、丰满的人物形象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论述。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以小说侧重的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以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为线索,充分论述了小说在题材上的重大成就和人物塑造层面的成功。洪教授认为,作品叙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如何自觉的组织群众,不顾个人安危的进行英勇斗争,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他尤其肯定了作品中对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认可,指出这部小说的题材意义是“小说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事业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实现”。经过认真的梳理,他肯定的说道“《青春之歌》既是写革命历史,又是写知识分子成长的道路的”。洪子诚高屋建瓴的对小说作了肯定,使得这一结论成为新时期文学阶段《青春之歌》的定论,不少研究者都以此为标杆,对小说进行研究和分析。是的,《青春之歌》是讲述现代知识分子道路选择的故事,也是关于女性命运的故事,多年来《青春之歌》被隐逸被遮蔽的女性命运的话题,在洪子城教授这里,得以呈现,这就使得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出现了新的切入方法和研究视角。

  一部作品面试后,评论家会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讨论和阐释。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朱栋霖,则是从人物的爱情经历入手进行解读的,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以林道静成长为线索,从几个层面予以揭示。朱教授认为告别旧家庭与自己的封建家庭决裂,这是林道静成长的第一步;离开自私的余永泽是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二步;而投身社会解放事业,在革命斗争中寻找出路最终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林道静及其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真正出路。朱教授还从林道静的四次出走,梳理分析了青年知识分子所走过的艰难的成长之路。这是新时期文学开始后,较早从“革命+爱情”模式层面对小说进行的分析阐释,符合作品所包含的深层意蕴。结合时代、联系作者对原作进行分析讨论,深入挖掘原著内涵,也成为该著作的主要特点之一。


  三、新世纪文学阶段

  时间发展到新世纪,对这部优秀之作的解读又出现了新的视角。  

  南开大学出版发行的《现代中国文学史》里,以主编乔以钢为主的教授们,针对小说主题和重大题材的选择分析上,研究结论与洪子城相同,此外,他们认为“小说始终贯穿着一个与显性的革命话题相对应的潜在的情爱话语”,这一特点“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林道静被压抑的性爱本是她爱上卢嘉川的原动力,但在作品里却被有意表述为对革命的渴望导致了她对革命者的钦慕”;“二是林道静所经历的三位最重要的男性,分别被作者书写为三个明显的政治符号:余永泽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民族危亡、只会钻故纸堆的革命的绊脚石,卢嘉川是充满睿智与激情的理想主义的共产党人形象,江华则是具有现实精神的坚定勇敢的共产党员”。小说之所以畅销,其原因是“在个人感情遭到压制的年代,这种把情欲附丽在革命话语中的做法,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南开大学文学史对小说的解读方法,是从小说深层意蕴入手,挖掘出被遮蔽多年的隐形内涵,从爱情话语这一层面,深入细致的探讨了小说的潜在主题,而这种解读也颇受高校学生的认可。

  此时,另一个结论也引起研究界的重视。研究家董之林在新作《热风时节》里,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解读。他觉得,在一定意义上,《青春之歌》以一种想象和虚构的方式,试图继续回答现代社会中“娜拉”的问题,这既是女性的,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急剧的社会风暴中无法回避的,在有关爱情婚姻情节下潜含的,还有现代知识分子对革命与个人关系的困惑与思考。“作品表现知识分子的传奇人生是所采取的方式,从苦闷、彷徨到参加革命,从个人反抗到群体斗争,最终汇入时代的政治洪流,标志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叙事观念正在小说创作中形成新的叙事模式和情节布局。“青春之歌》向读者揭示了知识分子认识革命、参加革命的多种可能性:青春期奔突无羁的热情,不甘平庸的人生追求,对异性的爱恋与仰慕,都可以化作他们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的动因。”

  也有研究者认为,《青春之歌》是一部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史的寓言故事,它告诉读者,知识分子只有经过锻炼再锻炼、教育再教育、改造再改造,才能最终找到自己人生道路,也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青春之歌》是成功的,其成功不仅仅在于取材于革命历史,不仅仅在于讲述了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还在于塑造了知识女性林道静这一形象。杨沫先生将自身经历投注在林道静身上,精心打造了这部经典之作,为读者奉献出有自传特色的小说文本。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青春之歌》即是五十年代的经典之作;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文学解读,不同时期的文学史家、研究家对《青春之歌》的分析研究出现了无数精彩论断,因此可以说,对《青春之歌》的研究是成功的。

  文化需要继承,经典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和研究,才能永保其艺术感染力。《青春之歌》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有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

  致敬经典!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本文围绕着各路名家解读经典《青春之歌》而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讨。的确,《青春之歌》是一部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描写和讴歌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直至投身于那场风起云涌的革命事业中的优秀作品而成为之经典。正是那个年代人们对革命热情的高涨,对革命人之崇尚的必然结果。正是建国后出现的以革命历史为取材对象、以塑造工农兵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的大背景下成就的一部红色经典。本文作者客观真实地向读者介绍了六十年来,围绕这部作品,评论家、文学史家不断予以分析、讨论,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下,针对《青春之歌》这部经典之作,出现的不同的结论与观点。正应了作者结论: 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和研究,才能永保其艺术感染力。《青春之歌》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有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此篇书评视角独特,逻辑性强,推荐阅读! 编辑:天山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