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探寻沉睡二千多年沙河古桥的神秘面纱

作者: 笨马九方皋 点击:5244 发表:2019-01-05 11:26:26 闪星:2

        距今2000多万年前的新第三纪时,黄河是一条真正的滚滚东流的大河。那时,黄河从兰州向东,沿现在的渭河一直向东注入黄海。从新生代起,新构造运动使西秦岭榆中至鸟鼠山一带发生近南北向长垣状隆起,使古黄河水在这里遇到了障碍从今曰兰州处改道向北走了一个“几”字形的大拐弯。

        1986年元月,咸阳王道村村民挖坑取沙,发现几截残缺的木桩,由此揭开了沉睡二千多年沙河古桥的面纱。

        《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

        《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 皇王维辟 皇王烝哉

        从以上的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大禹治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疏导渭水,向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又向东经过漆沮水,流入黄河。丰水流入渭河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周武王落成离宫镐京旁。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渭水》: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丰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又北交,水自东入焉。又北,昆明池水注之,又北径灵台西,又北至石墩。《地说》云: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水会,无他高山异峦,所有惟原阜石激而已。水上旧有便门桥,与便门直对,武帝建元三年造。张昌曰:桥在长安西北,茂陵东。如淳曰:去长安四十里。渭水又迳太公庙北,庙前有太公碑,文字褫缺,今无可寻。渭水又东北与镐水合,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

        相关权威性的历史记载,都没有沙河的记载,沙河本身不是一条大的河流,应该是沣水和渭水的退水河。因为沙河古道相对于沣水和渭水的流向来说,刚好处于一个拐弯处,当沣水和流量大时,随惯性就会分出一小支流流经沙河流向渭河湿地,实现分洪的目的。当渭水流量大时,随惯性就会分出一小支流流经沙河流向沣河湿地,实现分洪的目的。在发现“沙河古桥遗址”后,咸阳地方志办公室的退休老人张鸿杰曾和水利部门专家一起,对沙河古道(今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至长安县客省庄村一带)海拔进行过测量,发现从东至西高度一样,这与凡河流都有海拔落差用以比较的规律极不相符。这是大自然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杰作,还是秦人挖的运河,以保证发大水时下游的安全。现存的成都都江堰与咸阳郑国渠水利设施足以说明秦人的智慧。

        2012年夏天,雨水特别大,雨中我去新河、沙河、渭河的交汇处,观察渭河涨水时向沙河倒灌的情景,我沿马家寨西边新渭汇交处向南走去,又向东一直走到沙河风情园,沙河风情园正准备抢险,人员都撤到高地,沙河的泄洪功能在现代也得到验证。

        沙河水利今朝享,

        杰作千年应用强。

        顺其自然功力显,

        上善若水专能长。    

        三国吴太史韦昭的《汉书音义》上记载:“宣曲,宫名,在昆明池西。”只说明了方向,没有具体位置。但从汉武帝当时“西驰宣曲,濯鹢牛首”的游猎方向判断,宣曲宫应该就在沙河这块地方,这与 “在昆明池西”的记载也恰好相符。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西驰宣曲。”张揖注云:“宣曲,宫名,在昆明池西。”与本文同。《东方朔传》云:“从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颜师古注与张揖注同。又《史记·货殖传》亦云:“宣曲任氏,秦时故督道仓吏。”。《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第四十二页,有汉宣曲鼎,当亦为宣曲宫所造。

        高窑铜鼎汉代铜器。1961年在三桥镇高窑村西北隅发现。共5件。器形相似而大小有别。皆作直耳、蹄足、圆底、扁圆腹。腹上部有凸棱一周,断面作半圆形。其中3件有盖,盖作半球形,上有三环纽,纽顶突起一圆形。5件均在凸棱至口沿处外壁上铭刻横行直书。其中2件铭文为“上林铜鼎”,1件铭文为“上林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1件铭文有“泰山宫鼎”,1件铭文有“昆阳乘舆铜鼎”。

        从以上资料分析可知,秦汉宣区宫是皇家铸造基地,高度保密基地,因为没有人会想到秦建的皇家狩猎区会有一个造币厂,想想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将各国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钱币,如铲币、刀币、环钱等,集中在这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币应该在这里研制并制造。

        在沙河遗址,发掘的七根巨型铁槽,其高约1米、宽1米、长6.5米左右,板材厚3~4厘米。根据铸造常识这些铁槽正在水中进行天然时效,七件巨型铁槽是耐火保温的槽道,用以运送金属熔液浇铸,在宣区宫附近应该有一个大型的铸造厂。由于保密的需要,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秦汉时期的铸造的辉煌历史,是一种非常惋惜的遗憾。

        《三辅黄图》云:“钟宫,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此或其处也。”《元和郡县志》卷二云:“钟这官故城,一名灌钟城,在(户)东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处”,《太平寰宇记》亦有此记。《三辅黄图校正》认为:“《元和》(《元和郡县志》)作钟官,极为正确,盖水为衡都尉钟官令铸钱之地,为上林铸钱三官之一。本文误作钟官,遂列入秦代宫殿之内。

        明末《户县志》胜地遗迹中记:“钟宫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钟宫城,始皇收天下兵器为钟,此或其处也。” 秦始皇销毁六国兵噐的地方和汉代国家铸币的场地,均为前后沿袭的同一遗址,其名曰“钟官城遗址”,它座落于户县城东北部12.5公里的兆伦村,国务院与2001年6月25日公布兆伦铸钱遗址,钟官城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兆伦村到沣河、渭河与沙河的距离基本接近,如果当年12铜人在沙河以南铸造,7块约700×110×7厘米的巨型铸铁板的用途就清楚了,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砂型浇注铜水。这正是:

        天下聚集兵器场,

        沙河两岸冶熔忙。

        十二铜像人间现,

        铸造综合技中强。

        由于没有历史的记载,沙河古桥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人们也会有各种见解,各种学术观点的共存,才有揭开沙河神秘面纱的一天。

        从众多史料记载分析,始建于秦始皇时期的上林苑,应在现在的户县城西渼陂向东至西安三桥阿房宫遗址一带。到汉武帝时期,上林苑进一步扩建,规模以现在的区域度量,已经地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兴平五县(市)和西安、咸阳两个市区,实际面积达2460多平方公里。而咸阳渭河以南的广大地域,正好处于秦汉时期上林苑的中心地区。上林苑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上的皇家园林之冠。苑中汇集了来自各地的珍禽奇兽、奇花异草,并因地制宜,引入河流,开挖池沼,营造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同时还修建有数以百计的离宫别馆、亭台楼阁,使其错落于花木之间、清流之上,创造了“游观侈靡,穷妙极丽”的人间仙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这篇散文是对沙河形成原因和沙河一带古迹探寻的考古作品,作者引用大量的权威性历史记载和实地考察分析得出:沙河本身不是一条大的河流,应该是沣水和渭水的退水河,发挥着泄洪功能的结论。而对于“沙河古桥遗址”的探索则通过沙河一带大量出土的文物来见证沙河曾经拥有的宫殿、铸币基地、铸造厂等遗址,以此提供揭开沙河古桥神秘面纱的依据和思路。作为一篇学术性文章,行文自然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简洁、准确、活泼。推荐阅读。编辑:红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