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左宗棠与新疆

作者: 石佛 点击:3810 发表:2017-06-06 07:41:00 闪星:1

摘要: 左宗棠借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的序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重温历史,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新生活,懂得如何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懂得前人的精神财富如何在我们当中传承!

五月遍地鲜花盛开之际,成就了新疆之行,一晃时光流逝了七年。不管过去多久,感觉新疆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也是令人留恋的好地方。我们从天津经北京乘飞机前往这片神秘的西域,关于它,我脑海里有过美好的印象,像电影《乌鲁木齐的天空》、《阿凡提的故事》以及在《阿娜尔罕》中了解到新疆,因此,也萌发了对新疆的向往。

的确,新疆也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那是在少年时的课本上,以及后来听到的歌曲里,遥远的新疆在我心中格外神奇,我希望有一天走近你。

飞机在乌鲁木齐上空盘旋,哦,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视野是那么开阔,乌市的街景轮廓清晰,感受到清透的空气和阳光拥抱着人和城市,人们的生活该是那么的悠闲祥和,

走出机场,在车上眺望窗外能看到的一切。朋友说,一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幸福指数到底多高,从品味当地人的情态及衣饰里就会感觉到的,尤其走在大街上更能体会得深刻。

走进乌鲁木齐市最大的大巴扎,新疆因地处丝绸之路中段,各族人民特别是维吾尔人具有重商、崇商、经商的传统。新疆各地的巴扎,就是他们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新疆国际大巴扎,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

“乌鲁木齐”在蒙古语里是“优美的牧场”。现在,旧时的牧场变成了都市人留连忘返的优美城市,尤其夜幕降临,游客可以在灯光璀璨的夜色中漫步、休闲、聊天,细细品味这个离海岸最远城市的特有风韵。

午夜时分,我漫步在街头,乌鲁木齐的夜晚,迷人的夜色、绚丽的街灯流光溢彩,热闹熙攘的人群,民族风情、不胜枚举的小吃、丰富多彩的夜生活营造了另一种风情的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全国闻名的“五一夜市”……华灯初上,从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发出的射灯将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照得透亮,给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觉。

晚上,偶尔会有大巴扎的歌舞晚会,维吾尔族演员为观众们表演热情的开场舞,随后他们还将表演都它尔舞、阿拉伯舞、顶碗舞,最后,还会邀请台下的观众一起上台来跳新疆舞。

据资料记载:新疆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国际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以传统磨砖对缝与现代饰面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不作舞台布景式的建筑语言堆砌,体现空间和光影的变化,在涵盖了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华,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对中亚及中东地区的辐射极具亲和力。

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型宴会厅是新疆目前最大的具备大型歌舞表演并同时可容纳1000人用餐、以新疆民族歌舞、文化、饮食结为—体的大型歌舞宴会厅。饮食改变了传统的围餐制而采用了欧美西方的分餐形式,以新疆民间歌舞表演为主导饮食的观赏性餐饮广场。国际大巴扎美食广场总面积达3225平方米,广场汇聚了全国56个民族的经典美食。一楼已有国际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进驻,特色的新疆美食如:烤全羊、烤肉、拌面、抓饭、那仁、烤包子、骨头汤等等,让您饱尝西域美食。

喀什、和田等地是新疆主要蚕桑区,维吾尔人养蚕、缫丝、编织历史悠久。这里所产艾德莱斯绸主要用当地丰富的蚕桑资源。由于艾德莱斯绸色彩华丽、美观、花色品种繁多,图案变化多样,所以,维吾尔族女孩、姑娘、中老年妇女都喜爱用其做衣裙来美化装扮自己,是新疆常见的一种既普通又高雅的传统服饰,在新疆城乡常见妇女着装这种绸做的衣裙。近年来,在新疆一些大型博览会也常用具有浓郁新疆韵味的这种绸作装饰或陪衬,而在一些的服装比赛表演中,设计师们也常用它设计出较为时尚特色鲜明的现代服饰。古老的新疆艾德莱斯绸已融汇到现代生活潮流中。

尤其改革开放后,新疆生产的艾德莱斯绸已远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土耳其、德国、美国、日本及沿海等地,深受中外客商及用户青睐。

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维族少女身穿和头戴各种款式服饰,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那本身就是广告,我挑选着维吾尔族色彩鲜艳的丝巾,准备回去馈赠亲友。

登上了望塔,乌鲁木齐市区一览无余,天高云低,美丽的边陲城市尽收眼底,这里谓之乌鲁木齐的新八景之一,民俗风情浓郁,在熙熙攘攘中,感受这里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气氛。中途秦岭邀来鲁院同窗南子。为大家参谋选购了品质尚好的商品,我特别喜欢英吉沙小刀。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带回来。

由于游兴忘归,也错过了午间饭局,我们相约到临街一家刀郎面馆,结果文艺报的刘秀娟编辑争先请我们吃新疆面条,虽然感觉不好意思,但也没有谦让。饭店的气氛安静,没有一个抽烟的,喝酒的,酒多人就变形。没有嘈杂之声,一人面对一碗筋道的拉面条,娓娓而谈,既能解决饥肠辘辘,又能文明地谈天说地,不像内地划拳行令,劝酒声不绝于耳,吃顿饭,搞得身心疲惫。我觉得在少数民族饭店吃饭,关键是一个“品”字,品味、品尝、体会那种情调,让人心平气和,浮想联翩。

周围那么多食客,同吃同饮,没有大声喧哗的,非常安静和礼貌,民风尽染,不亲眼见到你不会相信,维吾尔族生活和文化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实,我们随处可以体验生活。并非吃完了一抹嘴巴走了,我们收获了太多,我是敬佩我们的兄弟民族的。

城市像盛开的花束,灿烂妩媚;我们走在乌市的街上有这样的感觉,这里的情景让人感觉风清气爽,绿树长荫,街头巷尾,整齐有序,清洁干净,尤其维吾尔族少女的服饰鲜艳夺目,人们生活祥和、安定,它不像北京那么拥堵,那么繁华,还有那么多的浮躁,更不像不分东西南北的天津市区那么凌乱,到天津问路只能问左右走,因依九曲弯弯的海河,天津市的街市不南北不东西。单行路多,外地司机就怕进天津城。

有时我们拒绝和逃避现实世界,但又不愿意脱离它。事实上,我们依恋这个世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并非要忘记这个世界,相反,我们为不能足够地拥有这个世界而痛苦。

人们说城市像个热梦,人们似乎在热梦中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大有弱肉强食之势。咄咄逼人的气势,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的无情表现,在这里感受不到。然而我却感受到新疆人的平和、淡定,对幸福的理解对生活的向往是那么富有诗意。

入夜,凭窗远眺,夜色像梦,使很多人兴奋起来,举目眺望,不管是商厦,还是写字楼、宾馆、酒楼都流光溢彩,景色格外迷人,托起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新潮。人海茫茫,尽管摩肩接踵,但生活井然有序,我看了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也在看着我。

在这幽静而幸福的夜晚,我想起了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1812年生于湖南湘阴东乡左家塅。少小居家耕读,喜欢农书、地学、兵书等经世致用之学,他几乎读遍了历代农事著作,编著了一本《朴存阁农书》,自称“湘上农人”。暇余种桑、种树、种茶。宗棠性情直率,倔强。他在西北主政十余年,建设甘新大道,力主新疆设省,平定新疆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卓越功绩。

今天,从陕西潼关,一直到新疆伊犁,依然可以见到饱经沧桑、高大粗壮的“左公柳”。

1876年,左宗棠奉命平定新疆由沙俄和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叛乱,他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就命令随行大军沿途植树,并责令所辖各地州县在大军经过的沿途宜林之处植树。左宗棠为什么这样热衷植树呢?一是为了保护路基。左宗棠在进军新疆时,是沿着甘新驿道前进的,西北自古以来道路不畅,为了大军需要,左宗棠命令大军所到之处,凿山开道,填沟架桥,筑路1300余公里,并在大道两侧种上了柳树,形成了“连绵数十里,绿如帏幄”的壮观景象。二是为了稳定军心。左宗棠的部队原为湘军团练,以湖南人为主,这些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土兵来到极其荒凉的大西北,不少人开了小差。左宗棠十分重视植树,先后在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大量植树,总计成活的树木达60万株以上。

我们从一个城市奔向另一个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的繁荣和迅速发展的轨迹,除了经贸发达之外,政治、金融、经济、文化也是在城市体现出来的,在这里可以领略西域风光与民情。当然,你还可以体验友情与亲情,体验西域苍凉的日落壮阔之美。

回望你的历史,让人敬畏;品读你的英姿,让人赞叹;展望你的未来,让人充满希望!

生活的涓涓细流正深情地诉说着,一幅幅人间如梦如歌的图腾,心灵的记忆是感动、是体验、是悲壮、是向着天空散开的花束。读你忧郁的历史,追逐着爱、追逐着情、追逐着人生……我们的步履将踏响了大漠旷野中一长串悠远的驼铃……

历史总让人遐想联翩。在马牙山顶,北望天池,满目锦绣;东看博格达,雪海三峰尽收眼底;西眺乌鲁木齐,庐舍田庄,历历在目。

透过车窗,望着弯曲的山路,看到一排排苍老挺拔的柳树和榆树伫立公路一侧,就像驻守边疆的哨兵,注目敬礼,欢迎远方的客人似的在风中微笑。原来那就是左公柳。自治区文联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号令种下的,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左宗棠是一个孤独的人,之所以说他孤独,是因为他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代看得太远,在大众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他走得太快,常常环顾四周却发现空无一人;他想得太深,冥思苦想之至旁人难以企及。比如,左宗棠希望能够阻止国破家亡的悲剧发生,他要抗争。别人可不是这种心态。朝中的大臣七嘴八舌,争权夺利。左宗棠想,这国家也不是满族人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中华民族的。无论民族的苦难是如何深重,国家的处境是如何困窘,他的心应当也只能属于这个国家和民族,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这个民族的热血。

一百多年以前的晚清,此时,国家民族面临前所未有之奇变,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在瞄准中国,大有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而无能妒贤的小人们,却还在搞内耗,躲在密室里进行阴谋暗算。卖国贼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陕甘总督左宗棠力排众议:“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左宗棠铮铮铁骨:“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民族情感在左宗棠心里最为浓烈,最为深刻,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左宗棠拍案而起,“中国有萧墙之忧,各国岂独无池鱼之类!”为此与曾国藩失和,他主张用战争换和平,用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强硬主张,终于得到了两宫皇太后的首肯。在朝廷看来,危急关头更能显示忠臣良将的忠君爱国的热忱,考验出他们的赤胆忠心。

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左宗棠借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英雄的序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重温历史,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新生活,懂得如何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懂得前人的精神财富如何在我们当中传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漫漫天山路,拳拳民族情。文章亦今亦往,亦景亦史,亦叙亦议。新疆之行所见歌舞升平,美不胜收;所思百年新疆来之不易。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伟大功臣,民族英雄。游新疆。想宗棠,自然而然。文章绘景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怀古悲壮相生向背相间。这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一句话: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新生活,懂得如何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懂得前人的精神财富如何在我们当中传承!推荐阅读。编辑:邵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