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加入书架

我害怕自己怀有期待

作者: 哭之笑之 点击:1862 发表:2018-10-17 16:20:24 闪星:7

  轮胎碾过一路石子,方向盘忽左忽右,乘客配合着东倒西歪,盘山路带着我们一路颠簸,终于绕到这所山村小学。
  没有多想,我们带着任务来,这个乡一对一被资助的学生集中在乡中学,只一个小学生落了单,事先和学校打过招呼,领她去几十里外与其他孩子会合,聚餐联谊。
  老师喊她出来,个子小小的,严肃又拘谨。问她:你会不会晕车?她说不会,声音哆哆嗦嗦,仿佛随时会哭出来。刚刚降温,看她穿得单薄,问她冷吗?她说不冷。这里的孩子就像统一过口径,永远不冷。
  我们很轻易信了她说的。大人有时很愚蠢,这话我不敢告诉孩子,但我疑心他们早就把此看穿。一个压根没坐过小轿车的孩子,从哪得来晕车这种经验?而我后知后觉,没想到这层。
  面对三个陌生的大人,不知她有没有羊入虎口的张皇,老师有没有认真交待给她前因后果、注意事项,我也不清楚。我想着安抚她,向她介绍我们,她礼貌地问好道谢。我想和她亲近些,没话找话问许多问题,诸如普通话向谁学的、会不会干家务、每天吃些什么之类。她有问必答,很简洁。
  午餐吃些什么 ?有菜有肉。学习怎样?挺好的。
  殊不知她此刻正与人生第一次狭路相逢的晕车体验交战,还得支着耳朵费力地理解普通话,勉力支撑应付我们。
  看她紧张加晕车,坐在前排的轩哥搜肠刮肚开着玩笑,希望她放松,转移注意力。轩哥说,你也可以问我们问题,不然多不公平。你想不想了解我的情况?
  她老老实实回答:我不想了解你的情况。我们忍不住乐。
  问题没完没了,她终于下决心告了假:我头很疼,可不可以不说话休息一下?
  一直到她吐,我们都小心翼翼保持着静默,吐完,我们忙着给她拍后背找水漱口,而她一直在道歉,打扰你们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的心突然一下疼起来,不过十岁出头的孩子,每日早起举着手电筒,领着小一岁的弟弟,饿着肚子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从家到学校,下午再从学校到家,夜里帮家里干完家务,才是自己的时间。她的克制隐忍担责已经变成习惯,就像她笑不出来。
  她的懂事令我脸红,该道歉的难道不应该是我?霸道地把她带出来,自以为是,非得让人遭这趟罪?
  我心底的抱歉堵着,像回声,一声声逼问自己。
  好在很快到了目的地。
  我们请学姐们照顾她,女孩们很尽力陪她说话。联谊活动我们事先准备了一些原料,让女孩们做香囊,她挑了个粉色的,告诉她可以多做几个送给好朋友,旁边有人塞给她大红的,她不要,又拿了个粉色的,做完递给我:阿姨这个送给你。
  午饭时大家围坐着,边吃边聊,别人都很放松,只有她始终不笑。一桌子好菜,她恹恹的没吃几口。我担心她一会儿还会吐,要了个袋子给她装了点吃的,让她带回学校。
  玉姐翻了翻她的资料,小声告诉我她的资助人停捐了,我的心跳了一下。内心两个声音在交战,一个声音说接下这一棒,另一个声音拦着说,别忘了你在一对一资助这事上的原则是不介入。
  我怕自己太投入,又怕自己太不投入;我怕太亲近,又怕太疏离;我怕太动感情,又怕没有感情;我怕对方太热情,又怕杳无回音……我痛恨自己的左右摇摆,但得承认,我做不到纯粹的交付,我害怕自己怀有期待。
  就像许多人一样,初时一片热忱,时间久了,就开始期待对方反馈,期待对方有一颗感恩的心,期待自己付出就一定有好的收获……我是俗人,我不敢面对自己的得失心。
  上车前她又吐了一阵,她低着头不停说对不起,我摸摸她的头说,是我对不起你,她才打住。既然接了她来,我自觉有义务送她回去,只是不敢再傻兮兮硬要和她聊天。她歪在椅背上一路沉沉睡去,我心稍稍放松了些。
  回到学校,她明显松了口气,向我道别,声音还是哆哆嗦嗦的。我很怕自己会哭出来,努力笑笑,弯下腰轻轻抱着她拍拍她的背,她呆了呆,也拍了拍我。
  关于她的家庭我知道的不多,单知道穷,知道她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在念大学。问她将来想不想上大学,她说不敢想。我握住她的手望着她说,我们女孩要想自己作主,想要跳出这里,就得有本事,你可能只有读书一条路。她嗯了一声,点点头。不知她是不是真明白,在这里,一个女孩如果自己不敢想,最容易成为被牺牲放弃的那一个。
  校门口遇到她的老师,他方言很重地对我讲了一通,关于她的家庭语焉不详,我好歹听明白了一句:孩子是无辜的。
  云南回来,忙得晕头转向,轩哥突然发了句话过来:那个女孩,我和朋友今后来资助她。我才突然想起资助的事还没落听,虽然这事不归我负责,但隐隐觉得这女孩和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块石头忽然松动了。
  轩哥把女孩的故事讲给朋友听,说她始终没有笑过,感觉她不快乐,朋友读初中的女儿说,我们来帮她。孩子的世界简单直接,没我心里那么多弯弯绕。
  在这样的简单面前,我自愧不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我能感受到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在刻意克制着自己,因为她不想把这些事张扬。我看过那几张照片,所以即使这样平缓的叙述,也让我泪盈眼眶。作者是资深公益者,投身于上海“随手公益”。关于这些,她只做文案,汇报工作,极少诉之以文,或者写了只给自己看。但这件事,显然让她难以释怀。改革四十年,毋庸置疑,我们的国家、社会、百姓的生活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表象的背后,还存在着很多无法宣传的景象。国家的政策是鼓舞人心的,尤其那个“精准扶贫”的倡议更是温暖的,但有的地方政府,个别无良官员并不能落到实处,使得有的困难地区享受的只有“数字扶贫”。光耀之下,春风难度。于是,与作者一样“看过了生活的残酷,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便担起了道义的重担,为这日益凉薄的世界送来缕缕温暖。其宗旨就是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到他们本该拥有的正义、公平、关爱,感觉到人间的快乐、幸福。为什么“害怕自己怀有期待”?因为不忍心美好的愿望落空,那将是对孩子的“伤害”,更使自己看不到未来。我们应该感谢“朋友的女儿”,因为她渴望同龄人都有快乐的笑容。这足以让我们相信,这世界会精彩。推荐阅读 。编辑:路人丁

评论